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后桂
摘要:語文教學資源中,不乏大量積極正面的人物和事跡給人以震撼和情感認知的熏陶,這是語文學科開展品德教育的優(yōu)勢。而教育工作中,品德教育始終是一個重要模塊,如何在豐富學生認識的同時滲透對學生的品德教育是語文學科教學的重要議題。本文就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如何融合的德育的方法展開了論述,提出了幾點建議和思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育德;精彩
一、挖掘內(nèi)容,樹立榜樣和典范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大量正面積極的人物描寫,其中都是一些積極品德和品質的象征,更多事跡還是學生學習和模仿的典范。對此,教師在教學中便可以挖掘此類教學資源,并對學生開展品德教育,引導學生思考在與之差距的同時,引導學生分析在自己的生活中又該怎樣做,從而將教學內(nèi)容中一些優(yōu)質的品德和情感挖掘出來,讓學生感知的同時,遷移并應用到自己的生活實踐中。例如,在《我愿你是我女兒》這一節(jié)教學內(nèi)容中,文章中所描寫的“我”是一個失聰并且長相畸形的孩子,并且語言表達能力較弱。殘疾和自己相貌中的不足,讓“我”自卑不已,認為外界所有的人都不會喜歡“我”。而正是這位新來的納德老師,卻對我說出了“我希望你是我女兒”這樣一句令人十分動容的話語,如同浸潤的心田,讓“我”自卑的心靈獲得了滋潤。對比納德老師和身邊的同學們,納德老師德的溫柔與善良都是化解“我”內(nèi)心中自卑的美好品質,納德老師的敏銳、體貼、善良和關愛更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典范。對此,教師結合本篇文章內(nèi)容,引導學生思考如下幾個問題:1.你們是否喜歡納德老師?2.納德老師有怎樣的魅力和品質令你們感到尊重和喜愛?3.你是否愿意做一名像納德老師這樣的人,受人尊重呢?4.結合文章和自己的實際生活,說一說你在生活中,應當怎樣做?以上方式的教學,實際上便是在教學內(nèi)容中挖掘了一種正面積極的榜樣,為學生的學習樹立了典范。經(jīng)過該過程的學生,在學習中獲得的美好品質,將會主動遷移到自己的行為和生活中,學生的美好品質也由精神和思想層面,踐行到生活實際中。
二、運用情感,激發(fā)動能和熱情
語文教學中,飽滿的情感色彩足以令人動容。而在學生的品德發(fā)展中,學生品德的塑造需要經(jīng)歷從認知到情感,從意志到行為的過程。因此,教師教學要充分利用語文學科情感豐富的這一特點,挖掘情感并幫助學生獲得豐富的體驗,從而激發(fā)出學生的動能和熱情。例如,在《她是我的朋友》這一節(jié)內(nèi)容教學中,文章中主人翁阮恒愿意犧牲自己的生命為自己的朋友獻血是激發(fā)學生情感,令學生為友誼動容的部分。對此,教師在教學中便可以針對文章中對阮恒心理動態(tài)和動作的描寫,讓學生對其分析。文章中,在阮恒獻血前提到“過了一會兒,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臉.”,結合這一細節(jié)描寫,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并分析:阮恒為什么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發(fā)抖?為什么迅速用一只手捂住臉? 當學生對文章內(nèi)容和這一細節(jié)聯(lián)系分析時,學生體驗到阮恒對朋友友誼的珍視,體驗到阮恒為了挽救自己朋友的生命,寧可舍去自己的生命。從這一事例中,幫助學生體驗友誼的珍貴,同時幫助學生建立珍視友誼的美好情感和認知。當學生獲得這一情感體驗后,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想一想,假如你是文中的醫(yī)生,你會對阮恒說些什么?假如你是站在旁邊的的孤兒,你會對阮恒說些什么?假如你是蘇醒過來的小女孩,你會對阮恒說些什么?這一過程,既是對學生語言表述能力和情感表達能力的鍛煉,也是對學生情感生成情況的外化環(huán)節(jié),學生內(nèi)部的情感在學生的表述中變得更加濃烈,在課堂教學中也隨即建立起濃厚的情感氛圍,學生也形成了珍視自己的友誼的美好品德。
三、積極評價,鼓勵學生積極行為
教師借新知內(nèi)容對學生開展的品德教育是一種育人的方式,教學評價更是對學生品德表現(xiàn)的一種指導。對此,教師教學便可以通過教學評價的方式向學生滲透品德的塑造和培養(yǎng)。在教師教學評價中,教師首先要秉承積極的評價理念,善于激勵和強化學生,對學生學習中存在的閃光點和潛能進行激勵。例如,學生積極幫助同學,在課堂中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和課堂討論時,教師都可以給學生提供以積極評價,讓學生的積極行為在教師及時的教學評價中得以鞏固。另一方面,教師在評價中要注重語言藝術的使用,既要注重激勵性,同時也要注重多樣性,從多樣性的教學評價中增強學生對教師積極評價的期待,讓學生的這種期待直接驅動著學生的行為,從而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品德習慣。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常常采用分層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參與課堂,設置一些相對基礎簡單的題目讓一些學習成績不佳、相對內(nèi)向且不夠積極的學生參與問題回答中。當學生應答完畢后,我總是以積極的教學評價鼓勵、認可學生的表述,即便是學生在回答中存在著一定的錯誤,也會在幫助學生糾正的同時,對其觀點進行贊揚,更適時加入自己對學生的高度期望,讓他們認識到自己在老師的眼中是多么優(yōu)秀。真心認可學生并將自己對學生的期望傳達給學生后,學生備受感動,回答問題的次數(shù)也逐漸增多,并且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xiàn)也逐步向教師所期望的方向靠攏??梢?,教師的教學評價對學生的影響是深刻的,秉承積極教學評價理念,鼓勵學生的積極行為,才能讓課堂變得更多飽滿、氛圍更加活躍,學生個體在教師的鼓勵中也獲得了相應的塑造。
總結
立德樹人是教師的教學任務,也是教師職業(yè)所承擔的使命。語文學科中,選錄的文章富含深情,這是對學生開展品德教育的重要優(yōu)勢。對此,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語文學科的這一特點,通過樹立榜樣和典范、激發(fā)學生動能和情感和鼓勵強化學生積極行為的方式開展教學,在新知傳授的同時,也將對學生的品德教育融入到課堂教學中,以促進學生獲得品德的優(yōu)化和提升。
參考文獻:
[1]代芳芳.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19,3(04):187-188.
[2]姚琴.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品德教育的滲透[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08):163.
[3]戴向斌.班主任老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品德教育的滲透[J].課程教育研究,2018(05):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