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與分析腰椎間盤突出癥的CT及MR診斷價值。方法:選取在2017年1月-2019年9月來我院進行治療的患有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采取CT及MR診斷,并用手術診斷進行輔助診斷。結果:MR與CT在椎間盤突出、椎間盤膨出、椎間盤脫出、椎間盤游離、椎間盤Schmorl結節(jié)以及椎間盤真空現(xiàn)象等方面,均有較好診斷效果,而MR有更好的診斷率(P<0.05)。結論:在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診斷方面,MR具有更高的應用價值,應當在該疾病的診斷中進一步的推廣應用。
關鍵詞:CT;MR;診斷;腰椎間盤突出癥
【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10-0203-02
當前,隨著人們久坐、缺乏運動等問題發(fā)生的頻率的提升,腰椎間盤突出癥越發(fā)成為了臨床上最常見疾病,也給患病的患者及其家庭帶來了很大的健康和生活的不良影響,因此,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診斷和治療成為了醫(yī)療影像學的重要研究議題之一[1]。腰椎間盤突出癥主要是指在患者腰椎間盤的整體功能和各部位性能有所退化后,在一些情況,例如外力作用、寒冷天氣、久坐少動等影響下,導致患者的椎間盤的纖維環(huán)出現(xiàn)破裂,使得在腰椎間盤破裂處的后方或椎管內有髓核組織脫出,這種組織突出原有位置的問題會壓迫該部位相鄰的脊神經(jīng),刺激脊神經(jīng)因被擠壓而產生神經(jīng)傳導失靈、腰椎疼痛、腰部乏力等一系列臨床癥狀[2],給患者的生產生活帶來很大的影響。本文通過對腰椎間盤突出癥在CT、MR等技術下做診斷的價值研究和分析,旨在研究腰椎間盤突出癥在臨床影像學的診斷下對該疾病的治療能夠起到怎樣的作用,具有研究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在2017年1月-2019年9月來我院進行治療的患有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患者80例,男:女性患者比例為34:46,年齡范圍在25~72歲,年齡中位數(shù)為47歲,在腰椎間盤突出癥方面的病程在1~25之間,病程中位數(shù)為14年。在診斷和確認這些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并確定他們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后,已得到醫(yī)院道德倫理委員會批準和患者的知情參與,他們的一般資料能夠作為比較性研究(P>0.05)[3]。
1.2 診斷研究方法:對80例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患者都采取CT加上MR診斷的方式,具體如下:
(1)CT診斷:先讓患者采取診斷所需的正仰臥位,患者體位規(guī)范后對他們做全面的CT影像學檢查,先對患者做身體側面掃描,調整掃描架傾斜角度至與患者椎間盤相平行,或與患者脊柱的長軸呈垂直狀態(tài)。CT診斷一般需要掃描到脊柱L3-S1段間的各個椎間隙,并且對每個椎間隙至少進行3-5層的影像掃描,將掃描層厚設定在3-5mm之間,在最后攝取的CT診斷結果為患者的軟組織窗、骨窗的綜合影像。
(2)MR診斷:首先做好平面定位,主要掃描腰椎的矢狀位,對脊柱的L3-S1段進行平面軸面掃描,保障掃描平面的各個椎間盤至少經(jīng)過1層掃描,而重點掃描部位至少經(jīng)過2-3層掃描。
另外,應用手術診斷的方法對患者的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具體情況做準確診斷,從而與CT、MR的影像學診斷做對比,研究CT及MR診斷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診斷價值。
1.3 評判標準:CT技術和MR技術做診斷掃描均是診斷患者身體骨骼,尤其是脊柱的常用影像學診斷方式。其中,CT診斷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標準為:患者椎間盤呈現(xiàn)出向周圍的均一性突起,一些突出部位較其相鄰椎體的邊緣也有很遠的突出,并且患者腰椎的很多節(jié)段的影像學掃描均有相似形態(tài),則可將患者確診為患有椎間盤膨出;若在患者椎間盤在后緣的正中位置或正中偏側位置發(fā)現(xiàn)有軟組織形成的密度塊影,則表現(xiàn)出局限性的特點,并且狹相連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在和突出的椎間盤之間,游離髓核突出出現(xiàn)于椎管中,分離現(xiàn)象出現(xiàn)在和突出的椎間盤之間,如此便可以確診為腰椎間盤突出和脫出癥(圖1、2)。MR診斷腰椎間盤突出癥標準:椎間盤矢狀位顯示出椎間盤已經(jīng)變形、向后方膨出,如此便可以初步確診為椎間盤膨隆;如果T2W1、T1W1髓核信號顯示出來降低,且T2W1區(qū)域中的硬膜囊前方出現(xiàn)了低信號壓跡,且對稱性膨隆現(xiàn)象出現(xiàn)在橫軸位,光滑的邊緣在椎間盤顯現(xiàn)出來,如此便可以確診為椎間隙邊窄;其矢狀面出現(xiàn)了椎間盤舌狀后伸等情況,且超出患者的椎體后緣,椎間盤信號(T2W1)顯著低于正常值,椎間盤水分明顯減少[4],如此便可以確診為椎間盤突出(圖3、4)。
1.4 統(tǒng)計學處理:將全部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患者的診斷結果收集,記錄在相關表格中?;颊咧饕加凶甸g盤突出、椎間盤膨出、椎間盤脫出、椎間盤游離、椎間盤Schmorl結節(jié)以及椎間盤真空象等疾病,將的診斷情況記錄于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26.0中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
2 結果
MR與CT在椎間盤突出、椎間盤膨出、椎間盤脫出、椎間盤游離、椎間盤Schmorl結節(jié)以及椎間盤真空象等方面的診斷情況均較佳,但是MR診斷率更高,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 論
腰椎間盤突出癥逐漸成為了當前最常見的病癥,從年齡分布上來說也是呈現(xiàn)出下降趨勢,以青壯年居多[5],而這種漸行式的疾病往往發(fā)病前至少輕微的腰部疼痛,發(fā)病后卻會折磨患者幾年甚至幾十年,其治療難點也讓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成為了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重要方法。本文立足于CT及MR這兩種影像學技術在診斷腰椎間盤突出癥方面的研究,探究了其診斷價值,旨在為廣大需要診斷和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醫(yī)護人員提供實際技術的理論參考。
發(fā)現(xiàn)CT診斷具有較高的密度分辨率,可以清晰地顯示出患者的骨骼、硬膜囊前脂肪以及椎間盤,但是此類診斷方法空間分辨率較低,在椎間盤真空象以及椎間盤Schmorl結節(jié)等方面較弱,同時還會產生較多電離輻射,很多人群不宜采取此類診斷,而MR不存在較多輻射,在各個方面的診斷情況均較佳,但是仍然具有諸多禁忌癥,在進行診斷時,需要對患者的情況進行全面分析,采取最佳診斷方式進行診斷。綜上所述,MR診斷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診斷價值較高,值得進一步推廣與使用。
參考文獻
[1]X線、CT和MR檢查早期股骨頭缺血壞死臨床價值分析[J]. 顧苗苗,張世昌.? 醫(yī)學影像學雜志,2016(11)
[2]姜輝,孫百勝等CT導向椎間孔鏡治療椎間盤突出癥術后MR評價[J]醫(yī)學影像學雜志,2014,24(3):429-433.
[3]MR和多層螺旋CT檢查在膝關節(jié)交叉韌帶損傷重建診治中的對比分析[J]. 白延軍,李鐵豐,謝平坤.? 浙江創(chuàng)傷外科. 2017(04)
[4] 蔡賢明,吳文學等腰椎間盤突出癥的CT及MR診斷價值比較[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下半月),2016(2):139-140.
[5] 李宏華MR與CT檢查在要椎間盤突出癥體檢中的診斷價值[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5(33):229-230.
作者簡介:張旭(1972.10-)男 皖.和縣 漢 本科 安徽醫(yī)科大學 安徽省和縣人民醫(yī)院 研究方向:CT以及MR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