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華
著名的教育家夏丏尊在《把語感“傳染”給學生》一文中指出:“一般做教師的,對于文學應有靈敏的感覺。姑且名這感覺為‘語感?!本烤菇處熢鯓硬拍馨颜Z感“傳染”給學生呢?筆者認為,課外閱讀是語言文字匯集的源泉,因此“傳染”語感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讓學生“多讀”。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課標》)在“課程設計思路”部分提到:“語文課程要帶領學生多讀書、多積累、重語言實踐”。積者,聚攏也;累者,疊加也,“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只有大量積累,才能逐步達成語文知識、能力的整合、運用、提升。豐富的課外閱讀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語言建構與運用”的資源和平臺,可以讓不同的學生根據(jù)自己不同的喜好,積累具有特色的語言,并且逐漸建構起新的語言體系,從而提升語文素養(yǎng)。
小學語文統(tǒng)編教材即將全面鋪開使用。通過新舊教材的對比,我們發(fā)現(xiàn)統(tǒng)編教材對大量閱讀的提倡力度更大?!昂痛笕艘黄鹱x”與“快樂讀書吧”是統(tǒng)編教材的兩大亮點。一年級剛上學的學生自己還不會讀,所以讓大人和他們一起讀,讓孩子慢慢過渡到自己讀。這是在傳達一個非常鮮明的理念,學生閱讀的習慣和興趣從一開始就要培養(yǎng)?!翱鞓纷x書吧”每學期一兩次,每次安排一種內(nèi)容類型的閱讀,比如,兒童故事、童話、寓言、民間傳說、科普讀物等,其目的是讓學生接觸各種文體類型,感知基本的文體知識,激發(fā)學生閱讀各種類型讀物的興趣,有意識地讓學生去掌握一些讀書方法。
近到教材要求的落實,遠到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都需要教師著力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其保持積極、主動、愉悅的心態(tài)。
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笨茖W的閱讀方法好比一把通向高效閱讀的金鑰匙,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閱讀指導課上,我們應該著力進行這方面能力的訓練。低年級,進行“誦讀”(眼口一致,放聲朗讀)、結合插圖讀(借助插圖想象)的訓練。中年級學習“默讀”“精讀”(畫出好詞好句,做簡單評注)、“略讀”(每分鐘約300字)。高年級指導掌握“瀏覽”(每分鐘約500字)、跳讀(查找資料時跳躍性地讀)的方法。經(jīng)過這樣有序列有計劃的培養(yǎng),使學生能夠運用學到的方法進行有目的、有深度的閱讀。
1.精讀法。顧名思義集中精力精細地閱讀。要學生全身心投入:口到、眼到、心到,邊讀、邊思,逐漸養(yǎng)成認真讀書的習慣。
2.略讀瀏覽法。主要針對一些長篇的書籍,例如名著《西游記》《水滸傳》等,在指導學生閱讀原著時,要求可放寬,只作走馬觀花的瀏覽。這種閱讀不受時間限制,比較輕松。它們的優(yōu)勢在于快速捕捉信息,對于學生實現(xiàn)大量課外閱讀有著重要作用。
3.速讀法。即不發(fā)音、不辯讀、不轉移視線,用盡量少的時間獲取盡量多的信息,并能正確理解文章的閱讀方法。其特點是快,要求讀得快,理解得快。
4.選讀法。根據(jù)自己的某種需要,有選擇地閱讀有關篇章或有關部分,讀時做到目光只掃描最關鍵的詞句提取所需,以培養(yǎng)學生帶著問題,迅速捕捉所需信息的能力。
5.批注閱讀法。就是在閱讀過程中邊讀邊批注的方法。教師預先確定閱讀批注的符號和格式,引導學生做到一邊閱讀,一邊勾畫,隨讀隨批,既動腦又動手。
6.筆記法。比較常見的方式就是摘錄積累、寫心得體會。
閱讀方法的有效,有利于提高課外經(jīng)典閱讀的速度和效果,提升閱讀鑒賞能力。
有布置沒有檢查,是課外閱讀往往流于形式的主要原因。評價機制的建立與跟進,既能有效地檢查學生的課外閱讀情況,又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積極性,推動課外閱讀的層層深入。因為學生的閱讀大都在家里進行,所以,筆者設計了不少表格請家長協(xié)助填寫,以了解、跟進學生的課外閱讀情況。一開始由家長記錄每天的閱讀時間、內(nèi)容、閱讀態(tài)度。評價采用三星制,閱讀態(tài)度自覺認真得三顆“☆”,有時需要提醒,比較認真可以得兩顆“☆”,經(jīng)常需要提醒的閱讀態(tài)度一般打上一個“☆”。接下來,自我、小組、老師等評價主體也加入了。學期末,還有小結性評語進行質(zhì)性評價。多元的不同形式的評價促使學生更好地反思自己的閱讀現(xiàn)狀,找到與同伴的差距。
怎么使學生的閱讀興趣持續(xù)高漲,這是我們課外閱讀開展遇到的最大問題。豐富多彩的形式,既可以鞏固閱讀方法,又為學生提供了展示收獲的舞臺,使其盡享成功的樂趣,從而產(chǎn)生新的激勵動力。相較最常用的制作手抄報,讀書卡,筆者認為小學生更喜歡動態(tài)的匯報方式。經(jīng)過幾年的探索,筆者開發(fā)出了這幾種課外閱讀匯報課課型:
1.好書推介課。學生以“梗概+精彩片段”的方式進行讀物推薦,這種“點面結合”的做法能很好地激發(fā)其他同學的閱讀期待。
2.比對欣賞課。把孩子們摘錄下來的描寫相同題材的片段放在一起欣賞,感受不同國家、地域、作家的多種風格。
3.專題匯報課。以某個人物或某種題材為專題進行交流。比如,我們班開展了“毛澤東詩詞欣賞”的專題,學生自己查閱創(chuàng)作背景、詩詞注釋,制作成了ppt展示。在推薦孩子們讀了《水滸傳》里有關武松的回目以后,我們班舉行了“武松應聘記”小品聯(lián)演。學生從原著中找到各種依據(jù),分析他的優(yōu)劣勢,揚長避短,撰寫“應聘書”,給武松尋找合適的工作崗位,非常的有意思。
4.讀寫遷移課。主要是進行經(jīng)典片段的仿寫。
5.美聲朗讀課。把自己摘抄的優(yōu)美句段進行編演。在閱讀的過程以及閱讀的方法上,《語文課程標準》特別強調(diào)要加強朗讀,因為朗讀是感受聲律、領會情感、品味意境的充滿情致的實踐活動。讀到“精妙處”“得意處”用朗而讀之的方式去內(nèi)化、表達自己的感悟、收獲,是非常好的方式。
其實激發(fā)學生興趣的方式還有很多,比方“讀書小組”的建構?,F(xiàn)在的孩子多是獨生子女,所以他們特別歡迎這種“抱團”的讀書方式。由3——5名趣味相投的學生自由組合,共同確定目標,制定計劃,定期進行小組活動,交流讀書心得。再比如“師生共讀”,當學生看到老師手里捧著和自己一樣的書,會讓他們讀起來更帶勁,像我們班的孩子會在我讀完以后向我下戰(zhàn)書,要求就故事里的人物或者情節(jié)和我辯論或是競猜。
總而言之,如果我們能交給學生高效閱讀的方法,能以評價機制落實檢查,能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展示的舞臺,那么,學生的課外閱讀一定會越走越遠。
責任編輯 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