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波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不僅要教會學生掌握基本的語文知識和有效的學習方法,更要注重對學生語文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下面我就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語文自學能力,談談自己的點滴認識,與同行共勉。
一、激發(fā)學習興趣,明確學習動機
小學語文是一門基礎性學科,是其他學科學習的基礎,也是學生自我發(fā)展的需要。然而,由于小學生年齡特點和其閱歷的原因,導致他們還不能理解語文學習的重要}生,他們學習語文的驅動力僅是教師和家長的要求以及考試獲得好成績的需要。因此,激發(fā)學生語文學習興趣、明確學習動機是培養(yǎng)小學生語文自學能力的一個重要手段。
1.巧妙設疑,激發(fā)興趣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疑問時,教師要因勢利導,激發(fā)他們自學的欲望和興趣,所以,在指導學生自學課文時,我強調學生要一邊讀一邊想,尤其在“想”字下功夫,學會設疑、釋凝。如:學習《魚游到了紙上》一文時,我引導學生根據題目設疑:“魚游到了紙上”,為什么不是“魚畫到了紙上”?魚為什么會游到紙上?使學生對“游到紙上”產生疑問。激發(fā)學生自學、鉆研的興趣,抓住字眼反復推敲,從而更準確地理解課文的內容。
2.創(chuàng)設情景,引發(fā)興趣
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進入課文描述的情景,引發(fā)他們自學的興趣。如:教學《觸摸春天》一課時,我安排了一次“假如我是一名盲人”的體驗}生活動,讓學生蒙上眼睛,切身感受小主人公安靜生活的不便和困難。再如《爬山虎的腳》一課,在教學中我利用視頻和圖片。充分展現了爬山虎各部分的特點以及爬山虎爬墻的過程,通過這些直觀的手段讓學生明白爬山虎是怎樣往上爬的。
3.反復朗讀,讀中生趣
在語文教學中,我讓學生反復朗讀課文,以讀悟意,以讀激情,使他們帶著濃厚的興趣自學語文。如:教學《橋》一文,我采用了“以讀激情,語音傳情,以情促思”的“知情合一”的教學方法,并配合采用“導語撥動情思”“范讀誘發(fā)情思”“多讀激發(fā)情思”等教學方法,使他們帶著最佳的自學狀態(tài),品詞賞句,理解文章內容。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實效。
二、培養(yǎng)自學信心和習慣,變被動為主動
培養(yǎng)學生自學信心,自信是成功的一半。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想方設法讓學生擺脫“你講我聽”的思想束縛,在課堂教學中安排充足的時間讓學生自學,使每個學生都有均等的學習機會,人人動手、動口、動腦,讓不同程度的學生均有成功的可能。同時,要健全評價機制,對在學習上取得進步或表現突出的學生,教師應該及時予以肯定和表揚,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體會成就感,把成功的喜悅變成自學的動力。
當然,學習語文僅有信心還不夠,教師還要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習慣。任何一篇文章中的字、詞、句、段、篇,學生總有一部分能自己理解,無需教師講解。因此,我們可以設計一些值得思考的預習題,讓學生借助工具書和已有的知識,在課本上圈、點、勾、劃,自行解決。
三、教給方法,形成自學技能
教育家葉圣陶說:“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薄胺彩呛玫膽B(tài)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之化為習慣。只有熟練地成了習慣,好的態(tài)度才能隨時隨地應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輩子受用不盡。”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是語文自學能力的內容與標志之一。
1.邊讀邊做記號的習慣
古人有“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說法,我們強調學生自學時,必須動筆做記號,起到突出重點、提綱挈領、促進思維深入、彌補記憶不足等作用。教學中,我們根據需要教會學生做記號的方法,規(guī)范了符號,指定了內容。內容大致包括七個方面:生字新詞,多音字,關鍵詞語,精彩的語句,重要的地方,對某些內容有疑問,需要重讀或摘抄的章節(jié)。在這個過程中,不僅知識得到了增長,思維也隨之縱深發(fā)展。
2.質疑問題的習慣
培養(yǎng)學生質疑問難的習慣,首先教師要善于激發(fā)學生“敢問”。傳統(tǒng)教學總是教師提出問題、學生思考回答,久而久之,學生思維容易受到抑制,產生一種上課就是答問的定勢。要使教師的“問”逐步過渡到學生的“問”,要求教師激發(fā)學生提問的勇氣,為他們創(chuàng)造研究探討的自由天地。調動思維的積極性。其次,要緊扣教材訓練學生“會問”“善問”。只要緊扣教材,堅持不懈地對學生進行質疑問難的訓練。從而形成獨立的質疑能力。
3.獨立完成和小組合作完成作業(yè)相結合的習慣
完成作業(yè)是檢驗學生對所學知識掌握情況的重要途徑。它對學習有著重要意義。培養(yǎng)這一習慣應該注意:(1)教育學生樹立獨立完成作業(yè)光榮。抄襲作業(yè)可恥的觀點,在班級形成良好的作業(yè)風氣。(2)建立嚴格的作業(yè)制度,如盡量在課內完成作業(yè),以提供良好的思維環(huán)境,收作業(yè)要及時、作業(yè)不得雷同等。(3)教師應增加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作業(yè),減少機械巨作業(yè),激發(fā)學生做作業(yè)的興趣。
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要想提高學生自學語文的能力。教師必須在語文教學中適時地把自學的方法交給學生。讓他們自己帶著方法。打開語文知識寶庫的大門。會讀和讀懂各類文章。如:在教學《桂林山水》一文時,我讓學生圍繞“桂林的山有什么特點”“桂林的水有什么特點”這兩個重點去讀課文。教學這一課,目的就是讓學生明確:在讀寫景的文章時,要抓住景物的特點這一重點品詞析句,精讀相關段落,感知課文。這篇課文第二、三自然段的寫作方法相似,因此,我在教學中精讀第二自然段,放手讓學生自學第三自然段,弓1導學生從對內容的理解和表達方式兩方面交流各自感受,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總之,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自學能力對提高語文教學效果、提升學生綜合能力非常有必要?!氨鶅鋈?,非一日之寒”,這是一個長期、持續(xù)的過程,語文教師唯有從日常抓起,堅持不懈,講究方法,多角度訓練,把知識轉化為能力,才能真正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使學生受益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