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敏
內(nèi)容摘要:曲筆和直筆是常用的寫作技法。敘事文體運用曲筆,可以讓情節(jié)曲折迂回地推進,逐漸地接近既定的方向目標。抒情性文體的曲筆,則主要體現(xiàn)于抒情手法婉轉(zhuǎn)曲達,使詩作做到含蓄委婉,韻味無窮。寫作是運用曲筆還是直筆,應根據(jù)題材內(nèi)容和形象刻畫的需要而定的,都必須達到一定的藝術(shù)目的。
關(guān)鍵詞:寫作 曲直手法
“文似看山不喜平”,“作人貴直,而作詩文貴曲”……歷代文人學士在寫作技巧研究上,對詩文表達的“曲”,歷來是極力推崇,十分強調(diào)的。不少成功之作,作者確實是在“曲”上慘淡經(jīng)營,以“曲”引人,以“曲”取勝的。
對于敘事文體來說,曲筆體現(xiàn)在不讓情節(jié)直線地發(fā)展,而使它曲折迂回地推進,逐漸地接近既定的目標。《三國演義》中劉備等三顧茅廬,一次不見孔明,二次又失望而歸,只是到了第三次才見著。而就是“第三番訪孔明,已無阻隔,然使一去便見,一見便允,又徑直沒趣矣?!保ㄇ濉っ趰徳u本《三國演義》),因而作者又設(shè)置了許多曲折,經(jīng)過峰回路轉(zhuǎn),九曲十折,孔明方愿出山相助。然而,正因為這么曲折,才使這個傳頌千古的三顧茅廬的故事,波瀾起伏,回旋跌宕,“出人意外,在人意中”,曲折生姿,引人入勝。
對于抒情性文體來說,曲筆則主要體現(xiàn)于抒情手法婉轉(zhuǎn)曲達,使詩作做到含蓄委婉,韻味無窮。象杜甫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香霧云鬢濕,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就是一首婉轉(zhuǎn)曲達地抒情的詩作范例。當時杜甫身陷安史叛軍所淪陷的長安,而他的家卻在遙遠的鄜州。明明是自己深切懷念親人,卻故意曲折委婉地寫妻子思念他:想象她今夜月下思親,小兒女無知不理解她的思情,并進而想象妻子思念迫切,深夜不眠,因此“云鬢濕,玉臂寒”。再進而設(shè)想將來相會時,雙雙倚幌賞月,回憶今日離別之底情,“雙照淚痕干”。這首詩,就是這樣通過想象來曲折委婉地表達了自己對家人的深切思念的。這種抒情的婉轉(zhuǎn),寓意的含蓄,恰是詩詞“曲”的具體表現(xiàn)。正因為其“曲”,才使這首詩成為思親詩作的千古絕唱。
可見,抒情性文體的“曲”,是使作品具有曲折美的基礎(chǔ),也是使之引入入勝、耐人回味的基礎(chǔ),是寫作中必須努力追求、熟練掌握的一種重要技法。然而,強調(diào)曲筆,并不意味著籠統(tǒng)地排斥直筆。實際上,曲與直是相對比較而言的。它們是相輔相成、辯證統(tǒng)一的。兩者可以交運錯用,相互滲透,各臻其妙,各顯其能的。在《水滸》中,一百零八條好漢中很多人打過老虎。但作者只著力寫了兩個人打虎的場面。一個是武松景陽崗上打虎,作者是以生花妙筆,運用了曲折變化的手法,一步步地把武松推向打虎的戰(zhàn)場上:武松開始并不想打虎的,只是口渴喝了十八碗烈酒,才醉醺醺地上了景陽崗,讀了陽谷縣告示,才知真的有虎,尋思返回,又怕人恥笑,所以不得不上,然而被逼上陣跟猛虎搏斗的關(guān)鍵時刻,卻偏偏把哨棒“打在枯樹上,一折而斷了”,這就使得武松處于無器可用的危險境地,讀者不禁為武松捏了一把冷汗。作者這樣故作曲筆吸引讀者的目的是:讓武松赤手空拳將猛虎打死,從而真正顯示出這個有勇有謀、威武堅強、善于靈機應變、粗細兼?zhèn)涞挠⑿郾旧?。而另一個《黑旋風沂嶺殺四虎》的故事,作者卻是用“直筆”寫的。李逵打虎是為母報仇,主動出擊的。他殺母大蟲時,是鉆進洞里,來個“趁其不備”;殺那只“吊睛白額虎”時,是“劈面相遭”。他是“一時間殺了子母四虎”的。這樣輕輕松松、一氣呵成的直筆描寫,卻正好突顯了李逵這個忠孝勇猛又帶魯莽莽撞的性格特點。若改用曲筆來描寫這個情節(jié),反而與人物性格相乖背。
由此可見,在敘事性文學作品中,曲筆和直筆的運用,應根據(jù)題材內(nèi)容和形象刻畫的需要而定的,都必須達到一定的藝術(shù)目的。曲盡其妙,直有所長,曲有曲的妙處,直也自有直的用場。
(作者單位:黃岡師范學院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