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子君
【摘? ? 要】人的思維從對問題的思考開始形成,簡言之即發(fā)現(xiàn)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是人在人生道路中不斷豐富知識的一個過程,本章即結(jié)合人體思維發(fā)展過程分析研究高中生物學科教學中的問題導向法。
【關(guān)鍵詞】思維? 研究? 高中生物? 問題導向法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7.159
知識的積累是主體進行探索性行為的一個結(jié)果,而探索的過程并不是主體的旁觀,而是主體親自參與到問題探究的過程中,就像牛頓因為思考蘋果的墜落的原因而得出萬有引力,萊特兄弟因為對飛行禽類的思考而誕生人飛行的暢想并為之實現(xiàn),由此可見,問題的大膽探索是人思維發(fā)展的關(guān)鍵。而在中國教育中,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發(fā)展,教育對學生的自身思維發(fā)展有了更好的暢想。當下的教育更多的強調(diào)學生能將所學理論知識靈活應用于實踐中,并以此解決實際問題,在這一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發(fā)散思維及創(chuàng)造性思維,這也是通常我們所說的教育方式中存在的問題導向法。問題導向法旨在建立一個以問題模式為主要框架的知識結(jié)構(gòu),引導學生更多自主的發(fā)現(xiàn)問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在高中生物學科教學中,高中階段的生物學習難度和深度更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問題導向法有利于幫助學生發(fā)散思維、深入生物學習。
一、高中生物學科教學中問題導向法的意義和要求
在高中生物學科教學中使用問題導向法教學模式對教師有一定的要求。在教學中使用問題導向法是建立在教師正確定位自身角色的前提上,高中生物教學主要是圍繞著課堂教育為主,新課標改革后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再次確認,問題導向法摒棄了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tǒng)的教育課堂,建立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輔導者的教學形式。
傳統(tǒng)課堂中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是對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打擊,在壓制學生積極性的同時也是對學生學習主體性的否定,而問題導向法教學模式應用中教師的職責明確確認,教師角色定義在于積極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并鼓勵學生在理解并切實掌握的基礎上提出新的問題,而不再是單純地進行教學講解和安排。再者,問題導向法教學模式下教師應對學生提出的問題負責,積極做答學生提出的問題,給予學生一定的耐心和鼓勵,對待學生的思維發(fā)散和各種問題耐心應對,保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應用問題導向法教學模式對于學生而言有著多方面的益處。
一方面,問題導向法的應用幫助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將學生以往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轉(zhuǎn)變?yōu)榉e極主動的進行探索的學習方式。在以往的教學形式下,學生被動的聽教師“講”,然后對于教師的講解內(nèi)容進行記憶與應用,對于其中的各種緣由并沒有過多的探究,這種介于“填鴨式學習”和“機械式學習”之間的學習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提升并沒有顯著的成效,反而在更多的方面制約了學生的學習發(fā)展,而在問題導向法下學生帶著問題進行學習,在學習過程中自主發(fā)現(xiàn)問題并找尋解決問題的答案,這種教學形式鼓勵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另一方面,問題導向法的應用鼓勵了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多的進行有益的觀察,并提高了學生在觀察之后提出問題的能力。問題導向法培養(yǎng)了學生的探究、提問能力,而這種能力的培養(yǎng)幫助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多的善于發(fā)現(xiàn)和找尋美的存在。同時,問題導向法的應用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收集資料,并進行整理、分析的能力,這種能力是終生能力,不僅僅對于學生當下的高中學習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用,也對學生今后的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有著更深遠的影響。
二、問題導向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模式
(一)教材教學中的問題導向法
教材是教學開展的根本,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即圍繞著教材展開。高中生物在學習深度上而言比初中階段的學習要更加的具有難度,開展高中生物教學所依托的教材也是根據(jù)地方高考要求及對學生的能力計劃要求所指定的,其教材編寫也是優(yōu)秀的教師團隊集群力而為,因此教材的質(zhì)量是有所保障的,同時也是最切合高考要求和實際教學要求的書本。但是高中生物知識點是點連點、點連面、面連面的,即高中生物所學知識點在一定程度上都是運用相關(guān)的,例如細胞的學習在生物學習中人體和植物相關(guān)的學習都會涉及,因此教師在進行生物教學時不能將生物學習中的各個知識點割裂開來進行教學開展,以防學生在進行學習運用時主觀性的忽視知識點之間的潛在聯(lián)系。但是教材的編寫盡管已經(jīng)盡善盡美了,卻因為局限于有限的篇章限制等因素而導致教材在編寫過程中對重點和簡易點、直接相關(guān)和間接相關(guān)的知識點詳略不同的提及,因此在使用教材時教師可利用問題導向法將不同章節(jié)、不同類型的教材內(nèi)容進行融匯串聯(lián)以便學生們可以更好的理解運用。例如在學習《分子與細胞》時教學中可以提問雜交水稻的制種是怎樣一個過程,由此引出植物學習這一章節(jié)。
(二)實驗中的問題導向法
實驗是生物學科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實驗學習的目的在于幫助學生從課本之外的另一個角度去發(fā)現(xiàn)問題,也是幫助學生在應用課本知識的同時檢驗自己的實際動手能力。但是由于一個完整實驗中所需要實際操作的過程比較復雜,由此實驗中隱藏的細節(jié)問題也比較多,而通常細節(jié)決定成敗,實驗的成功與否往往也取決于細節(jié)問題的發(fā)現(xiàn)與處理,例如在進行過濾實驗時過濾棒需依靠在玻璃杯內(nèi)壁、在觀察細胞中DNA分布實驗中NaCl的使用應確保其數(shù)量及質(zhì)量分數(shù)為0.9%等等,因此通過問題導向法可以幫助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掌握更多的操作細節(jié),同時也是幫助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對課本理論知識查漏補缺。例如葉綠體中色素提取實驗中,學生在掌握實驗原理的同時利用齊全的實驗材料進行實驗,教師便可提問胡蘿卜素和葉綠素b兩者擴散最快的是什么?在實驗中如何進行判斷?
(三)日常練習中的問題導向法
高中生物學習中是離不開日常練習的,通過練習可以有效的對學生能力進行檢驗,而在進行日常練習時學生不僅僅要解決眼前的練習,更要在解決眼前練習的同時思考同類型問題的解決,這便是所謂的舉一反三的道理。對于學生而言,具體的問題更便于具體的解決,在遇到具體問題時應該充分發(fā)散思維,進行更多的思考,以此幫助學生提高自身能力。
綜上所述,生物學科是高中學習中獨立存在的一門學科,對于學生而言,高中生物是高考學科中重要的一部分,同時在生物學習中對于學生的綜合能力考查十分顯著。問題導向法為教師開展新的教學形式提供了借鑒,也幫助了學生突破了固有的學習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