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琪
[摘? ? ? ? ? ?要]? 教育信息化是當前教育發(fā)展的前進方向,教師優(yōu)秀的信息素養(yǎng)是實現(xiàn)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推動力。高職公共課是高等職業(y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基于公共課教師的信息素養(yǎng)現(xiàn)狀,從高職院校、課程建設、教師培養(yǎng)等方面提出針對性的培養(yǎng)建議。
[關? ? 鍵? ?詞]? 高職教育;公共課教師;信息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 G715?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20-0136-02
黨的十九大之后,我國的教育事業(yè)進入了一個新的發(fā)展階段,加快教育現(xiàn)代化的進程、使我國逐漸成為教育強國是新時代的目標。教育改革更加強調提升教育信息化程度,更重視人才的能力培養(yǎng)。自引入信息化教學理念至今,我國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進步。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教育信息化也開始進入全新的2.0時代。
2018年4月,教育部印發(fā)了《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在該通知中,教育部要求持續(xù)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師生信息素養(yǎng),從技術應用向能力素質拓展發(fā)展,使之具備良好的信息思維,適應信息社會發(fā)展的要求,所以應用信息技術解決教學問題的能力成為必備的基本素質。為了順應當前智能環(huán)境下教育的新發(fā)展,高職教師必須盡快提升信息素養(yǎng)能力。
一、教師信息素養(yǎng)的概念及內涵
“信息素養(yǎng)”一詞最早于1974年在美國提出,被認為是全球信息化背景下人們亟需掌握的一項能力。我國自20世紀90年代引入信息素養(yǎng)概念并運用于教育及學術研究中。謝婷等(2017)認為,具有信息素養(yǎng)的人能夠在海量信息中高效獲取自己感興趣的信息,并且在信息查詢和知識創(chuàng)新中具備較強的能力[1]。信息素養(yǎng)是識別、獲取、加工處理信息以及有效利用信息、傳遞信息的綜合能力[2]。教師信息素養(yǎng),即指教師在當前教育信息化2.0大環(huán)境中,能夠從龐大的資料來源中敏感地識別與自身教學相關的信息,獲取相應的資源并對之進行加工處理,使其運用在教學中并對教學起到輔助作用的一種能力。具體而言,教師信息素養(yǎng)包括以下五個層面的內涵:(1)信息意識,即教師對當前教育信息化各項政策、學術環(huán)境、發(fā)展形勢的認知及態(tài)度;(2)信息感知能力,即教師在眾多信息來源中能夠敏感地識別有用信息的能力;(3)信息知識儲備,即教師自身對各項信息技術的理論及方法的掌握情況;(4)信息處理技術,即教師獲取、運用、評價、傳播各項信息處理技術的能力;(5)信息和課程整合能力,這是培養(yǎng)信息素養(yǎng)的最終目標,指教師根據(jù)課程特點,按照教學原則,利用必要的信息技術設計符合教學實際的教學活動,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效果的能力[3]。
二、高職公共課教師信息素養(yǎng)現(xiàn)狀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國家加大了對高等職業(yè)教育的重視及培養(yǎng)。高等職業(yè)教育在教育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高等職業(yè)院校教師應具備高素質能力。在高等職業(yè)院校中,與專業(yè)課教師不同,公共課教師缺少專業(yè)支撐,所教授的內容與學生畢業(yè)后所從事的工作關聯(lián)度不高,以筆者所在高校為例,高職公共課包括思政、英語、中文寫作、心理、計算機、藝術、體育七門課程,共計29名教師。通過問卷及訪談的形式,筆者就信息素養(yǎng)的五個方面對這29名教師進行了調查研究。
(一)信息意識
該校89%的公共課教師均為年輕教師。因此,教師的信息意識程度較高,充分了解教育信息化是當前教育改革的前進方向。但教師的實踐自覺性較差,只有6.8%的教師會主動關注教育信息化的各項政策,86.2%的教師只有在學院發(fā)布與教育信息化有關信息時才會關注相關政策。而在學術環(huán)境方面,隨著近幾年翻轉課堂、慕課的不斷發(fā)展,在近三年公共課教師發(fā)表的論文中,有72.7%是與教育信息化發(fā)展有關的。所有的教師都閱讀或者研究過與信息教育化有關的論文或資料。
(二)信息感知能力
調查教師備課時獲取信息資料的途徑,66.67%的教師選擇直接使用搜索引擎,如百度。沒有教師選擇查詢專業(yè)教學網站或者使用付費資源。備課時間的分配上,68.9%的教師是直接采用教材所附帶的課堂教學資源,34.5%的教師會在網絡資源中尋找輔助教學資源,其中,只有13.8%的教師是有目的性的,且能在短時間內尋找到所需要的輔助材料。這說明該高校公共課教師的信息來源單一,能夠敏感識別課堂輔助教學信息的能力不足。
(三)信息知識儲備
86.2%的教師能夠熟練或者非常熟練地使用Office等類似軟件,并能夠使用常見軟件輔助制作教學課件。33.3%的教師能熟練地從網站下載或上傳課程資源到學習平臺供學生使用。有82.8%的教師會在教學中使用智慧教學工具(如雨課堂等)。僅有17.2%的教師在教學中會應用各種軟件制作課件(如Camtasia, Adobe Captivate,Premiere平臺),6.9%的教師會在教學中使用學科工具、知識建構工具等(如概念圖、思維導圖),10.3%的教師會利用信息技術開發(fā)網絡課程、專題教學網站。由此可以看出,教師的信息知識仍停留在基本的課堂教學軟件,如利用PPT等。且電子課件中,使用基本圖片、視頻等資源的程度高,使用其他學科工具的程度低,使用其他軟件制作電子課件的人數(shù)較少。但是使用智慧教學輔助網絡工具的頻率及教師人數(shù)在不斷增加。
(四)信息處理技術
該校工作一年以上的公共課教師,有93.1%的教師參加過校級或者省級的教育教學信息化評比活動,其中包括電子課件及微課的制作。66.7%的教師獲得過校級比賽的獎項,17.2%的教師獲得過省級比賽的獎項。該校在近幾年積極鼓勵教師參加各類教育教學信息化比賽,因此教師的信息處理技術意識在逐年提高,信息處理能力也在逐步增強。
(五)信息和課程整合能力
在努力推動教育信息化的大形勢下,該校開展了各項信息化與課程整合能力的培訓活動。所有教師均參與了信息化教學模式和理念的學習或培訓課程(如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翻轉課堂等)、信息化教學設計和實施的培訓課程(如雨課堂等),以及高級的電子課件軟件使用培訓(如Camtasia等)。93.1%的教師贊同使用傳統(tǒng)講授型與交互型相結合的混合型教學模式。但是訪談結果卻表明,該校公共課教師在教學中幾乎不使用如Camtasia等制作復雜、耗時長的軟件提前制作電子課件。在雨課堂的使用中,也僅利用了其中少部分課堂使用功能(如隨機點名、利用彈幕投稿提交答案等),而提前發(fā)布預習資料、課后復習任務等則很少或者從不使用,說明教師的信息和課程整合能力有待提高。
三、高職公共課教師信息素養(yǎng)培養(yǎng)策略
(一)建立信息素養(yǎng)培養(yǎng)體系
高校信息素養(yǎng)培養(yǎng)存在形式化、理論化、短效性的特點。以筆者所在學院為例,每學期舉辦的教育信息化學習分為理論講座與具體軟件應用學習兩方面。雖然增加了教師的信息意識及信息知識儲備,但單一的講座及學習形式無法獲得很好的學習效果。教師中仍存在不想學、不想用、不會用的情況。學院應建立系統(tǒng)的信息素養(yǎng)培養(yǎng)體系,從認知素養(yǎng)、理論知識、實踐操作、課堂運用等方面進行系統(tǒng)化的培訓。在開始培訓前,學院應全面了解教師對教育信息化應用于教學上的確切需求。長期從事一線教學工作的教師往往更能夠敏銳地捕獲到信息技術與教科研的結合點[4]。針對調研結果,合理安排培訓課程,設立完整體系。
(二)明確考核獎勵制度
學院應制定考核獎勵制度。教學信息化與課堂教學難融合的關鍵在于教師的內在驅動不夠。高校教師面臨著繁重的教學科研工作,很少有教師能夠主動利用業(yè)余時間學習信息技術知識并使其運用于課堂教學中。學院在確立信息素養(yǎng)培養(yǎng)體系的同時,可建立配套的考核獎勵辦法。一方面,設立教師需完成的教育信息化運用與科研的基本指標,并納入年終考核中;另一方面,給教師提供必要的研究經費支持及技術支持,鼓勵教師探索多樣化的教育信息化模式。
(三)提高教師的團隊合作意識
教師自身要通過努力使自身具備信息意識的同時兼具信息能力[5]。此時,團隊的力量及作用就十分重要。信息化教學工具繁多且雜亂,許多軟件功能重疊,單個教師無法掌握太多的信息化教學技術。因此,學院及部門應積極發(fā)揮團隊精神。在團隊中,教師可以分工合作,每個人利用自己所擅長的能力做出應有的貢獻。在這一方面,因為專業(yè)的多樣性,公共課教師具有更大的優(yōu)勢。筆者所在部門的公共課教師曾以團隊形式參加省級電子課件制作大賽并獲得全省二等獎。該團隊中三位教師,分別負責與教學活動相關的課件設計、基礎材料的制作及整理,使用音頻軟件進行錄音并插入,使用Camtasia進行后期視頻處理及整合。三位教師在合作中互相學習、互相進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和成績。
(四)教師加強信息技術實踐
信息技術的最終價值體現(xiàn)在信息的應用上,教師提升自身信息素養(yǎng)的最終目的也是為了應用信息技術去解決教學科研中的問題[6]。首先,學院及部門應建立教育信息化資料庫,節(jié)約教師尋找、學習相關資料或軟件技術的時間。其次,教師應意識到教育信息化的必然性及必要性,將教育信息化應用于教學實踐中,將教與學融合于一體,實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
四、結語
教育信息化是當前教育形勢前進發(fā)展的趨勢,因此提升教師的信息素養(yǎng)是當前高職院校教師發(fā)展的必經之路,也是當務之急。高職公共課教師可以利用其專業(yè)多樣性的優(yōu)勢,積極利用信息化教學工具,提升教師信息素養(yǎng),改善教學現(xiàn)狀,豐富課堂內容,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謝婷,伍忠杰,張佳祺.大學英語教師信息素養(yǎng)提升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7(20):85-87.
[2]潘愛武.高校教師亟待提升信息素養(yǎng)[N].光明日報,2011-01-30.
[3]張雁玲,鄭新民.課程與信息技術整合環(huán)境下外語教師信念研究[J].外語教學,2011(4):52-56.
[4]高海燕.高校英語教師信息素養(yǎng)現(xiàn)狀及培養(yǎng)策略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5(1):113-115.
[5]王玲玲,宋曉晴.“互聯(lián)網+教育”背景下高職教師信息素養(yǎng)提升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9(6):73-76.
[6]張煥香,白浩,高平,等.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大學英語教師的信息素養(yǎng)[J].中國地質教育,2014(3):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