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峰
初識丁文敏老師,是在2015年的第10屆江蘇省“杏壇杯”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展評活動上,我擔任評委。聽完她的課我就竭力推薦她參加了江蘇省“教學新時空·名師課堂”網(wǎng)絡現(xiàn)場直播活動,因為我們太需要丁老師這樣樸實、扎實的英語課堂了。后來,我又跟丁老師多次接觸,發(fā)現(xiàn)她熱情向上、勤于思考、勇于探索,是一位有抱負、有教育情懷的好教師。
一、勤學善教,善做孩子成長的伙伴
丁老師熱愛學習,熱愛課堂,努力追求精湛的教學藝術,“質樸簡約,智慧靈動”成為她鮮明的教學風格。我曾經聽過丁老師執(zhí)教的譯林版小學《英語》五下Unit 8 Birthdays Storytime,最打動我的是她在課堂上對學生的那種“慢慢欣賞,用心陪伴”的心態(tài)。她喜歡學生,對學生發(fā)自內心的愛毫不掩飾,傾聽的體態(tài)、期待的眼神令人感動。在當時那樣的公開課上,她看到的只有學生,聽到的也只有學生。她愿意耐心等待,慢慢引導,只為讓學生收獲愉悅的學習體驗,激發(fā)學習的恒久動力。她在課堂上做的一切都那么自然,發(fā)自內心,在這節(jié)課的背后,我仿佛看到了她的常態(tài)教學。在她的課堂上,學生是輕松投入的、積極自信的,因為在他們眼里,丁老師就是他們學習、成長的好伙伴。
二、善思力行,學做教育科研的先鋒
“教而不研則淺”,沉浸在教科研中是丁文敏職業(yè)生命的樣態(tài),做教科研領跑者是她不懈的追求。我們可以看到,在丁老師先后工作過的幾所學校,她都具體負責學校的教科研工作,這對一個小學英語教師來說還是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的,但是她能夠抱著積極的心態(tài),一樣樣學著做,一樣樣摸索著來。在她的努力下,學校的教科研工作取得了顯著的進步,她也借此平臺提升了個人的教科研水平和能力。她能夠思行合一,注重平時教學案例的積累和反思,努力在日常的教學中發(fā)現(xiàn)問題并嘗試解決問題,撰文發(fā)表;她獨立主持江蘇省教科研課題、常州市規(guī)劃課題,曾重點參與多項省級課題研究,作為項目組核心成員獲得過江蘇省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江蘇省教研課題成果特等獎……作為一名小學英語教學帶頭人,她較好地發(fā)揮了科研引領的作用。
三、分享引領,樂做襯托青年教師的綠葉
無論是作為一名教研組長,還是一名學校教研組長,抑或是片區(qū)學科負責人,丁老師都是盡心盡職,體現(xiàn)了一名骨干教師的風范和擔當,那就是成己達人。正如她所說的,成長自己是為了“更大的成就”,那就是成就學生,成就伙伴,成就學校,成就教育……帶領一群人走得更遠是一名骨干教師固有的姿態(tài)和應有的擔當。丁老師一直在一定范圍內起著積極的示范引領作用,帶領一批青年教師成長起來。正因為她的這樣一種責任和擔當,才會在區(qū)域內受到越來越多的認可,成為武進區(qū)小學英語兼職教研員。我相信,她認真做事的態(tài)度和成就他人的奉獻精神會讓她成為一名稱職的小學英語兼職教研員,更好地服務于地方小學英語教育事業(yè)和教師發(fā)展。
四、心系農村,甘做農村教育的守望者
她來自農村,她去過城市,現(xiàn)在的她又無怨無悔地回歸農村,我認為是一種心系農村教育的情懷在支撐著她。我相信丁老師能夠做到無懼艱辛,不忘初心,在服務于農村教育的同時,不忘自己的專業(yè)提升和發(fā)展。用她自己的專業(yè)成長來成就農村學校教師的成長,成就鄉(xiāng)村孩子的未來,真正成為一束光,點亮自己,照亮別人。
在“一朝聞道,終身不移”的無悔選擇中,丁老師樂此不疲,孜孜奉獻,她一直在教學第一線努力實踐著自己的教育理想。我們也真誠地希望丁老師能夠越走越遠,越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