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美鳳
摘 要:青春期一般是指12~20歲在生理、心理社會適應能力由不成熟到成熟的一個階段。青春期的孩子對異性產(chǎn)生了極大的好奇心,有著一種朦朧的渴望與好感。由于社會的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好,孩子們的營養(yǎng)比較充足,也越來越早熟,然而孩子們對自身的變化不知道怎樣正確處理,孩子們的好奇心沒有得到有效的疏導。外出學習一天回來,班上就出現(xiàn)了一些不夠和諧的現(xiàn)象。
關(guān)鍵詞:青春期;班主任;小學
那天我剛外出學習回來,課前到班里轉(zhuǎn)轉(zhuǎn),好幾個男生向我投訴有個同學課間總是摸他們的屁股,女生也投訴他亂碰她們的桌子??粗@些憤而告狀的孩子,我不由得奇怪起來:這個男生,以前行為挺好的,為什么近來這么熱衷于摸男生屁股,碰女生桌子呢?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我發(fā)現(xiàn)咱們班孩子真的長大了很多,從我剛接手時的二年級的天真懵懂的小朋友,長成了現(xiàn)在六年級青春的少男少女,甚至有女生身高都超過我了。男生的腕間多了五顏六色的運動腕帶,打起球來手腕間滑過一道絢麗的色彩。越來越多的女生把頭發(fā)留得長長的,手腕間串一根色彩明麗的發(fā)圈,校服衣領(lǐng)上別一枚可愛的造型別針,走起路來明媚動人,甚至多次在課間見到有一個女生偷偷摸摸地把小鏡子藏在筆盒里照。我注意到她經(jīng)常收到同學對她外貌的贊美,她也越來越關(guān)注自己的外貌,這些都是典型的青春期表現(xiàn)。
如何引導他們正確認識這種萌動呢?青春期的他們自我意識增強了,有了強烈的自尊心和一定的逆反心理,如果處理不當,容易引起學生的逆反心理和過激行為。怎樣才能讓正值青春期的他們明白男女生之間的正常交往呢?我想了很久。
星期五下午最后一節(jié),是我們的班會時間。我進了教室后,先問:“同學們見過龍眼樹嗎?”選龍眼樹是因為我們學校地處熱帶的農(nóng)村,村里家家戶戶基本都種了龍眼樹,孩子們都點頭說:“見過?!蔽艺f:“今天老師請同學們玩?zhèn)€游戲,有興趣嗎?”“想!”學生興致勃勃地望著我。我在大屏幕上出示了兩張龍眼樹的圖片,問學生這兩張圖片有什么區(qū)別。一個最活躍的男生馬上舉手說:“一棵樹開滿了花,一棵樹沒有花。”“是呀,同學們,這兩棵樹你們喜歡哪一棵樹?”學生毫無例外地都選開花的樹。我又問:“另外一棵為什么長這么大都不開花?”這個問題一下子把學生難住了。我又問:“那你們想聽老師講一個小時候的故事嗎?”學生興奮地點頭,說:“要!”于是,我開始說了:“老師讀小學的時候,和爸爸、媽媽一起種龍眼樹,每天下午放學,我都和姐姐去給龍眼樹苗澆水,期待它開花結(jié)果,結(jié)出香甜的龍眼來。這龍眼樹仿佛聽到了我的心聲,第二年春天,滿山的龍眼樹雖然才半米高,卻都開出了濃密的小花。這下,我可高興了,對著爸爸大喊:“很快有龍眼吃了!有龍眼吃了!”爸爸看著滿山的龍眼小樹,卻搖搖頭,說:“女兒,今年不行,我們要把龍眼花全部摘掉,等過兩年再留花?!蔽衣犃撕喼笔乔缣炫Z,為什么龍眼樹明明開了花還要摘掉呢?栽龍眼樹不就是為了它開花結(jié)果嗎?同學們,你們知道嗎?”
學生紛紛搖頭,“那你們遇到過這樣的事嗎?”一個學生說:“我也見過我爺爺剪掉小龍眼樹的花,不過不知道為什么?!逼渌麑W生也紛紛表示見過家人剪花,卻不明白原理。“想知道為什么嗎?”學生都說想。我微笑著揭開謎底,“因為這些龍眼樹太小了,他們還要營養(yǎng)長個子。如果它們太早開花結(jié)果的話,營養(yǎng)就會全部供給它去結(jié)果,那這些龍眼樹就很難長大了,不長大的樹就不能結(jié)出更多更甜的果實。為了讓龍眼樹長得更粗壯,結(jié)出更多的果實,果農(nóng)就會選擇先摘掉小龍眼樹的果實。”“哦!”學生恍然大悟。
我再順勢利導:“同學們,現(xiàn)在的你們就像是那一片小龍眼樹,如果你們過早地開花了,就很難長大成為一棵更大更美的樹,只有更大的樹才能結(jié)出更香更甜的果子。我知道,學生有了很多喜歡的對象,這是正常的,就像小龍眼樹也會開花一樣。但是,我們也應該像小龍眼樹那樣,把喜歡留在心底,帶著這顆喜歡的心努力為將來奮斗,直到你長大成為一棵更大、更美的樹,那時候你一定也能結(jié)出更香、更甜的果實。孩子們,希望你們?nèi)巳硕寄艹蔀橐豢瞄_花結(jié)果的大樹?!?/p>
聽了我的一席話,教室里一片安靜,男生低頭不語,女生都若有所思。班會課后,我還在每天的活動課上,盡可能設(shè)計一些男生女生有往來的課外活動,比如“密耳傳話”“你畫我猜”等,促進學生之間的正常交往。后來男生之間表達友誼常常通過搭肩膀、碰拳頭,并且我再也沒看過那位女生照鏡子。一天早上,我看到我的辦公桌面上放著一張紙條,上面工工整整地寫著:老師,我想成為一棵會開花的大樹。看字跡,是之前那位最喜歡照鏡子的女生寫的。
在這件事的處理過程中,我深刻認識到,對于學生的交往,堵不如疏。十一二歲的學生就像一棵棵正在成長的小樹,柔韌而易折。在發(fā)現(xiàn)學生之間的交往出現(xiàn)脫軌的跡象后,要及時調(diào)查清楚,找出問題的癥結(jié)所在,然后有針對性地對問題進行歸因分析,對學生的心理進行有技巧的引導,一味地否定和阻止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愿每一個孩子都能長成一棵開花的大樹。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