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儒家經(jīng)典之一,《尚書》是我國最早的一部歷史文獻匯編,其中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zhí)厥中”是中國文化著名的“十六字心傳”,由堯傳給舜,舜傳給禹,再傳于后世。這樣一部重要典籍的背后,又有著怎樣的故事?
烈火
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一場宮廷大宴上,博士淳于越反對“郡縣制”,要求根據(jù)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反對,并且,為樹立君權(quán)的絕對權(quán)威,他向秦始皇建議:頒布“挾書律”,除《秦紀》、醫(yī)藥、卜筮、農(nóng)家經(jīng)典外,《詩》《書》及其他諸子和歷史古籍,一律以30日為限,交官府銷毀,否則處以黥刑(面部刺字后染墨)并罰苦役四年,談?wù)摗对姟贰稌氛咛幩?,以古非今者滅族。秦始皇同意了,第二天,焚書之火在全國熊熊燃起?/p>
這份焚書單上,首先要燒毀的是兩本書,一本是《詩經(jīng)》,一本是《尚書》。如我們后世所知,在同樣的焚書令下,《詩經(jīng)》綿延數(shù)千年未絕,而《尚書》險些失傳。這是為什么呢?
因為《尚書》是一本很特殊的書。
尚書
相傳在堯舜時代,中國就已經(jīng)有了完備的史官制度,右史記言,左史記行,忠實地記載天子的一言一行。這些記載逐漸匯集成編,從君王的誥令、冊命,到君臣的談話內(nèi)容,從堯舜禪讓、鯀禹治水、商湯討桀到盤庚遷殷、武王伐紂、周公止謗……它們被一代代地保存下來,從堯舜,直到春秋。此時,它只是一堆數(shù)量龐大、但卻沒有體系的原始文獻。據(jù)說,孔子從黃帝玄孫帝魁至秦穆公共3240篇的文獻中,選取了值得后人效法學(xué)習(xí)的102篇,編定為《尚書》。這是一部存世最久遠、華美璀璨又佶屈聱牙的歷史文獻。
彼時,文字剛剛發(fā)明,史官們沒有太多的文字可用,也沒有口語轉(zhuǎn)化成書面語言的訓(xùn)練和借鑒。當商王口頭發(fā)布政令時,史官需要盡快將商王夾雜方言的口語記錄下來,將政令文誥變成簡帛文獻。商周史官都是世襲,后人忠實地恪守著先人的文字技法,最初匆促的記錄逐漸演變成一種用語典范,在家族內(nèi)部世代傳習(xí)。于是出現(xiàn)了這樣的情況:早期典誥作品的佶屈、稚嫩、樸拙、艱澀、古奧、不準確等特點,都被后世史官作為一種神圣范式而刻意模仿,最終凝固、定型為《尚書》晦澀古奧的語言系統(tǒng)。
孔子編定的《尚書》有102篇,但我們現(xiàn)在所見到的《尚書》只有29篇。實際上,若沒有伏生,就連這29篇都沒有。甚至可以說,即使這102篇完整地流傳下來,若沒有伏生,我們可能連一篇都看不懂。正如后人所說:“漢無伏生,則《尚書》不傳;傳而無伏生,亦不明其義?!?/p>
伏生
據(jù)說伏生是孔子學(xué)生宓子賤的后人(古代“宓”與“伏”通),名叫伏勝,濟南(今山東章丘南)人,生于周赧王五十五年(公元前260年),卒于漢文帝后元三年(公元前161年)。
據(jù)說伏生十歲起就開始攻讀《尚書》等經(jīng)書,因為《尚書》超乎尋常的艱澀難懂,為了堅定向?qū)W,他住在空無一物的石屋子里,身上纏一條粗繩,每讀一遍《尚書》,就在繩子上面打一個結(jié)扣。不久,八十尺的繩子上便結(jié)扣滿滿。經(jīng)過這樣的苦學(xué),伏生終于成為一個“掌古通今”的學(xué)者。秦朝初年,朝廷設(shè)經(jīng)儒學(xué)博士七十人,研究歷史、詩書、百家學(xué)說,備皇帝隨時顧問,伏生便是這七十人之一。
在“挾書律”下達的公元前213年,伏生48歲。詔令很快到達山東—30日內(nèi)不繳出藏書燒毀的,一律押到北方邊境修筑長城或到驪山筑皇陵。博士官的私人藏書也必須燒去,同時命令博士官即刻起程到京城咸陽集中。伏生舍不得交出他的《尚書》,臨行之前,他將《尚書》埋入墻壁的夾層之中。
幸運的是,之后的二十多年,沒有人發(fā)現(xiàn)他的秘密。縱然戰(zhàn)火橫掃華夏大地,無數(shù)的變故接踵而來—秦始皇薨逝,胡亥繼位;陳勝、吳廣起義,楚漢爭霸;最終劉邦建立了西漢,漢惠帝四年(公元前191年),“挾書律”被廢除,伏生的《尚書》終于等到了重見天日的日子。不幸的是,當伏生從墻壁中找到《尚書》時,它已不復(fù)完整—多年的雨浸和蟲食之下,102篇只剩下依稀可辨的29篇(28篇正文和一篇序文)。
我們無法想象伏生當時的失落和痛惜—我們知道的是,之后的日子里,伏生把僅存的28篇重新抄錄整理,廣招弟子,聚徒授經(jīng)。齊魯一帶的儒生紛紛前來學(xué)習(xí)。大家都知道,這位老師可是歷經(jīng)周、秦、漢三代的文化“活化石”,他傳講的《尚書》,可能天下獨此一本??!
一晃又是二十余年。漢文帝前元二年(公元前178年),河清海晏之時,文帝想找能夠傳授《尚書》的學(xué)者,但一直都找不到。他偶然聽說伏生能講《尚書》,便準備召他進京??纱藭r伏生的年紀已經(jīng)很大了,章丘到長安那么遠的路,他走不動,甚至可能會死在路上,文帝于是派人到濟南伏生家中把《尚書》學(xué)回來。
這個人,叫晁錯。
授經(jīng)
晁錯不敢怠慢,他深知伏生已是耄耋之年,任何狀況都可能發(fā)生。當他千里急行,終于見到伏生的時侯,他一定深深地松了一口氣。然而,意想不到的情況劈面而來—山東人伏生帶著濃重口音的喃喃述說,河南人晁錯一句都聽不懂!我們知道《尚書》是看不懂的,此前伏生一直是口授給他的齊魯?shù)茏觽儭?/p>
既看不懂,又聽不懂,怎么辦?幸好,上天早就暗暗備下了羲娥。羲娥是伏生的女兒,也曾研習(xí)過《尚書》,于是羲娥做了父親的二傳。羲娥講的仍然是齊魯方言,晁錯仍是十有二三聽不懂。我們不知道伏生、晁錯、羲娥經(jīng)過了怎樣艱難的努力,總之數(shù)月之后,晁錯終于將《尚書》學(xué)完并用文字記錄下來。這就是傳之后世的今文《尚書》,即用今天(漢代)的文字書寫的《尚書》。
傳圖
如果沒有伏生,我們可能將與我們文明的起源永遠隔河相望,莫知其詳。后世的人們,懷著祟敬的心思為伏生造像。《伏生授經(jīng)圖》不止唐代王維畫過,隋朝展子虔,明代杜堇、崔子忠、陳洪綬,清代黃慎,近代黃山壽、潘琳、童之風(fēng)、李芳元、謝閑鷗等都畫過。
而最能畫出伏生神韻的,當屬王維。王維筆下的伏生,須發(fā)稀疏,容顏蒼老,瘦得只剩一把骨頭。他頭著方巾,肩披薄紗,盤坐在蒲團上,身體幾乎全靠雙肘支撐,右手握書軼,左手指點,嘴唇半啟,分明是在吃力地說著什么。幾案上有硯臺和毛筆,左側(cè)和身周散落著竹簡、木牘和帛書。
伏生身上穿的是“心衣”,也稱“褻衣”,大概相當于我們現(xiàn)在的內(nèi)衣。這種“心衣”實際上流行于魏晉時期,只有前片,大面積袒露后背,是魏晉時期男女都穿的居家背心。王維只用這一襲心衣,便把伏生的衰老、疲倦?yún)s又精神矍鑠的內(nèi)在完美地表現(xiàn)出來,他瘦骨支離,弱不勝衣,卻又孜孜不倦,口述手指……
他還能講完《尚書》嗎?面前的這個人能聽懂嗎?他用生命來守護的《尚書》,從堯舜到夏商周的歷史,后人還能知道嗎?憂慮與沉重,無聲無息,席卷而來。
這畫上沒有落款,但有南宋高宗所題“王維寫濟南伏生”字樣。宋代宮廷秘藏的《宣和畫譜》中記錄過它,現(xiàn)收藏于日本大阪市立美術(shù)館。假如它是真跡,那便是王維唯一存世的人物繪畫真跡。
王維的《伏生授經(jīng)圖》沒有畫晁錯和羲娥。也許在王維看來,伏生的經(jīng),并非私傳于一人一姓,他是傳給天下人的。于是,晁錯和羲娥都被虛化為無,他將所有的筆墨都給了授經(jīng)的伏生。
但杜堇、崔子忠、陳洪綬等人的《伏生授經(jīng)圖》中,全部出現(xiàn)了晁錯和羲娥。杜堇的《伏生授經(jīng)圖》,場面比王維所畫要開闊許多。圖上繪蕉林幾株,四個人物中,伏生坐在中間,他鬢發(fā)蒼蒼,卻精神矍鑠,他一定是在講著什么,因為他左邊的小童正側(cè)耳傾聽,右邊的女子離他很近,卻扭身向另一側(cè)—那正是翻譯員羲娥,對面伏坐于書案前,趕忙把羲娥的同聲傳譯記錄在紙上的便是晁錯。
杜堇的人物畫師法李公麟,白描功力驚人,在當時被推為白描圣手。這幅畫暈染很少,幾乎全靠線條撐起。那些爽勁流利、抑揚頓挫的線條,將伏生的飽學(xué)、女子的審慎、晁錯的專注刻繪得淋漓盡致。
無限神似追摹杜堇的,是崔子忠的《伏生授經(jīng)圖》。這幅圖的布局幾乎和杜堇一模一樣,所不同的是蕉林被兩棵虬曲茂盛的古樹所取代,這兩棵樹幾乎占了半幅畫的面積,蓊郁葳蕤的山野之氣撲面而來;又因為崔子忠以高古游絲描繪人物、以濃重石色設(shè)色,少了杜堇的清雅風(fēng)致,卻多了古逸之氣。崔子忠性格孤傲,是晚明與陳洪綬齊名的大家,素有“南陳北崔”之稱。明末李自成的隊伍攻入北京之后,崔子忠在密室中絕食而亡。
伏生老矣,尚能授經(jīng)否?崔子忠嘆息著伏生的被動隱逸,也嘆息自己的生不逢時。傳經(jīng)的伏生,漸漸地,被畫成了遠遠隱到天邊的隱士。也許,這是崔子忠向往著的伏生。更或者,他向往的是《尚書》中記載的那古老悠遠的年代,那是再也回不去的堯舜禹湯的時代。
任淡如,自由撰稿人,菊齋公眾號創(chuàng)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