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杰
在推進名著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我經常發(fā)現很多教師重視“布置”和“考試”,對于“過程”做得相對粗糙;也有些教師把“圈點批注”和“寫讀后感”當作萬能鑰匙,無論讀什么書,一律用這種方法去讀。長此以往,學生當然會出現閱讀的審美疲勞,不肯讀,應付了事。
名著閱讀的過程,應該是“春蠶咀嚼桑葉”的過程。每天讀一點,日積月累,整本書就不知不覺地讀完了。那種“突擊式”“運動式”的讀書,熱度很難持續(xù),且讀書的效果要打折扣。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在每天讀完的頁碼上折角,做好記號,家長也可以協(xié)助做好督促工作。讀完一周,教師可以個別檢查,也可以上一次“導讀”課。一方面檢驗讀書效果,強化學生的閱讀體驗;另一方面,對下周的閱讀進行布置和方向性指引。
名著閱讀的過程,應該是“個性與共性并重”的過程。閱讀是極具個性化的文本理解過程,每個學生的閱讀體驗都基于“這一個”學生的閱讀積累和語言感悟。而我們的名著導讀又要顧及整體推進,這就需要我們語文教師兼顧導讀的個性與共性。我們可以通過閱讀作業(yè)的批閱實現個性指導,也可以在導讀課堂上關注學生的個性化表達。在導讀設計時,要有一個共性的目標,即從該年齡階段和該班級的閱讀現狀考慮,設置共性的閱讀目標,引領大多數學生“跳一跳,夠得著”,不“平面滑行”,也不人為拔高。
比如《水滸傳》的導讀,對于水滸英雄的“殺人”,初二學生的原初認識,就是血腥的“殺人”場景。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探究:同樣是殺人,武松的殺人和李逵的殺人、林沖的殺人,有什么不同?這一探究的目標就是名著共讀活動的共性目標。達到這個目標之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進行更多的個性閱讀與發(fā)現,比如:林沖的“殺”與“不殺”,你發(fā)現了哪些有意思的東西?
名著閱讀的過程,應該是“千姿百態(tài)”的過程。每一本名著,都是作家運用其獨特的語言密碼對語言文字的排列組合。所以,對不同的名著,教師應該尋找進入這本名著的最契合的路徑;即使是同一本名著,對不同的章節(jié)也應當有針對性的導讀活動。常見的導讀活動有:
內容簡介,給主人公寫信,摘錄好句好段,寫讀后感,寫好書推薦語,制作讀書小報、專題黑板報,重新擬定小標題,設計書簽,話題討論,仿寫、改寫、續(xù)寫、擴寫,故事會,課本劇表演,人物采訪,辯論會,寫簡短的書評、人物述評……這些活動既是導讀的形式,也是過程性考查的形式。
名著閱讀的過程,也是教師、學生、名著之間“共生共長”的過程。在一本名著面前,不要以為教師的閱讀體驗一定都是對的,一定都高于學生。很多時候,學生的閱讀體驗能促進教師的閱讀思考。
比如《西游記》閱讀,有學生問:“孫悟空大鬧天宮時本領那么高,為什么西天取經路上很多妖怪都打不過呢?”我相信很多成年人遇到這個問題時都會一怔,甚至回答不上來。師生之間圍繞名著閱讀所展開的活動,除了讀懂名著,也應該鼓勵有創(chuàng)意的閱讀,即發(fā)現一本名著公認的閱讀結論之外的東西,這也是我們所說的“常讀常新”。這里的“新”,就是讀者與名著之間生長出來的閱讀空間。
(本節(jié)課為活動展示課之一,執(zhí)教者為江蘇省江陰市教師發(fā)展中心語文教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