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剛 李秀萍
摘 要:“雅趣”課堂,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素質教育的發(fā)展,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能力。此外,開展學生之間合作探究的活動,有利于學生提高課堂學習效率,擴展思維能力,對學生素質教育的發(fā)展起到促進作用。那么,如何在“雅趣”課堂的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呢?針對這一問題,本文作者結合自身多年實踐教學經驗,對此展開分析。
關鍵詞:課堂教學;合作學習;“雅趣”課堂
“雅趣”課堂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雅趣”課堂的教學核心是以“學”為中心,用網絡化的知識搭建學生的認知體系,并采用科學化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智力思維的發(fā)展,在教學過程中,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能力,從而達到課堂教學的目的和學生對知識遷移的能力。因此,本文從科學搭配、合理分工、靈活把控以及客觀評價四個方面,對“雅趣”課堂中學生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進行研究。
一、科學搭配小組成員,提高合作的參與性
目前,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為了響應新課標的教學要求,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開展教學。但由于班級人數較多,小組密度太大等原因,出現課堂嘰嘰喳喳、做小動作的現象,不利于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加之部分學生的性格特點,如內向、不愛說話等,導致小組學習的參與度大大降低,對學生知識的獲取和探究起不到明顯的作用。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把握學生學情變化,尊重學生個體差異,科學搭配小組成員,采取“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分配原則,將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合理分組,以“傳幫帶”的形式,加強學生小組學習的參與性,提升學生整體的學習能力。
例如:在“生活中的數”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加深對基數和序數的概念理解,我將學生按照小組分配原則,4人一組進行小組合作學習。隨后,我將提前準備好的試題圖畫分發(fā)給各組,里面有擺列整齊的卡通人物,有復雜錯亂的動物頭像,有生活所用的碗勺,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數數。學生接到題目后,都積極運用各種方法進行數數,課堂學習氛圍濃厚。
二、合理進行組內分工,保證合作的有效性
之所以在課堂活動出現小組學習“亂哄哄”的現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小組內分工不明確所造成的,學生年齡尚小,自我控制力偏弱,尤其是這種群體活動中,學生的注意力容易被分散,從而造成無事可做、東張西望的學習狀態(tài)。因此,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明確組內成員的分工職責,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和學習內容,集中學生學習注意力。同時,采取有趣的話題或者問題,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小組的解決中,使學生得到人人參與、人人學習的教學要求,從而保證小組合作的有效性。
例如:在“加與減”的教學中,我向學生提出了不同類型的課堂練習,有選擇題、判斷題、填空題。隨后,為了不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出現“偷懶”的現象,我安排A學生做單選題、填空題,檢查判斷題;B學生做判斷題、填空題,檢查單選題;C學生做單選題、判斷題,檢查填空題。經過對小組內各成員的不同分工,明確各自的學習職責和范圍,進而增強學生在小組合作中的學習能力。
三、靈活把控問題難度,加強合作的挑戰(zhàn)性
在“雅趣”的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是教學目的之一。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可以提升學生對問題的解決能力。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結合教材內容,根據學生學情基礎,合理設置問題難度,使學生在面對問題時具有挑戰(zhàn)性和能動性,激發(fā)學生合作探究的意識,從而提高學生課堂的學習能力。
例如:在“面積”的教學中,考慮到學生已初步掌握長方形的面積計算,為了讓學生鞏固課堂基礎,延伸對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我設置以下問題,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
1.有一本課外讀物,長12厘米,寬6厘米,求這本長方形讀物的面積?
2.在這本課外讀物的封面上,擺放著兩個邊長6厘米的正方形紙片,正好覆蓋整個封面,求這兩個正方形紙片的面積?提供不同的計算方法。
四、客觀分析多方評價,促進合作的公平性
教學評價是教學活動中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客觀有效的評價,可以幫助學生在認清不足的基礎上,展開對問題的糾正和缺點的彌補,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的發(fā)展。同樣,在“雅趣”課堂活動中,教師也要注重對學生的教學評價。小組合作是學生之間的學習交流共同成長的學習方式,每個小組間所得出的結論是組內成員共同討論合作的結果。因此,在教學評價中,教師應把握小組間的學習結果和學習過程,綜合客觀地對學生及小組進行評價,保證合作教學的公平性,促進學生整體學習能力的提升。
總之,“雅趣”課堂的有效開展,可以培養(yǎng)學生合作分工的學習能力,對學生在今后的學習發(fā)展方面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所以,“雅趣”課堂的實施與應用,不僅加強學生的學習能力,還幫助學生逐步建立適合自身發(fā)展的知識體系。因此,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希望廣大教師,立足本職崗位,不斷創(chuàng)新和積累有效的教學模式,提升課堂教學水平,為學生的茁壯成長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孫麗麗.新課程標準下的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J].關愛明天,2016(4).
[2]翁靜德,高體道.開展小學合作學習的幾點做法[J].課堂內外·教師版,2017(2):9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