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實
摘? 要:隨著教學手段的不斷發(fā)展,計算機信息技術也越來越多地應用于課堂教學。計算機技術應用于小學課堂,主要是將計算機做為主要的教學媒體來進行教學活動,為學生營造學習環(huán)境,豐富學習手段,提高小學生學習的興趣,將一些抽象、難懂的知識點用計算機來呈現(xiàn),實現(xiàn)圖、文、聲并茂。本文就以小學課堂為例,淺析計算機在課堂上的應用,實現(xiàn)小學課堂效果的進一步提高。
關鍵詞:計算機教學;小學課堂;應用
一、計算機運用于小學課堂的優(yōu)勢
傳統(tǒng)的小學課堂,教師是教學的主體,教師在課堂上板書、演示、講解課堂內容,學生接觸知識的唯一途徑就是課本,這種傳統(tǒng)的形式,不僅增加了課堂的等待時間,影響課堂的緊湊性,而且還還容易使學生感到枯燥,不能夠集中課堂注意力;傳統(tǒng)的小學課堂都是教師出題、修改作業(yè),效率不高,而且容易出現(xiàn)錯誤;一些陳舊的教學設備在某些課堂教學中的可操作性差,課堂效果不理想,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一些課程的理論性強,單靠教師無法營造生動的教學氣氛,吸引學生注意力。而計算機作為小學課堂的輔助方式,可以提供豐富的教學內容,將各種圖片、視屏、音頻加入到課堂,使課堂內容變得生動、有趣,同時用計算機進行課堂演示,不僅節(jié)約課堂時間,增加課堂緊湊感,還能夠提高課堂效果,利用計算機進行作業(yè)批改,可以增加教學工作效果,提高修改質量??傊嬎銠C輔助小學課堂教學已經引起廣泛關注,成為小學教師實現(xiàn)課堂改革的重要手段。
二、計算機教學在小學課堂的應用
(一)豐富教學內容,活躍課堂氣氛
計算機輔助教學能夠實現(xiàn)計算機畫面展示,集聲音、圖像、動作等于一體,使課堂化靜為動,豐富了課堂內容,為學生營造了一種愉悅的課堂氣氛。借助生動的畫面,學生可以進一步領會課本知識,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如在將計算機運用于小學語文課堂《女媧補天》中,教師就可以用動畫的形式,為學生展示女媧補天的畫面,加深學生對課文的印象,激發(fā)學習興趣;學習《海底世界》一課時,教師可以搜集各種海底世界的圖片或是視頻,幫學生體驗海底世界的真實感,再借助圖片向學生了解海底世界的動物以及一些相關的海底知識,啟發(fā)學生的想象力,豐富課堂內容?!独媳本┑拇汗?jié)》中,教師可以在講解課文時,事先將老北京春節(jié)時的一些圖片輸入電腦,對其進行剪輯加工,再配上生動的解說詞和錄像片段。課堂上,教師調出設計好的內容,給學生營造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計算機教學用于數(shù)學課堂,可以將枯燥的數(shù)字變得生動起來,在數(shù)學的應用題學習中,教師可以加入圖片,用鮮艷的顏色和圖形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數(shù)字表達。在速度與路程這樣的應用題中,教師可以用動態(tài)圖形,使題目要求直觀化,進一步加深理解。為了使學生更好地融入課堂,教師在為學生準備資料的同時,還會引入一些課堂之外的知識,使學生對知識有全面的理解,例如《老北京春節(jié)》一課中,教師在為學生展示圖片、視頻時肯定會涉及一些課本之外的東西,這樣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課本的理解,還能夠擴充知識面,更好地豐富課堂內容。
(二)激發(fā)學生興趣,鼓勵自主學習
孔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只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提高課堂效果,使學生更好地融入到課堂學習中去,增強學習的自主性。小學生好動,對新鮮事物總是充滿好奇心,如果課堂內容沒有新意,很容易使學生產生厭惡情緒。計算機用于課堂就實現(xiàn)了知識的動態(tài)效果,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英語課堂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計算機教學軟件,實現(xiàn)英語課堂的趣味性,運用計算機使枯燥的單詞變得生動以來,利用動畫的形式,刺激學生的視覺,或是加入游戲元素,讓知識融入游戲中去,在游戲中學習單詞。用闖關的形式,檢測學生的單詞熟悉度,既不會讓學生覺得枯燥,還能夠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可以實現(xiàn)自測,為了闖關成功,學生會自覺學習單詞,從而提高課堂效果。教師還可以增加一些課本沒有的知識,來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語文課堂上,利用計算機向學生展示一些優(yōu)美的詩歌,陶冶學生情趣,為了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應該將多媒體與課本知識進一步結合起來,教師應該充分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利用計算機技術將其融入到課堂中來,如利用小學生對于動漫的喜愛,可以將《喜羊羊與灰太狼》中的動漫人物加入到課堂中來,利用它們的“人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習興趣,利用卡通人物的話語來傳達教師的知識,更能引起學生的學習情趣。
(三)簡化教學難點,提高課堂效率
在小學的教學中,經常會遇到一些學生難以理解的內容,由此成為了學習的難點和重點。計算機輔助教學就能夠用豐富的多媒體使抽象化的知識形象化、直觀化和趣味化,既能夠縮短教學時間,又能提高工作效率。如在數(shù)學課堂上,學生在學習基本的加、減、乘、除時,可以用實物代替數(shù)字,在進行加減的過程中,使圖片動起來,讓學生在動態(tài)的實物中感受加減的奇妙之處,既能加深學生的印象,也能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通過計算機的演示,將一些孤立、靜止的事物聯(lián)系起來,使學生認識到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變化,從而牢牢地獲取每一個知識點。教師可以將一些學生難以理解的知識點編成自學軟件,充分利用多媒體功能,使知識點由淺入深,在軟件中加入一些動畫、圖片,并加入練習和測試的環(huán)節(jié),計算機可以實現(xiàn)知識的多方面選擇,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有選擇的進入課程內容,同時,計算機可以根據(jù)學生的登陸情況,智能地記住學生的學習進度,方便再次進入學習。
結束語:
在信息化時代,計算機成為小學生學習的主要推動器。計算機在小學教學中的應用,豐富了教學內容,提高了小學生學習的熱情,激發(fā)了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愛上課堂,從而增強了課堂的學習效率。通過運用計算機進行學習,不僅擴大了小學生的知識范圍,增強了小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也實現(xiàn)了小學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將計算機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相結合,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實現(xiàn)小學課堂教學設計的優(yōu)化,提高課堂效率,更好地實現(xiàn)因材施教,更好地實施素質教育。
參考文獻:
[1]王曉秋.計算機輔助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意義[J].考試周刊,2011,(12)
[2]曹滿林.對小學計算機輔助教學的思考[J].安慶科技,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