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反思是對自己的思維過程、思維結果進行再認識的檢驗過程,它是學習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于錯題是避之唯恐不及,不去反思,導致的結果就是同樣的錯誤重復出現(xiàn),能力得不到提升。學生利用錯題反思,變錯題為寶,才能避免錯誤,提升思維品質。教師利用錯題反思,教學過程才更有針對性,目標才會更明確。
關鍵詞:因式分解;反思;思維品質
《因式分解》這一節(jié)出現(xiàn)在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14章,是在學習完整式的乘法公式后的一節(jié)技能課。本節(jié)內容是一節(jié)承上啟下的重要課時,既是乘法公式的逆運用,也是后面學習分式部分的重要工具。學習《因式分解》這課時,為了達到熟能生巧的效果,大多數(shù)的老師會采用題海戰(zhàn)術,用大量的題目來訓練。而實際情況卻是學生做的多錯的多,越做思路越混亂,越做方法越不清不楚。最終與老師期望的背道而馳。究其原因是機械性訓練中缺乏對問題的反思。本文通過對學生解題時出現(xiàn)的錯誤進行反思,探尋學生錯誤的原因,意在提高學生解題能力,養(yǎng)成學生思維品質,培養(yǎng)學生數(shù)學思想方法。
學習既要關注學習結果,更要重視學習過程,關注學習體驗。反思性學習是深層次的學習,不是表面的淺層次的學習。教師在反思中改善教學,學生在反思中不斷成長提高。解題是老師教與學生學共同作用的結果,是學習結果的呈現(xiàn),也是學習過程的再生,更是學生的直接體驗。解題不僅能反映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理解和運用,還能反映學生的學習習慣和思維品質。解題過程反映了學生對知識理解的層次,掌握程度。學生能在解題中獲得體驗,培養(yǎng)興趣,建立信心。教師能從學生的解題中反思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是否有效。教師講授的知識點、解題方法、解題過程,學生是否接受。教師在教學中不能只追求正確結果,而忽略和縱容學生的錯誤。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重視錯題,利用好錯題,在錯題中反思自己的思維活動,追根溯源,進行深層次的思考。
參考文獻:
[1]鄭菊萍.反思性學習簡論[J].上海教育科研,2002(8):43-46.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全日制義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1-74.
作者簡介:
宋繼騰,福建省廈門市,廈門海滄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