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欣 張婷婷 馬文星
摘要:采用批評性話語分析的方法,以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為理論基礎,對《中國日報》和《紐約時報》中關于“雙十一”系列新聞報道從文本、話語實踐和社會實踐三個層面探討了中美媒體對“雙十一”系列新聞報道的不同看法,旨在揭露語言背后隱藏的意識形態(tài),從而提高讀者的批判意識,使讀者對“雙十一”事件有一個客觀全面的了解。
關鍵詞:批評話語分析 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 新聞報道 意識形態(tài)
中圖分類號:H3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13-0076-02
新聞作為一種公眾語篇,不僅僅是一種話語,還代表了提供相關報道的國家的政治立場以及意識形態(tài),雖然每一家媒體都聲稱其報道的客觀中立性,但新聞報道本身就帶有意識形態(tài)的構建,雖看似公正,但卻對讀者產生了潛移默化的意識形態(tài)的影響。本文對《中國日報》和《紐約時報》中關于“雙十一”系列新聞報道進行分析,旨在揭露新聞背后不同的意識形態(tài),及造成這種差異的政治文化因素。
一、費爾克勞夫的三維框架理論及批評話語分析
批評話語分析的方法來源于《語言與控制》中批評語言學這一概念,并為批評性話語分析的研究奠定了理論基礎,這是一種從語言學角度分析其背后的社會含義的方法。語言不僅僅是一種語言,更是表達和反映社會的工具。費爾克勞夫在《語言和權利》中正式提出了批評話語分析的方法,這種方法認為語言的表達并不像其表面上是客觀公正的,其背后的社會、政治、種族的意義是不容易為人所知的,需要讀者批判性地去看待,也就是批評話語分析方法出現的原因。其主要目的是揭露看似公正的語言表達下不平等、不公正的權力關系,通過揭露不平等的權勢來維護公正的事實,提高讀者的批判意識。
費爾克勞夫的社會文化分析法被公認為批評話語分析領域中最完善、最實用的方法。社會文化分析法是一種以社會實踐為基礎的分析方法,認為所有的語言都是在一定的社會或者是社會文化語境的影響下產生的。所以,話語的產生必然包含語言文本、話語實踐和社會實踐三個層面。由此,費爾克勞夫提出了批評話語分析的三個步驟,也就是描述、闡釋以及解釋。描述即描述文本中存在的一些語言形式特征,闡釋即闡釋文本如何生成,解釋即解釋話語以及其背后的社會文化間的關系。
二、實例分析
根據費爾克勞夫的三維話語分析模型。本文將對《中國日報》和《紐約時報》中關于“雙十一”系列新聞報道進行三方面的分析:(1)在文本層面,將著重探討詞匯的選擇和分類;(2)在話語實踐層面,探究其話語的互文性;(3)在社會實踐層面闡釋其背后的社會含義及生成的原因。
1.文本層面的分析
詞匯的選擇對于新聞報道的產生具有很基礎的作用,從詞匯中讀者可以看出敘述者對于事件的態(tài)度和看法。而新聞詞匯的選擇往往都受到意識形態(tài)的影響,使說話人有意識地使用策略來進行詞匯的選擇。首先從大標題進行分析,《中國日報》使用“cashed a record”“創(chuàng)歷史新高”來體現出“雙十一”成交額之高,對于中國互聯網經濟的影響起到了積極正面的促進作用。而《紐約時報》則在標題中提到“the party may not last”,即對“雙十一”的熱潮持有否定態(tài)度,顯示出美國媒體對于中國互聯網經濟持續(xù)發(fā)展的懷疑。在描述中國互聯網經濟時,《中國日報》采用了smash(沖破)、hit(達到)、top(頂端)等積極詞匯來向讀者說明“雙十一”成交額的數量之龐大及速度之快,為中國互聯網經濟營造了一個積極向上的形象。而在《紐約時報》中,則采用了slow(緩慢)、gloom(昏暗)、uncertainty(不確定性)等消極詞匯來預示中國互聯網經濟趨于下降,看似繁榮的中國互聯網經濟只是一種表象,從而使讀者對中國經濟的發(fā)展產生懷疑。
2.話語實踐層面的分析
直接引語和間接引語作為話語再現的兩種主要方式,可以使讀者更大限度上相信其報道內容的真實性,通過轉述其他人說過的話和直接引用別人說過的話來增強報道的真實感,使讀者從第一手資料的角度接收信息。但是在某種程度上,也為作者傳達其意識形態(tài)提供了基礎?!吨袊請蟆穼Α半p十一”的表述大多為陳述句,很少采用直接引語或間接引語,并使用了很多數字和對比來證明“雙十一”銷售額又創(chuàng)新高的事實。但《紐約時報》中則采用了大量的直接引語和間接引語的句子來誤導讀者。
例1:Yang Sun, a 26-year-old from the northern city of Xian, said that the Singles Day discounts were no longer good enough to persuade her to wait all year to buy the things she wanted.
在例1中,《紐約時報》引用了中國西安一位年輕人對于“雙十一”打折活動的看法,從而使讀者相信“雙十一”對于年輕人來說已經不具備足夠的吸引力,是對中國年輕人互聯網消費能力的否定,不利于中國互聯網經濟正面形象的建立。
例 2:“Singles Day just doesnt hold that much appeal for me.” Mr. Wang said.
例2在報道中直接引用王先生的話,更直觀地讓讀者了解到“雙十一”已經不再像之前那樣對于顧客有巨大的吸引力,潛移默化地讓讀者相信“雙十一”購物節(jié)在中國影響力的下降。這些例句都表明雖看似公正地直接或間接引用別人的話,實際卻融入了作者自身的意識形態(tài),影響了人們對于本來事件的判斷。
3.社會實踐層面的分析
新聞語篇來源于社會,并受到社會的影響,另一方面,語篇形成以后又會對社會產生反作用,兩者相輔相成,相互影響。《中國日報》從數量和時間兩方面客觀論述了“雙十一”活動的交易額之高,提出消費者的生活已全面電商化,購買產品也越來越趨向于高端化、品質化,展現出消費者對日常生活方式升級的不斷追求。體現了《中國日報》對中國經濟的正面描述,對中國經濟進行有利的報道。在《紐約時報》中,筆者卻提出阿里巴巴集團很有可能在走下坡路,經濟蕭條的情況已在中國出現,并且阿里巴巴集團顯示出其經濟野心,對全球經濟造成了威脅。這些都體現出美國的經濟主義霸權,使讀者對阿里巴巴集團產生不良印象,影響中國經濟在全球的發(fā)展。
四、結語
基于費爾克勞夫的三維模式和韓禮德的系統(tǒng)功能語法,對《中國日報》和《紐約時報》關于“雙十一”新聞報道進行分析。其中《中國日報》描述了阿里巴巴集團的正面形象,在全球樹立了良好的榜樣?!都~約時報》則使用消極負面的詞匯,對阿里巴巴互聯網經濟持懷疑態(tài)度,并指出阿里巴巴將會威脅到全球經濟,造成中國經濟的負面形象。由此,我們可以得出,對比分析對于客觀認識新聞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此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涉及范圍較小,仍需在更廣的層面以及更深的層次進行分析。
參考文獻:
[1]Fairclough,N.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M].Cambridge:Policy Press,1992.
[2]Fairclough,N.1989.Language and Power[M].New York:Longman Inc.
[3]單勝江.新聞語篇的批評性話語分析[J].外語學刊,2011(6):78-81.
[4]胡壯麟,朱永生,張德祿,等.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74-84.
[5]陳麗江.中國的批評語言學研究綜觀[J].外語教學,2006(6):31-34.
責任編輯:趙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