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力拜爾·買買提明
摘 要:在舞蹈類別中,民族民間舞是獨具特色,包含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精髓的舞蹈形式之一,其不僅傳承者中國優(yōu)秀的民族文化,還凝聚著偉大的民族精神,具有高度的傳承價值與意義。然而在目前的教育體系下,中國民族民間舞教學還存在較多的問題與不足,不利于民族民間舞的進一步傳承與發(fā)展,為此,全面探索有效的發(fā)展對策,創(chuàng)新中國民族民間舞教學的全新模式,有助于促進民族民間舞教學的不斷進步。本文立足于中國民族民間舞教學的實踐基礎,進一步探索了提升中國民族民間舞教學的發(fā)展對策,從而打造更加優(yōu)質的中國民族民間舞教學課堂。
關鍵詞:民族民間舞教學;問題;對策
引言:在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與發(fā)揚中,在眾多舞蹈類別中,民族民間舞具有高度的凝聚力與民族性,其融合了諸多民族精神與民族內(nèi)涵,是舞蹈教學中獨具特色的舞蹈類別之一。新時代發(fā)展背景下,全面分析民族民間舞教學中存在的不足與問題,并立足于中國民族民間舞教學的實踐基礎,進一步探索提升中國民族民間舞教學質量的發(fā)展對策,是諸多民族民間舞教師需要不斷探索的話題。
一、民族民間舞教學存在的問題
新時代發(fā)展背景下,民族民間舞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不僅需要創(chuàng)新的教學模式,還需要更加優(yōu)質的教學理念與教學視角,在此方面,民族民間舞教學還存在一定的不足。
(一)教學方式單一,難以提升學生對民族民間舞的深入理解
在民族民間舞教學中,諸多教師都存在教學方式單一的問題,其對民族民間舞教學的理解與認識都存在一定的不足,難以把握民族民間舞教學的精髓之處。對于民族民間舞教學,諸多教師教學方式單一,只采用口傳身教的方式開展民族民間舞的教學活動,更加重視對學生民族民間舞動作的指導與引領,更加強調學生對民族民間舞舞蹈動作的掌握,而沒有積極引導學生理解民族民間舞本身的豐富內(nèi)涵與民族精神,沒有深入感悟民族民間舞中的內(nèi)在情感與風格理念,沒有引導學生深入了解民族民間舞的創(chuàng)作背景與發(fā)展起源,從而導致學生在民族民間舞學習中,只學會了眾多的民族民間舞舞蹈,卻難以對民族民間舞的精神、風格、內(nèi)涵有深入的了解,導致學生的民族民間舞具備專業(yè)的動作,卻難以形神兼?zhèn)?,難以深入領悟民族民間舞教學的內(nèi)涵與豐富性,這制約了學生對民族民間舞的學習與把握。
(二)教學資源不豐富,促使學生難以領會民族民間舞的內(nèi)涵
在民族民間舞教學中,諸多教師對教學資源的搜集能力不足,對教學資源的豐富性把握不夠,沒有立足于民族民間舞教學教材,立足于民族民間舞教學的重點與內(nèi)容,全方位的搜集民族民間舞教學資源,有針對性的豐富民族民間舞的教學內(nèi)容,導致民族民間舞教學中往往存在教學資源不豐富的問題。教學資源的不豐富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民族民間舞教學的發(fā)展與提升,促使學生難以利用民族民間舞教學教材,深入領悟民族民間舞的豐富內(nèi)涵,深入感悟民族民間舞中的民族文化,導致學生對民族民間舞的內(nèi)生環(huán)境難以有全面的理解與感悟,這都促使學生對民族民間舞的理解存在局限性,難以將民族民間舞的精神與內(nèi)涵轉化到舞蹈動作中,從而降低了民族民間舞的教學質量。
二、提升中國民族民間舞教學的發(fā)展對策
對于民族民間舞教學而言,全面探索其發(fā)展對策,具有重要的價值與意義,是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促進民族民間舞教學發(fā)展的有效措施。
(一)運用組合教學法,促進學生對民族民間舞的深入理解
在民族民間舞教學中,教學方式的單一問題需要進一步解決,為此,教師可以積極嘗試采用組合教學法,開展民族民間舞教學活動,注重民族民間舞舞蹈動作的連貫性,提升學生對民族民間舞舞蹈動作的深入理解。在教學中,教師要深入引導學生感悟民族民間舞的舞蹈動作,在互動交流中,共同摸索民族民間舞舞蹈動作的圓潤度、流暢度與連貫性,引導學生加入到對民族民間舞舞蹈動作的感悟與編排中,從而加深學生對民族民間舞舞蹈動作的理解。與此同時,教師在運用組合教學法時,還需要積極引入對民族民間舞內(nèi)涵與精神的滲透性講解,引導學生逐步理解不同舞蹈動作的設計原理,不同舞蹈動作的設計美感,從而提高學生對民族民間舞舞蹈動作的理解,加深其對民族民間舞的深入領悟與把握,從而提高學生對民族民間舞的學習質量。
(二)豐富教學資源,引導學生深入感悟民族民間舞的內(nèi)涵
在民族民間舞教學中,教師要以發(fā)展的眼光看待舞蹈教學活動,準確分析民族民間舞教學教材的不足與缺陷,以信息化教學方式,進一步豐富民族民間舞的教學資源,全面搜集民族民間舞的教學素材,創(chuàng)設民族民間舞的教學環(huán)境,帶領學生開展民族民間舞課外實踐活動,深入感悟民族民間舞中的民族文化與民族精神,深入理解民族民間舞中包含的風土人情與民族特色,提高學生對民族民間舞本身的理解與感悟,促使學生將民族民間舞的民族精神融入到具體的舞蹈動作中,融入到自己的肢體語言中,從而成就自身的民族民間舞學習,提高自身對民族民間舞舞蹈動作的把握,對舞蹈精神的領悟,以此提升民族民間舞的教學質量。
三、結論
對于民族民間舞教學而言,其本身具有重要的教學價值與教學意義,但從民族民間舞的教學實踐來看,其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學方式與教學資源方面的問題較為突出,具體包括:民族民間舞的教學方式單一,難以提升學生對民族民間舞的深入理解,民族民間舞的教學資源不豐富,促使學生難以領會民族民間舞的內(nèi)涵。為此,教師要積極運用組合教學法,進一步活躍民族民間舞教學內(nèi)容,規(guī)范民族民間舞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對民族民間舞的深入理解,與此同時,教師要進一步豐富民族民間舞的教學資源,引導學生深入感悟民族民間舞的內(nèi)涵,從而打造更加優(yōu)質的民族民間舞教學課堂,促進民族民間舞教學質量的不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畢暢.注重民族舞蹈教育中文化特性的開掘[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2015,1(6):65-67.
[2]劉建.民族舞蹈的“活化石”解[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15(2):45-47.
[3]呂藝生.舞蹈教育學[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15.
[4]潘志濤.中國民間舞教材與教法[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