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志玲
摘要:目的: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討案例教學法(CBL)在中醫(yī)內科學臨床帶教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擇選取2018年3月~2019年2月某院呼吸內科收治的慢性支氣管炎患者5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按照隨機與平等的原則分為兩組,各25例。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的西醫(yī)藥物治療,觀察組通過中醫(yī)內科的治療措施。對兩組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與治療效果進行分析。護理時對照組患者實施傳統(tǒng)形式的護理,而研究組則實施整體護理。結果: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之后,可以明顯的看出,采取常規(guī)需要治療的對照組患者其臨床的治療效果要差于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論:針對于呼吸內科中的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采取中醫(yī)內科的治療具有很好的治療效果,可以有效的緩解疾病的臨床癥狀,同時減少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有助于患者生活水平的提高。
關鍵詞:中醫(yī)內科;案例教學法;慢性支氣管炎;整體護理
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慢性支氣管炎多為對癥干預,但大量臨床研究表明遠期臨床療效不佳,易復發(fā),不能滿足臨床治療需求。近幾年中醫(yī)以毒副作用小、療效佳的優(yōu)點被廣泛應用于慢性支氣管炎的臨床治療中。CBL是一種以案例分析為基礎的教學模式,并以教師為主導進行講授式教學。采用CBL教學法對學習中醫(yī)內科學的見習生進行臨床帶教能夠有效地提高其學習的主動性。CBL教學法是一種集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于一體的新型教學模式。為了探討中醫(yī)在慢性支氣管炎中的療效,本文結合臨床案例教學法進行了研究。
一、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以某中醫(yī)學院進行實習的68名醫(yī)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并將其分為對照組(n=34)和觀察組(n=34)。在對照組見習生中,有男16名,女18名;其年齡為20~23歲,平均年齡為(22.4±0.7)歲;入科時其中醫(yī)內科理論知識考試的成績?yōu)?8~70分,入科時其中醫(yī)內科理論知識考試的平均成績?yōu)椋?5.1±3.9)分。在觀察組見習生中,有男17名,女17名;其年齡為21~23歲,平均年齡為(22.7±0.6)歲;入科時其中醫(yī)內科理論知識考試的成績?yōu)?9~73分,入科時其中醫(yī)內科理論知識考試的平均成績?yōu)椋?4.2±3.4)分。兩組見習生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選取2018年3月~2019年2月我某院呼吸內科收治的慢性支氣管炎患者5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按照隨機與平等的原則分為兩組,各25例。其中,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的西藥治療,男14例,女11例,年齡48~80歲,平均年齡63.8歲,病程1.3~13.6年,平均7.64年;觀察組使用中醫(yī)內科,男17例,女8例,年齡50~81歲,平均年齡63.9歲,病程1.5~12.7年,平均7.58年。
1.2方法
在進行中醫(yī)內科學的教學中,對對照組見習生采用LBL教學法進行臨床帶教。在進行臨床帶教的過程中,帶教教師向見習生詳細介紹中醫(yī)內科疾病慢性支氣管炎癥候學的要點及中醫(yī)內科常用的辨證方法,并告知其做好筆記,以便于課后復習。帶教教師每隔兩周對該組見習生進行一次臨床帶教。對觀察組見習生采用CBL教學法進行臨床帶教。針對于對照組的患者采取的是常規(guī)的西藥治療。其主要的方法就是通過補充患者體內的抗生素,從而提高患者的身體抵抗能力。在結合糖皮質激素與器官舒張的藥物,擴充氣管,保證呼吸的順暢。這些都是常規(guī)的西藥治療,另外,患者還要注重休息,不能夠進行劇烈的運動,保證飲食的清單,必要的時候進行吸氧操作,提高患者身體內氧氣的供應。另外的觀察組患者則是采取中醫(yī)內科的治療方法,該組中醫(yī)西藥治療的患者需要采取的具體治療方法需要針對患者不同的疾病類型進行分類:第一類,屬于風寒襲肺型患者。該類患者需要通過8g的甘草、10g的杏仁與8g的麻黃進行治療,通過煎服之后讓患者服下,每天早晚共兩次。第二類,風熱犯肺型的患者,針對這類患者需要采取10g的玄參、10g的菊花與15g的桑葉、10g的薄荷、10g的桔梗、10g連翹、10g的杏仁,同樣也是煎服之后讓患者服下,每天早晚各一次。第三類,痰濕型患者。針對這類患者需要通過10g的厚樸、10g~30g的石菖蒲、15g半夏、10g的陳皮、10g的甘草,進過對藥物進行煎服,每天讓患者服下,堅持早晚各一次。第四類,患者屬于肝火犯肺型。需要通過菊花、鉤藤、菊花、鉤藤個10g,煎熬之后服下,同樣是內天堅持早晚共兩次。第五類,肺腎陰虛型的患者,應該將15g麥冬、30g枸杞、30g山藥、10g桑葉與15g天花粉進行煎制,讓患者分兩次服下。以上所有的患者在服藥期間都應該進行相關的健康知識教育,這樣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不良是生活習慣,還可以加強患者的治療效果,減少副作用。
二、結果
2.1比較兩組患者的療效
兩組患者經過一段時間的不同治療之后,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對比。觀察組中的患者全部的治愈出院,對照組的患者總治療的有效率為84%,見表1:
2.2比較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情況
在整個治療的過程中,對照組有4例出現(xiàn)了不良的反應,而觀察組中沒有出現(xiàn)不良的反應。兩組患者的對比非常明顯。在觀察組見習生中,中醫(yī)內科學理論知識考試成績?yōu)閮?yōu)秀的見習生有23例,為良好的見習生有8例,為欠佳的見習生有3例。在對照組見習生中,中醫(yī)內科學理論知識考試成績?yōu)閮?yōu)秀的見習生有10例,為良好的見習生有19例,為欠佳的見習生有5例。觀察組見習生中醫(yī)內科學理論知識考試成績的優(yōu)秀率(67.65%)高于對照組見習生中醫(yī)內科學理論知識考試成績的優(yōu)秀率(29.41%),P<0.05。
三、討論
在慢性支氣管炎的臨床治療中,采取中醫(yī)內科的治療方法能夠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療有效率,同時減少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情況,在臨床中可以廣泛的應用。在采用LBL教學法對學習中醫(yī)內科學的見習生進行臨床帶教的過程中,帶教教師為其灌輸大量的理論知識,使其自主學習的能力和主觀能動的思考能力均受到了限制,從而降低其學習的積極性。CBL教學法是一種以病例為先導,以問題為線索的教學模式。采用CBL教學法對學習中醫(yī)內科學的見習生進行臨床帶教可提高其思維邏輯的能力、綜合分析的能力及臨床應變的能力。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與對照組見習生相比,觀察組見習生中醫(yī)內科學理論知識考試成績的優(yōu)秀率及其對該組教學模式的滿意率均更高。這說明,與采用LBL教學法對學習中醫(yī)內科學的見習生進行臨床帶教相比,采用CBL教學法對學習中醫(yī)內科學的見習生進行臨床帶教的教學效果更好,可有效地激發(fā)其自主學習的意識,提高其發(fā)現(xiàn)問題、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案例教學法在中醫(yī)學生教學中的應用思考[J].蔡文旭.河北中醫(yī)藥學報.2019(06)
[2] 慢性支氣管炎的中醫(yī)內科治療分析[J].陳壽艷.大家健康(學術版).2018(10)
[3] 中醫(yī)內科治療慢性支氣管炎臨床探究[J].劉素紅.中外醫(yī)療.2018(09)
(作者單位:湛江衛(wèi)生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