摘 要:在日常課堂教學中,教師提出問題后,一般要經(jīng)歷候答、指答、理答(對學生答問結(jié)果及表現(xiàn)給予明確、有效的評價)這一過程。其中指答,是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提出問題后指名學生回答的行為。在指答期間要求教師要綜合運用各種指答方法,掌握技巧,講究指答藝術。
關鍵詞:教師指導;培養(yǎng)能力;提高能力;語文課堂
一、 依照學生的座位順序指答
為了全面檢查學生的理解、掌握情況,可依照學生的座位順序——橫排或縱列,依次提問學生,俗稱“開火車”。這樣可以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的機會,以便教師掌握了學生對某個問題理解掌握的程度和深度后,采取相應措施,及時調(diào)整或補救。比如在上文言文課時,讓學生翻譯字詞,就可以采用此法。
在運用按照座位順序提問的過程中,可以考慮重復使用,“遍地開花”。這一點,有些老師在評課過程中也提出要求,指答要照顧全班學生,不可只讓“眼皮子底下”的學生回答。
二、 直接呼喊學生的學號指答
這是最簡潔方便的方式,在教師還不能完全叫出學生的名字時,可以直接呼喊學生的學號來指答學生。呼喊學號比較隨意靈活,又節(jié)省時間和口舌,還比較公平地給予學生答題的機會,尤其可以避免帶有生僻字姓名的學生的名字。但應注意的是一定要記住學生的名字,因為數(shù)字和學生不能等同,課外要直呼其名,否則學生和教師之間的距離會隨時間而加大,甚至產(chǎn)生其他副作用。
三、 依據(jù)性別、嗓音、體形特點等指答
語文學科有其自身的學科特點,比如要指明學生朗讀、板書、課本劇表演等,就要據(jù)此來指答。例如在上孫犁的《蘆花蕩》,就可以讓兩個女生來朗讀大菱和二菱,其中二菱的朗讀者可以選擇聲音甜美、清脆些的,讓這兩姐妹顯示出年齡上的區(qū)別;而老頭子的朗讀者可選擇男生中聲音粗獷、沉穩(wěn)些的,讀出那種“過于自信”的六十來歲的老英雄氣概。依據(jù)男生女生交替回答,可激發(fā)男女生之間的競爭意識。不同的嗓音朗讀更容易引領學生進入文本情境,不同的體形在表演時也更容易帶給學生視覺沖擊力,比如在上《背影》一文時,父親攀爬月臺時的動作就可以讓體形稍胖的男生來示范。
四、 有針對性地指答
針對情況相近或相似的一些問題,如果涉及的內(nèi)容與某些或某個學生有關聯(lián),或者有相似的地方,可以有針對性地提問這些學生,以便喚起他們對相關事情的回憶,引起他們的共鳴。如在教《散步》一課,就可以先讓學生中有散步生活體驗的學生優(yōu)先回答,這樣必然會打開學生的“話匣子”。
五、 依據(jù)教學內(nèi)容最優(yōu)化原則點名指答
教師提出問題后,讓學生思考后直接點名讓學生回答。這是教師在熟悉本環(huán)節(jié)教學情況和指答學生學情的基礎上,依據(jù)教學最優(yōu)化提問藝術的基本原則與要求來指名。但要注意,切不可憑個人感情好惡,偏向某些學生,或拿指名回答作為懲罰學生的手段,讓課堂滯后,反而顯現(xiàn)不出學生真正的掌握程度。
六、 小組或?qū)W生推選學生回答
有時候教師發(fā)問后,學生無動于衷,或者答者寥寥。面對這種情況,可先隨意指答一名學生,若該生答不出,或答不全,可以讓該生推選其他學生幫忙回答。把指答權交給學生,解除教師被迫陷入再次指答的尷尬,也激發(fā)了學生之間互助互補互競的意識。
語文課堂中,也經(jīng)常會設置討論環(huán)節(jié),有些問題可以先讓小組進行討論,在討論的基礎上讓他們推選出一名代表來回答問題。這種由學生來指答的方法,可以讓每個學生都積極動腦,暢所欲言,在集思廣益的過程中,提高他們歸納整理和口頭表達的能力,因為一位學生的回答背后,其實是眾多學生的結(jié)晶。
此外,常有這樣的情形,教師到一個陌生的班級上課,比如要求朗讀時,不太清楚學情,就可以明確要求:“請大家推選全班朗讀最好的同學來朗讀。”這樣可避免教師提問無人響應或不敢表現(xiàn)的尷尬。
七、 依據(jù)問題的難易程度,有提高性地指答
按“跳一跳,夠得著”的原則去提問學生,這樣才能啟發(fā)學生,調(diào)動他們的積極性,通過思考進一步掌握所學知識。譬如,我們可以請朗讀水平高的學生朗讀,也可以請朗讀水平相對低些的學生,并在朗讀后予以指導,既指導了該生,又提醒了其余學生。我們可以指答那些差不多能答出來,卻又有可能答不全,或有能力解決這個問題,但信心不太足的學生,這樣的課堂才更有價值。
以上的各種指答方法,并不是分割開來的,許多課文可以綜合運用以上的多種方法,教師要視情況而定,靈活運用之。巧妙的課堂指答藝術,會大大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使學生在求知的過程中,真正獲得知識,培養(yǎng)能力,凈化心靈。
慎重地指答,是每個教師課堂教學藝術的一部分,切不可把提問當作課堂教學的點綴或是對學生的懲罰手段,指答學生回答也不應只求表面上轟轟烈烈,而不講求實效。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學內(nèi)容特點和問題的難易靈活運用,這樣的指答藝術不僅適合語文課堂,相信對其他學科其他階段的教學也有裨益。
參考文獻:
[1]何俊英.提問:淺談初中語文課堂提問的藝術[J].教育教學論壇,2012(19):187-188.
[2]楊中菊.淺談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提問藝術[J].語數(shù)外學習(初中版中旬),2013(2):20.
[3]董玉龍.淺談中學語文課堂提問藝術[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09(3):98.
作者簡介:
柯懷紅,安徽省淮南市,安徽省淮南市謝家集區(qū)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