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燕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我們當代教師也有著不同的時代任務,現在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還是和傳統(tǒng)教學一樣過于追求學生的學習成績,更要把對學生綜合能力、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放在首位,新時代需要的人才一定不是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背景下的考試機器,所以我們教師切忌在小學教學階段就讓學生成為應試教育的產物。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更要注重的是對學生文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學生在現在的學習過程中,不僅僅要按照教師指導完成基本任務,更是要提升自己的綜合素養(yǎng),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我們教師在小學教學階段要做好引導工作,讓學生在小學階段學得更好。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小學語文;文學素養(yǎng);綜合能力
語文教學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占據了很大一部分,我們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做好引導者的工作,尤其是小學這個教學階段,切忌對于學生的成績做出太大的要求,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我們更是要積極思考探索,尋找適合當下學生學習發(fā)展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這個時候能夠接收到最有益的教學。小學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的年齡比較小,所以教師要特別注意對于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讓其成為新時代所需要的新型人才,為學生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本文就基于核心素養(yǎng)導向下的小學語文教學做出幾點討論。
一、觀看文學性短片,提高文學素養(yǎng)
小學教學階段中,學生的學習任務比較輕,內容難度也不大,教師也有更多的時間對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進行培養(yǎng),在小學教學階段,學生還沒有形成成熟的思想,教師不妨就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組織學生觀看文學性的短片。
例如,我在給班級里的學生講解四大名著的相關著作時,我知道大家都很喜歡《西游記》,美猴王的角色在學生的心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于是組織班級里的學生觀看了《玄奘西行》的紀錄片,我告訴學生,其實《西游記》就是以這一段歷史為原型寫就的,學生紛紛表示很感興趣,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告訴大家一定要注意培養(yǎng)自己的文學素養(yǎng),其實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不一定可以傳授多少知識,但是文學素養(yǎng)卻可以很好地形成,學生在這個時候對于語文有著美的體驗,那么學生也會得到更好的提高,其自身的文學素養(yǎng)也有著極大的提高。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自主地提升自己的文學素養(yǎng),這對于今天的教學來說有著很大的必要性,同時這也應該是教師應該注重的教學。
二、培養(yǎng)閱讀興趣,鼓勵多讀經典
語文學科實際上也就是對于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yǎng),我們教師在小學教學階段一定要注意對于學生這幾方面能力的考查,小學教學階段,學習任務比較輕,難度也不大,這個時候的學生有著相對更加充足的時間,教師在這個階段不妨要求學生合理利用自己的空閑時間,多去閱讀相關的文學經典,我們教師要做好引導工作,讓學生多讀文學經典,這樣學生的文學水平會在不知不覺中提高。
例如,我在教學過程中就會去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我發(fā)現班上學生喜歡電視劇《西游記》,于是我就鼓勵大家去閱讀紙質版的少兒《西游記》,學生都很感興趣,愿意去閱讀,久而久之,學生對于閱讀產生了比較濃厚的興趣。對于小學生來說,我們教師要選取相對科學的讀物來引導學生,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學到知識,更能夠培養(yǎng)自己的閱讀興趣,愛上閱讀,培養(yǎng)閱讀能力和習慣,這樣學生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也會受益良多。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也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形成的,我們不可以太急于求成,而是要做好引導工作,讓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可以更好地提升自身的閱讀能力,這也是我們小學教師的任務。
三、借助情景教學,培養(yǎng)創(chuàng)造能力
當代社會對于學生思維能力、綜合能力的要求很高,我們需要學生在小學階段就培養(yǎng)自己的創(chuàng)造能力,形成創(chuàng)造意識、創(chuàng)新思維。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可以擺脫傳統(tǒng)課堂上學生總是跟在教師身后的教學方法,利用新式的教學方法去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去思考探索,我們教師可以利用情景教學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這樣學生可以在學習過程中做到更好。
例如,一節(jié)課堂上,我專門抽出一點時間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森林里的情景,讓學生假扮成小動物,舉行“森林古詩大賽”來考查學生的詩詞積累,這樣不僅保證學生的課堂思維,更讓其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提升了自己的綜合素養(yǎng)。這樣的教學在小學階段很有必要,我在課堂上利用情景教學的方法,讓學生融入我所創(chuàng)設的情景當中去,這樣,學生可以在學習的時候提升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
四、有效引導學生讀
語文教學中的各個方面教師都要兼顧到,包括聽說讀寫。語文其實是一門語言,它與我們的母語息息相關,所以教師在該課程的教學中要進行多方面的教學。對于小學不同階段的學生也要展開不同形式的教學,因為不同階段的學生掌握的語文程度也不同。如小學低年級段和高年級段的學生的生字詞的掌握量就存在很大的差異,其閱讀能力也存在很大不同,針對小學低年級階段的閱讀教學,教師先增加學生詞匯量,對生字詞等進行重點掌握,只有學生的生字詞積累量多,才更利于閱讀。所以當學生在閱讀中遇到很多不認識的生字詞,教師也要引導學生去加強詞匯量的積累,使學生認識到詞匯量的重要性。高年級段的學生在閱讀時由于自身詞匯量的增強,可以閱讀有一定難度的文章,此時教師要引導高年級段的學生去分析課文,對課文主題、邏輯架構、內容及多個方面的內容展開教學,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五、讓學生進行有效寫作
在寫作教學中,教師也需要從最基礎的知識進行教學,寫作包括各個方面的內容,寫字、寫句子、寫作文等。教師可以從寫字進行引導,隨著學生年齡段的增加再逐漸增加寫作難度。寫字是最基礎的寫作教學,教師要對字體的結構、字形等進行分析,幫學生打好基礎,以使學生能更輕松的學習和記憶生字生詞。同時教師在教學中也要將寫字和句子結合起來,為寫作文打好基礎。
結語
總之,小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注意對于學生基本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教師切忌急于求成,也不能單純地追求學生的學習成績,只有學生可以自主學習,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才可以在學習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綜合素養(yǎng),這樣的教學才是有效的教學。
參考文獻
[1]楊迎霞.基于核心素養(yǎng)導向的小學語文教學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9(15):37.
[2]張富榮.基于核心素養(yǎng)導向的小學語文教學[A]..教育理論研究(第五輯)[C].: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9:1.
[3]宮鑫瑤.基于核心素養(yǎng)導向的小學語文教學[J].教育現代化,2018,5(30):387-388.
[4]張亞,楊道宇.基于核心素養(yǎng)導向的小學語文教學[J].教育探索,2016(10):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