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行,教育部門對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建設高效課堂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語文知識,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學語文主題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然后探究利用主題閱讀來建設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具體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主題閱讀;小學語文;高效課堂
語文是一門語言性學科,涉及的內容相對比較多。在傳統教學模式當中,大多數教師忽略了學生思維與能力的培養(yǎng),導致課堂教學效率普遍比較低。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當前課堂中存在的問題,注重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能力,將主題閱讀充分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做好高效課堂建設,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保證課堂教學質量。
一、 小學語文主題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我國開始大力推行新課程改革,在新課程改革當中,高效課堂的建設成為未來發(fā)展的主流。運用主題閱讀建設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對提升教學質量效果顯著,但是當前小學語文主題閱讀教學中依然存在一定的問題,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教材分析不到位。教材是教師和學生接觸最多的教學材料,做好教材分析,明確教材編排的目的對提高教學質量意義重大。在新課程改革之后,小學語文教材發(fā)生了比較大的變化,導致很多教師對單元主題閱讀教材分析不到位,部分老師備課時依然習慣性采取傳統的備課方法,忽略了教材的改編和創(chuàng)新,導致主題閱讀孤立、零散,不利于高校課堂的建設。其二,教學方法模式化。在新課程改革之后,很多新型的教學方法融入到課堂教學當中,但是,依然有很多教師受到傳統教學方法的影響,習慣性采取集體備課、備課資源共享的方式,導致教學方法過于模式化,沒有充分考慮到班級學生的基本情況,很多時候主題閱讀內容與班級學生情況出現很大的出路,導致學生學習效率比較低。加上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容易出現思路不清的情況,很難抓住課堂資源的生成點,在這種情況下,難以滿足學生需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也會受到比較大的影響。其三,學生積極性不高。高效課堂建立的主要條件之一就是要求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融入到課堂教學當中,但是當前很多學生參與主題閱讀的積極性在這種情況下,容易導致課堂氛圍沉悶,教學效果不佳的情況。因此,教師需要更加注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尊重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引入更多趣味性的內容,有效保證學生參與積極性,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二、 利用主題閱讀建設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策略
(一) 做好單元設計,挖掘教材中的教學資源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屬于重點內容,其中主題閱讀又是閱讀教學的關鍵,想要建設高效課堂,教師還需要注重主題閱讀的利用,通過圍繞單元設計,充分分析教材,來挖掘教材中的教學資源。在實施課堂改革之后,小學語文教材每個單元都會設置一個主題閱讀,通過設置一定的主題來引導學生閱讀,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和把握,從而有效鍛煉和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所以,教師在開展主題閱讀時,可以結合整個單元進行整體分析,了解編者單元設計的意圖,從而更好的做好備課,掌握單元主題閱讀的內涵,保證課堂效果。
例如,在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中某個單元包括《地震中的父與子》《慈母情深》《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學會看病》四篇課文,教師在面對這四篇課文時,第一步應該確定單元的主題(類似“親情”等),然后引導學生進行閱讀,讓學生對文章有一個大概的了解,最后再組織學生進行閱讀交流,深化理解。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課時的分配,以免拖延教學進度,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將會更加深刻,閱讀能力也會隨之提升。
(二) 開設經典誦讀活動,提升學生文學素養(yǎng)
我國是一個文化古國,在幾千年的歷史當中,留下了不少文學經典,也是前人留給我們無價的財富。因此,在利用主題閱讀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時,教師還可以開設一些經典誦讀活動,通過讓學生閱讀文學經典,品味蘊含在其中的道理和內涵,從而不斷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也能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例如,在學習《草船借箭》之后,學生對草船借箭的故事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師可以趁著學生興趣濃厚的時候,開展一次“走進《三國演義》”的經典誦讀活動,引導學生拓展自身閱讀量,讓學生對三國演義的故事有一個更加深刻的了解。同時,在這個基礎上,教師還可以進一步開展“走進四大名著”的經典誦讀活動,引導學生利用課后時間完成四大名著的閱讀,提升學生的文學修養(yǎng)。
(三) 引入多樣化教學模式,注重閱讀成果的分享
在影響主題閱讀質量的因素當中,教學方法模式化屬于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想要利用主題閱讀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師還需要改變當前模式化的教學,將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充分運用到課堂教學當中,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閱讀教學中,享受閱讀的樂趣。同時,在閱讀成果分享過程中,學生還可以充分認識到自身身上存在的問題,積極進行改正,提升閱讀能力。
例如,在學習《開國大典》之后,教師可以準備一些比較有名的長征故事,在課堂上給學生播放,并且讓學生在課后自己尋找更多紅軍的故事進行閱讀,找出自己最喜歡的在課堂上進行分享,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更好的提升主題閱讀效果,構建高效課堂。
三、 結語
綜上所述,語文是小學一門重要的學科,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更加注重這種高效課堂的建設,通過做好單元設計,挖掘教材中的教學資源;開設經典誦讀活動,提升學生文學素養(yǎng);引入多樣化教學模式,注重閱讀成果的分享等方式引導學生更好的進行主題閱讀,鍛煉和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劉春彬.加強閱讀教學,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J].啟迪與智慧(教育),2017,14(6):39.
[2]林玉潔.依托文本 潛心涵詠——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閱讀教學策略的思考與實踐[J].小學教學研究,2016,3(23):46-47.
[3]呂桂華.如何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小學語文高效課堂[J].新校園(中旬),2016,15(3):102.
[4]唐雪梅.小學語文主題閱讀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J].課堂內外(教師版),2016,9(8):33-34.
作者簡介:
林曉純,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詔安縣洪洲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