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郁君
《江南》是統(tǒng)編本一年級上冊的一篇詩歌,節(jié)選自《漢樂府》,主要描繪了采蓮時的情形以及采蓮人歡快的心情,語言簡潔明快,意境優(yōu)美雋永,音調回環(huán)往復,極具畫面感。在古詩詞教學中,教師如何結合古詩詞的特點以及剛入學學生的心理特點,適當對學生進行傳統(tǒng)文化的滲透,從而使“兒童味”與“文化味”互補,使學生由此愛上古詩詞的學習呢?教師需要對古詩詞進行一個正確合理的解讀,根據(jù)這首樂府詩的特點,可以結合插圖以及古詩描寫的對象“蓮”與“魚”展開解讀。
一、“水墨江南”的插圖
對于一年級學生來說,在學習這首詩之前,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精美的插圖,仔細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這首古詩是以傳統(tǒng)水墨畫配圖,縱觀整個畫面,花青中略帶墨韻,色彩清新,格調高雅,使人一看到插圖,就感覺有一種濃濃的水墨江南氣息撲面而來。再細看,畫面中寥寥幾筆的三兩片荷葉,荷葉之間疏密結合,高低錯落,淋漓盡致地描繪出了荷葉茂密生長的樣子,這正是中國水墨畫以少勝多描繪筆法的體現(xiàn),尤其是那幾條小魚兒,既形象、又稚拙,還不失靈動之感,從而使整個畫面靈氣十足。
二、茂盛的蓮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這兩句詩屬于全詩的第一部分,也是學生理解的難點。在這兒,“江南”不僅是地理概念,還是一種文化概念。自古以來,許多文人墨客對江南都有著不同的理解與定義。教學時,教師可以舍棄“文化江南”的概念理解,讓學生以地理概念“長江以南地區(qū)統(tǒng)稱為江南”來理解?!敖峡刹缮彙边@句話就是指江南是采蓮的好地方;“荷葉何田田”這句詩中的“何”有感嘆、稱贊的意思;“田田”一詞形象地表現(xiàn)出了荷葉茂盛、充滿生命力的樣子。在讀到這個地方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想象:在那水波蕩漾的水面之上,一群活潑快樂的采蓮小姑娘,七嘴八舌地一邊說著,一邊劃著小船在蓮葉間穿行,整個畫面給人以生動活潑、無限生機之感。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這兩句詩的時候要避免生硬解釋的教學方法,可以結合課文插圖,幫助學生化身“采蓮人”,獲得豐富的個性體驗,形象化地理解詩句的意思。
三、靈動的魚
“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背踝x這幾句詩,有學生未能從詩句中讀出作者的表達之妙,反而會認為這樣的描寫似有重復之嫌。其實細細品來就會發(fā)現(xiàn)完全不是這樣,詩中的五個疊句手法獨特,不僅不會使人感到厭煩,還使得全詩的語言節(jié)奏輕松活潑,把魚的靈動和采蓮人的快樂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具體來說,這幾句詩主要是以反復吟唱的形式描繪了小魚兒在蓮葉間自由嬉戲玩耍的情形。因此,我們就可以從“戲”字展開對詩句的解讀。這些詩句的意思是:小魚在荷葉間嬉戲玩耍,自由自在,無拘無束。這兒僅僅是描寫魚嗎?教師結合全詩讓學生盡情想象,會使學生自然地把采蓮人與這些魚兒聯(lián)系在一起,那些采蓮的人們也像那戲水的魚兒一樣,劃著小船在蓮葉間穿行,互相追逐嬉戲。在這種情形中,采蓮人劃船技術之嫻熟、行船之輕快、身姿之輕盈、心情之愉快,也就不難想象了。多么秀麗的江南風姿,就是這首詩給讀者的閱讀感受。
這首詩歌主要通過對蓮葉與魚兒的描寫,表達了采蓮人輕松愉快的心情。讀完全詩以后,讀者不由得會產(chǎn)生一種感受:這首漢代樂府詩就猶如漢代的石雕一樣,不拘泥于細致煩瑣的刻畫,而是能夠及時從蓮葉、魚兒的內在方面去捕捉,在質樸、簡練之中起到了畫龍點睛的效果。
(作者單位:江蘇鹽城市龍岡小學)
責任編輯 劉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