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權
【摘要】在品德課堂教學中,要轉變教師的觀念,要活用教材,不能照本宣科,以兒童的平常生活為基本內容,讓教學走近兒童的生活,通過創(chuàng)設生活情景、活用生活教材、安排實踐活動與行為訓練、多媒體教學等手段讓學生把所學到的知識應用到現(xiàn)實生活中去,把兒童道德的形成與兒童的生活實際結合起來,從而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關鍵詞】生活化;回歸生活;再現(xiàn)生活
構建生活化的課堂,就是讓品德課堂貼近學生的生活,讓學生知道品德課就在身邊,從而喜歡品德課,也就是說讓品德課程和學生生活走得更近。
一、教學要以兒童的平常生活為基本內容
教材只是給我們展示了一個方面內容。這一方面內容需要教師對其進行再加工、再充實,最后教師所講的內容與當?shù)氐纳顚嶋H融合在一起,這非常重要。這樣的內容使學生實實在在地感受到這是自己的平常生活,從而在感受中提高、發(fā)展。
如在學習《奶奶過生日》一課前,我讓學生去了解過生日的習俗,回家調查過生日需要什么,要準備哪些東西等。在通知親戚時,怎樣稱呼對方等,這樣學生給奶奶過生日開心之余,也學到很多知識。到真正上課時,學生就會有話說,有東西講,課堂表現(xiàn)會特別積極,課堂效果會特別好。
為了充實課本的內容,我平時注意觀察了解所在班級學生的生活情況,發(fā)現(xiàn)有教育意義的內容,也會滲透滲透到教學當中。
二、教學要通過一系列教學手段來再現(xiàn)生活
教學要再現(xiàn)兒童生活,在這個過程中兒童直接參與的主題活動和其他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充分感知體驗的基礎上,提升對社會、家人、同學的關心,進而形成積極的社會態(tài)度和社會責任感。
1.創(chuàng)設生活情景
陶行知先生說:“教育即生活。”也就說,教育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我在《賽龍奪錦》一課中創(chuàng)設了這樣一個情景:播放賽龍舟視頻,讓學生交流賽龍舟的感受,有什么意義。(賽龍舟是廣東人端午節(jié)的一個重要習俗。賽龍舟可以增進友誼,培養(yǎng)團隊精神等等。)端午節(jié)除了賽龍舟還有就是包粽子。我又創(chuàng)設了這樣一個情景:播放包粽子視頻,讓學生交流包粽子的感受,有什么樂趣。學生講述了在家如何學包粽子的,有的同學講了他們包粽子時有趣的事,同學們在愉快的氣氛中也了解了包粽子的意義。
2.活用生活教材
在品德教學中,我們應該將教材中的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活用教材,注意有效地利用一些本土化的課程資源,補充一些現(xiàn)實生活中“活”的教材,使教學內容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
如,在《方塊字里探春秋》這課,學習中國字的演變活動時,我有意讓學生說一說四會過年的習俗貼春聯(lián)。那如何區(qū)分上下聯(lián),哪個時候貼等等都滲透在教學中。再如,在教學《家鄉(xiāng)風景美如畫》一課時,目的是感受家鄉(xiāng)的美,不僅風景美,還有行為美、語言美。教材只是范例,要結合本地學生實際進行教學。在教學這一課時,我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采取組織學生調查社會、調查家庭,讓他們從自己的實際出發(fā),從網(wǎng)上搜集的資料、聽長輩們的講述等方式知道家鄉(xiāng)的故事,了解家鄉(xiāng)的過去,并用自己的眼睛觀察,從四會具體的城市道路、公共設施、公路綠化、鄉(xiāng)村公路等方面觀察家鄉(xiāng)的一切變化,用自己的心靈真實去感受家鄉(xiāng)的美,增進熱愛家鄉(xiāng)的感情。
3.安排實踐活動與行為訓練
荀子說:“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學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币馑际菍嵺`比知曉好,學習的最終就是實踐,實踐了,就明白了。所以,在教學中一定要讓學生參與其中。在教學中,我經(jīng)常安排實踐活動與行為訓練,實踐過程就是一個感悟過程。如,在教學《我是一個小幫手》時,課前一周發(fā)給學生一張家庭成員勞動記錄表,讓學生做個有心人,每天記錄下父母等人在家中的勞動情況,許多學生都記下了“媽媽每天起來就為我做早飯”“爸爸要做晚飯、洗碗”“媽媽每天要洗衣服”等等,他們感受到了父母的忙碌與辛苦。接著下來的一周開始,布置學生也試著分擔一些小家務,如掃地、收拾碗筷、整理自己的書包、洗襪子等。老師還進行了家訪,了解學生是否有做到,這樣的實踐訓練很關鍵,既學會了做生活的主人,學會了擔當,更表達了他們對父母的孝敬。
4.以多媒體教學手段引領課堂
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利用多媒體可以使課堂教學更加豐富多彩。利用多媒體課件中的聲音、圖象、文字、動畫等創(chuàng)設聲色并茂的教學情境,使教學內容化靜為動,化無聲為有聲,變抽象為生動,使學生感官全面調動起來,從而提高了課堂效率,拓展了教學空間,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如,教學《我愛家鄉(xiāng)的美食》一課,我在上課伊始利用多媒體播放四會當?shù)氐拿朗骋曨l。讓他們在視頻中聽制作師傅的簡單介紹制作過程,從中初步感受美食的來之不易??赐暌曨l之后,我隨即又啟發(fā)、引導學生聯(lián)系自己生活中的實際,還有哪些美食是值得推薦給大家,學生個個情緒高漲都搶著發(fā)言。就這樣,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學生帶著濃濃的學習興趣沉浸在教學活動。
三、教學要以提升兒童的生活能力為歸宿
教育的目的是學生通過課堂教學,把所學到的知識應用到他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中去,從而形成對生活的認識、態(tài)度、價值觀等,提升他們的生活能力。如在學習了《他們是家鄉(xiāng)的驕傲》一課后,鼓勵學生從參觀入手,展開對四會名人的了解學習活動,然后通過形式多樣的方式了解家鄉(xiāng)的名人對四會、對社會的貢獻,從而學生向名人學習,激發(fā)民族自豪感。通過參觀、調查、采訪去發(fā)現(xiàn)家鄉(xiāng)名人與人們的生活之間存在的內在聯(lián)系,體會他們?yōu)槲覀儸F(xiàn)在美好生活貢獻了自己畢生的力量,甚至生命,從而珍視現(xiàn)在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生活,讓品德課堂更美麗。在今后的品德課堂教學中,我們相信實施生活化的課堂,讓品德課回歸學生生活,品德課一定會使學生更加喜愛,留下一個個更加精彩的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