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靜
【摘 要】語文學科是一門知識性、人文性、應用性并存的學科,有著更廣闊的實踐面,這也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多的掌握主動權。在組織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啟發(fā)學生的提問意識,引導學生提出疑問,增強自主學習的意識。在具體教學中,注重學生興趣培養(yǎng),鼓勵學生說出問題、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增加教師自身知識面等,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自主提問;教師素質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6-0108-01
前言
在組織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提問能力,也是全面引導學生掌握自身學習主動權的重要途徑。語文學科本身屬于與學生的生活交流、言談舉止的一部分,因此,應當進一步轉變傳統(tǒng)課堂的刻板說教,將更多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啟發(fā)學生去自主探究,引導他們說出自己的疑問,才能更好地達成發(fā)展,推動教學工作。本文即針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對學生提問意識的培養(yǎng)展開討論。
一、激發(fā)學生語文學習興趣
激發(fā)學生質疑的前提是學生對語文的學習感興趣,由此,培養(yǎng)興趣成為激發(fā)學生的提問意識的重要基礎性工作。在組織教學過程中,增強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需要全面結合語文學科特色和小學階段學生特性,幫助學生達成發(fā)展。就語文學科特征而言,應當關注到語文在日常生活的運用,如溝通交流、廣告及對聯等的詞語運用等,這些都是語文與生活結合的窗口,可以加以利用,以小見大,與生活結合,找到語文學習的樂趣所在。就小學階段學生而言,學生開始正式開始學習,還有新鮮感,此時正好需要教師加以引導,如豐富課堂表達形式,富于變化的教學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逐漸增加與學生的互動時間,如鼓勵學生表達、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觀點等,只有給了學生機會,學生才能更好地發(fā)展和表達[1]。除此之外,在內容上,也要盡可能增加其人文性,如字詞學習,可以為學生講一些造字的相關故事等,帶學生真正走到漢字的世界。全面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才能更好地達成教學的發(fā)展。
二、鼓勵學生說出疑問
增強學生的提問意識,需要先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疑問。就當前課堂教學實際而言,很多教師都知道應當遵循學生自主發(fā)展的原則,卻在實踐中畏手畏腳,難以真正啟發(fā)學生。提供給學生表達的機會,在語文課堂中,可以適當留給學生自主思考、探究、表達的機會,如在課程講解中,可以給學生自主探究的機會,此時教師可以提出一兩個具有啟發(fā)性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小組討論、課堂發(fā)言,即使學生在開始的時候還不確定應如何提出問題,也要先為他們提供獨立思考與解答的機會。除此之外,在組織教學的過程中,也可以引導學生去想象,如在學習了《黃山奇石》一課后,引導學生想象石頭還有什么形狀的等,盡管想象天馬行空,但是學生能夠打開思維,養(yǎng)成思考和表達的習慣。
在教師為學生做足前期建設之后,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疑問。例如,在每節(jié)課開始之前,針對標題、導語等,可以先引導學生提出疑問,如組織學生進行預習,在預習之后,針對自己的理解提出一系列的思考;再如課堂中緊緊抓住教學內容提出疑問,很多語文作品中有伏筆,此時也要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自己找尋伏筆,習慣于表達[2]。鼓勵學生提出疑問,在于能夠為學生鋪平質疑的道路。對于課堂中主動表達的學生,教師要多給一些鼓勵,小學階段學生由于性格等諸多因素,可能會出現羞于表達、擔心被否定等情況,此時正需要教師加以鼓勵,對于大膽說出疑問的孩子多一些肯定。
三、對學生的提問給予回復
在我國傳統(tǒng)教育中,實際上存在很多交流的不對等,比如學生的預習和教師并未對學生的預習做出回應。很多孩子在課堂中說出了自己的困惑,卻被教師認為是與課堂主線無關而忽視的,想要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提問意識,應當關注到對學生提出問題的回應。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關注到學生的課堂回答與提問,積極給予答復。在組織建設中,教師更多的關注到學生的關注到學生的發(fā)展,為學生的組織建設發(fā)展,完善教學工具,最終實現。在組織教學中,教師的回答具有多方面的意義:一是一種鼓勵,教師的回答代表了一種重視與認可,學生會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發(fā)言的重視,這也是一種客觀上的肯定,由此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達成發(fā)展,促成教學的完善。二是一種引導,學生提出的問題,實際上反映了學生的觀點與想法,教師能夠予以解答,就能實現與學生的互動,最終達成發(fā)展,這些也在一定程度上引發(fā)了學生的進一步思考,將學習的主動權進一步交還給學生。
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教師也要把握課堂的“度”。在教學設計中,為學生留白,將一定的時間留給學生獨立處理,而非教師占據全部課堂。這也意味著教師的備課工作不再單純地備教材,而是備學生、備教材的結合[3]。在組織教學中,對學生的提問進行答復,還要教師掌握答復技巧,對于與課堂主線相關的一些思考,可以停下來給予解答;對于展現學生想象力的提問,可以加以鼓勵;對于延展性很強,課堂一時難以解答的內容,則也要告知學生課下進一步思考,或是獨立查找解析的方向,進而予以解答。
四、提升教師的知識面
在小學階段,學生想象力豐富,對于一些事物的認知雖然不是十分清晰,卻可能會想到一些出其不意之處,此時作為教師,在鼓勵學生提問的同時,就要做好應答的準備。全面提升教師的個人素質和知識面,在于以下幾個方面:提升教師的專業(yè)技能,能夠緊扣新課標發(fā)展,組織教學工作,及時實現課堂的更新與發(fā)展。提升教師的知識面,語文學科帶有明顯的人文性和知識性,并不僅僅是教材中體現出來的樣子,而是有深刻的人文內涵的,漢字好學,但是漢字背后的文化意蘊卻難以琢磨清楚,由此,提升教師的知識面,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是當前教學工作發(fā)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應當成為教師提升自身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畢竟,學生要有提問意識,就意味著課堂的開放,教師必須具備解答疑問的能力。
提問意識的養(yǎng)成,實際上是一種獨立思考能力的養(yǎng)成,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學習的主動權,逐漸掌握學習的主動權。在小學階段,培養(yǎng)學生提問意識,不僅是教學需要,也是為學生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的必然,應當得到語文學科的關注。
參考文獻
[1]陳燕飛.新課改視角下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核心素養(yǎng)教育的思考[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8,19(8):91—92.
[2]葛崇杰.論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提問意識[J].課程教育研究,2018,19(7):109—110.
[3]喬燕.小學語文教學“求異提問”意識和能力的培養(yǎng)[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10,16(2):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