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8月,一批建筑工人在西安玉祥門外梁家莊附近的工地上施工時,掘出一座古墓。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西安研究室聞訊后,立即派人前往現(xiàn)場勘察。
經(jīng)挖掘,考古人員在墓中發(fā)現(xiàn)了一臺保存完整的石槨,在石槨內(nèi)還有一具雕刻精良的仿殿堂式石棺。這具長方形的石棺由三間刻有浮雕的房屋組成,更刻制了斗拱、瓦當和門窗,留有清晰的青龍、朱雀和侍從的線刻痕跡。
考古人員打開石棺后,琳瑯滿目的各式珍寶映入眼簾,規(guī)格之高,讓人側(cè)目。更讓人驚詫的是,如此高規(guī)格的墓葬主人居然只是一個九歲的小女孩。
微縮的人間繁華
據(jù)該墓《隋左光祿大夫女墓志》記載,此墓主人為隋朝左光祿大夫、岐州刺史李敏之女李靜訓,葬于隋大業(yè)四年(608年)。
李靜訓墓的陪葬品極為精美,主要放置在石槨和石棺中不足3平方米的狹長空間里。據(jù)統(tǒng)計,各類陪葬器物累計有230余件,包括瓷器、漆器、陶器、骨器、金銀器、玻璃器、玉石器、絲織品等,基本上涵蓋了殉葬品、日常服御器的各個種類。其中尤以嵌珍珠寶石金項鏈、白瓷雙腹龍柄傳瓶和橢圓形綠玻璃瓶三件最為珍貴。
現(xiàn)藏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嵌珍珠寶石金項鏈,長43厘米,重91.25克,可分成上端、中部、下端和墜飾四個部分。上端正中為一圈聯(lián)珠飾,凹雕有一花角鹿圖案,兩側(cè)為產(chǎn)自阿富汗巴達克山的稀有青金石。中部為左右兩組各14個金質(zhì)球形鏈珠,并各鑲嵌有10顆珍珠,金球之間以多股金絲織就的鏈索相連。下端為炫目的圓形雞血石,嵌有24顆小珍珠。墜飾為心形,鑲嵌有直徑3.1厘米的罕見青金石。青金石、雞血石、珍珠,多種色彩交相輝映,糅合成冷暖色交織的效果。采用產(chǎn)自西域的珍稀寶石愈發(fā)突顯了佩戴者身份的雍容華貴,是不可多得的稀世珍品。
而李靜訓墓出土的白瓷雙腹龍柄傳瓶是紀年墓葬中發(fā)現(xiàn)的最早傳瓶,距今至少有1411年的歷史。據(jù)唐代釋道宣《續(xù)高僧傳》記載,傳瓶是供佛教使用的宗教器具,是保佑死者靈魂的法器。傳瓶有單體瓶身、雙瓶合并兩種形制,李靜訓墓出土的傳瓶屬于后者,器形表現(xiàn)為高盤口、弦紋長頸、鼓腹、雙直形龍柄。此類特殊形制應是本土盤口瓶在受到西域金屬雙柄壺的影響下而融匯產(chǎn)生的。作為明器的雙腹傳瓶多用于皇室貴族墓葬,人們希冀雕刻在龍柄上的紋飾能起到鎮(zhèn)墓辟邪、護持逝者靈魂的作用。
此外,李靜訓墓還出土了許多的玻璃器,包括杯、罐、無頸瓶、卵形器等,其中尤以晶瑩剔透的橢圓形綠玻璃瓶最為罕見。該瓶高12.5厘米,以吹制法制作,瓶口、瓶腹均呈橢圓形,瓶壁較薄,玲瓏晶瑩,以綠為主色,細觀則有色彩漸變之態(tài)。《隋書》卷六十八曾記載有隋代人何稠鍛造玻璃一事:“稠博覽古圖,多識舊物……時中國久絕琉璃之作,匠人無敢厝意,稠以綠瓷為之,與真不異。”歷代人們多懷疑此段記載出于偽托,而李靜訓墓出土的大量綠釉玻璃器皿印證了《隋書》所言不虛。這些玻璃器也反映了隋代在制造高鉛玻璃上的精湛工藝。
事死如事生
在李靜訓墓出土的《隋左光祿大夫岐州刺史李公第四女石志銘并序》文本中,有一句“即于墳上構(gòu)造重閣,遙追寶塔,欲髣髴于花童;永藏金地,庶留連于法子”的表述,頗值得玩味。
在安葬逝者時,生者多希望墓葬可以永存于地下,不被后人知曉,以避免盜賊挖掘打擾逝者的永世寧靜。為了實現(xiàn)這一目標,人們會在墓址選擇、墓葬設(shè)計等各個方面進行防盜挖設(shè)計,而當一切技術(shù)性操作都無效之時,便會去期待神秘力量的護佑。李靜訓墓也是如此。
李靜訓墓的選址在距離長安不遠的萬善尼寺,地下深藏的墓室、墓道與地上矗立的重閣、寶塔都經(jīng)過工匠巧妙的防盜挖設(shè)計。更有甚者,在石棺上的一片瓦當上刻下了“開者即死”四個字,并涂抹有斑斑血跡,以求達到對盜墓者的警示與詛咒。在此情境下,期盼墓葬“永藏金地”與對盜墓人“開者即死”的詛咒便建立起了聯(lián)系。
古人注重對墓葬的保護又與“事死如事生”的生死觀念關(guān)系密切。在古代浸潤已久的文化語境中,人們往往會在活著的時候,便開始幻想死后世界。在此視角下,活著與逝世并無大的區(qū)別,只是肉體腐敗消散,而永存的靈魂會在不同的空間中繼續(xù)游走。因此,墓葬作為靈魂的安居地,便要求不被打擾,于是便有了防盜挖設(shè)計。
中國古人也多通過營建墓地去構(gòu)建死后的生活空間。帝王將相往往在垂死之際,抑或更早之前,便會大興土木,將死后居住的宮殿苑囿修筑得富麗堂皇;黎民百姓也通常會從本就不算寬裕的家當中硬擠出一部分錢,購置棺木。這漸漸形成了中華大地悠久濃郁的墓葬文化。
小女孩的垂髫時光
從豪華的陪葬品和精巧的防盜挖設(shè)計,不難看出李靜訓的親人對她的重視。人們也不禁對這位早逝的九歲小女孩產(chǎn)生了好奇:她何以能得到此般恩寵厚葬?這就要從李靜訓的顯赫家世說起了。
李靜訓是隋朝左光祿大夫、岐州刺史李敏的第四個女兒,她的曾祖父李賢官至北周驃騎大將軍、河西郡公。祖父李崇輔佐楊堅打天下,在抗擊突厥戰(zhàn)死之后,楊堅將其子李敏收養(yǎng)在身邊。581年,楊堅受北周靜帝禪讓為帝,改元開皇。開皇初年,李敏被北周前皇后、隋朝樂平公主楊麗華(楊堅嫡長女)挑選為女婿,娶楊麗華之女宇文娥英為妻,后生女李靜訓。
作為李敏、宇文娥英的掌上明珠,李靜訓自幼便頗得外祖母楊麗華的寵愛,并由外祖母撫養(yǎng),錦衣玉食,長在深宮之中。楊麗華每出行時,都會將李靜訓帶在身邊。對這位外孫女,楊麗華傾注了深厚的感情。
不幸的是,隋大業(yè)四年(608年)六月,在隨駕避暑汾源宮時,年僅九歲的李靜訓因病早夭。楊麗華悲痛萬分,便以在某種程度上逾越禮制的特殊方式厚葬了這位并無官爵的外孫女,故李靜訓墓的隨葬品才會如此精美、奢華。
李靜訓墓仿若一扇窗戶,使人們可從幼童墓葬逾越葬儀看出隋朝的宮廷生態(tài),可從各式珍貴陪葬品中勾勒出中古墓葬文化的等級性,也可從一些特殊明器的形制建立起中原王朝與西域文化的密切聯(lián)系。一方小墓葬,豐富大歷史,這即是李靜訓墓的價值所在。
彭志,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助理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