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建設契合學校文化特質的課程

2019-09-25 06:58孫進
江蘇教育·中學教學版 2019年8期
關鍵詞:課程建設

【關鍵詞】雨花石文化;學校文化特質;課程建設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19)59-0057-03

【作者簡介】孫進,南京市雨花臺中學(南京,210012)副校長,高級教師。

課程是一所學校踐行辦學理念、實現(xiàn)辦學理想、舒展教育情懷從而最終實現(xiàn)立德樹人的主要載體,只有課程擁有了溫度和色彩,才有了學生生命成長的溫度和色彩。南京市雨花臺中學多年來始終致力于打造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得到和諧發(fā)展的課程體系。目前學校已經構建了完整的包括基礎性學力課程、發(fā)展性學力課程和成長性學力課程三大類課程的“和雅”課程體系,打造了一批富有學校文化特質的精品課程,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雨花石文化課程。

一、課程緣起

1.自覺踐行學校辦學的理想與訴求。

南京市雨花臺中學的辦學理念是“促進學生和諧發(fā)展”,即致力于促進學生全面的、均衡的、個性的和可持續(xù)的發(fā)展,從本質上來說,就是教會學生求真、向善、臻美。由此長期積淀形成了以“和雅”為核心的學校文化,其主要內涵是篤行尚雅,和諧發(fā)展。學校將以上文化理念融入有形的課程,讓課程建設成為踐行辦學理想的自覺動力和重要平臺。

2.充分挖掘地域文化的特色與資源。

雨花臺中學與雨花石文化有著得天獨厚的內在天然聯(lián)系:學校就坐落在1924年國際地質大會認定的“雨花石礫石層”上,身處雨花石文化的發(fā)源地;學校毗鄰雨花臺公園、雨花石展覽館、雨花石交易市場和南京科技館,便于學生欣賞、研究雨花石,耳濡目染豐厚的雨花石文化;很多師生家里就收藏有雨花石;南京雨花石協(xié)會的總部也設在學校,他們定期舉辦雨花石展,開展以雨花石為主題的攝影、書法、吟詩、繪畫各項活動,更滋養(yǎng)了雨中師生的雨花石審美情趣。

3.積極運用校本自身的優(yōu)勢與條件。

雨花臺中學在進行雨花石文化課程開發(fā)建設方面,具有以下優(yōu)勢:

其一,已有的課程基礎。此前,學校已陸續(xù)開發(fā)了“雨花石上的歷史”等幾門選修課或社團課,編撰了《南京雨花石》等校本課程系列讀物,多個研究性學習小組以雨花石為題進行自然科學或人文方向的探究,初步形成了雨花石文化的“立體”課堂。

其二,優(yōu)秀的師資團隊。學校擁有一支高度敬業(yè)、業(yè)務精湛、追求卓越、理性包容的優(yōu)秀師資隊伍;另外,學校2010年成立了雨花石科普研究室,特聘了九位民間藏石家作為課程顧問。

其三,良好的硬件支撐。學校擁有較完善的現(xiàn)代化教學設施,擁有一流的電子閱覽室和數字實驗室、數字錄播室,為課程學習的交互性提供堅實的保障。

其四,優(yōu)越的課程環(huán)境。學校的雨花石文化賞石博覽館于2010年10月正式開館,是一座既有教育特色又有地域特色的校園雨花石文化賞石博覽館,學校具備了得天獨厚的課程環(huán)境。

二、框架設計

學校以“篤行、尚雅、和諧”的課程理念,將“雨花石文化”課程定位于是一種集地域特色、人文底蘊、藝術審美和科學內涵于一體的綜合性文化課程。課程在多樣化的學習形態(tài)中分別指向學生的人文(文學、歷史)素養(yǎng)、科學素養(yǎng)及審美素養(yǎng)的提升。在多樣化的實踐中向自然環(huán)境、學生的生活領域和社會活動領域延伸;創(chuàng)設系統(tǒng)而富有特色的課程環(huán)境,突出核心教學內容的模型建構,打造激發(fā)學生主動、自主、快樂學習的“互動平臺”,形成學生實踐創(chuàng)新的有效路徑,培養(yǎng)學生“勤于動手、敢于創(chuàng)新、善于創(chuàng)造”的行為習慣。

結合學校原有課程的基礎,學校最終確定了以下能充分體現(xiàn)雨花石文化內涵、有利于學生綜合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核心教學內容,分別為:雨花石與歷史文化、雨花石與文學藝術、雨花石與地質科學、雨花石與市肆交易、雨花石與音樂鑒賞。具體通過五門選修課程、四大社團和六類形態(tài)的學習活動,多元推進,有效實施。

三、實施現(xiàn)狀

(一)組建實施團隊

課程開發(fā)伊始,學校組建了4個小組的實施團隊,由校外專家和校內教師組成,具體組成和職能見下表:

4個小組在課程的開發(fā)和實施中各有側重,并且能夠有機配合、相互支撐,保障了課程卓有實效的推進。

(二)開設選修課程

學校陸續(xù)開發(fā)編訂了《雨花石與文學藝術》《雨花石與歷史文化》《雨花石與地質科學》《雨花石與市肆交易》《雨花石與音樂鑒賞》等校本選修教材,以選修課程的方式實施教學。在實施中特別注重結合生活化的情境,進行多元路徑的課程教學。

(三)創(chuàng)設課程環(huán)境

學校充分利用地域特色優(yōu)勢和周邊社會資源,整體創(chuàng)建了支撐各項課程實踐活動的課程環(huán)境。概括來說是“二館三基地,四室一平臺”,具體包括:

“二館”——雨花石文化賞石博覽館,雨花石文化地質科學博覽館(在建)。

“三基地”——南京科技館雨花石形成模擬基地,橫梁山雨花石采集實踐基地,雨花臺風景區(qū)雨花石文化體驗基地。

“四室”——雨花石與歷史文化教學室,雨花石與文學藝術教學室,雨花石與地質科學教學室,雨花石與市肆交易教學室。

“一平臺”——實物研究與虛擬網絡實踐平臺。

此外,學校在教學區(qū)建設課程文化環(huán)境,在教室走廊、樓道里布置了由學生自己命名的雨花石圖片的文化長廊,還布置了介紹雨花石知識的科普長廊。定期與校外各個實踐基地保持互動,結合選修課程、社團活動、研究性學習等路徑,讓學生加強與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的聯(lián)系,在實踐中培養(yǎng)探究、創(chuàng)新能力。學校還建成了雨花石與繪畫社團專用教室、雨花石與雕刻社團專用教室、雨花石探究數字實驗室等多個專用教室。

(四)建設課程資源

學校建設了三種不同形式的課程資源,突出了多樣性、層次性和選擇性,滿足了不同潛質、不同層次、不同興趣的學生的學習需求。按呈現(xiàn)方式劃分主要有文字資源、實物資源和網絡資源三類。文字資源方面,我們編撰了五套校本教材、《雨中石韻》校園雜志、《石說南京》畫冊、《石海洗禮》等社團刊物。此外,還編撰和收集了一百多種雨花石專題的專著和期刊。實物資源方面,學校賞石博物館有雨花石館藏標本700余件,館藏精品雨花石近500枚。網絡資源方面,學校創(chuàng)建了雨花石文化專題網站,開辟了“課程規(guī)劃”“課程動態(tài)”“文石雅賞”等欄目,同時開設“網絡課堂”,構建了“師生交互空間”這一數字化自主學習的互動平臺。

(五)開展實踐活動

雨花石文化課程通過六類形態(tài)的學習活動,突出回歸社會生活、注重實踐創(chuàng)新的基本理念,從而賦予課程更加深廣的文化內涵、更加多樣的活動形式和更加獨特的活動成效。

1.研究性學習。

學校每學年都引導學生以雨花石文化為題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如《雨花石與名人的研究》《雨花臺公園內雨花石資源的保護對策研究》等。研究性學習讓部分學生能夠以探究的方式深層次地介入雨花石文化。

2.社團活動。

學生組建社團,在社團活動中創(chuàng)作作品,充分體會快樂學習、動手實踐的樂趣。目前主要有“雨花石雅賞”“雨花石文化講解”“雨花石與繪畫”“雨花石與雕刻”4個社團。

3.參觀石展。

雨花石館舉辦了近20期石展,接待學校學生3萬多人次。學生在參觀中不僅增長了雨花石知識,還收獲了美的熏陶與體悟。

4.征文評比。

學校以“雨花石韻”為主題組織征文活動,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彰顯學生的審美情趣。此活動先后共有近5000名學生參加,優(yōu)秀作品選入校園雜志《雨中石韻》。

5.專家講座。

學校舉辦了多期“雨中大講堂”活動。來自地質組、賞石組和藏石組的專家開設講座,介紹雨花石的地質形成、歷史文化內涵和鑒賞知識。專家講座讓學生了解更多關于雨花石鑒賞、歷史發(fā)展的專業(yè)知識,激起學生對雨花石的興趣,提高了人文、審美與科學素養(yǎng)。

猜你喜歡
課程建設
優(yōu)化措施,提高能力
軟件工程應用型課程建設與實踐
“需求導向”視域中地方高校音樂專業(yè)的聲樂教學構建
基于工程教育認證的《軟件工程》課程教學質量建設研究 
高職機械類專業(yè)“CAD圖形設計”課程建設
MOOC時代創(chuàng)新區(qū)域教師培訓課程建設研究
《海圖學》課程的建設與實踐
“誤差理論與數據處理”課程建設的實踐與思考
基于卓越計劃的金屬結構材料課程實踐化改革與建設
資源、生態(tài)與環(huán)境學科群體系下普通地質學課程建設思考
昌宁县| 响水县| 彩票| 黔西| 韶山市| 古交市| 灵台县| 武隆县| 洮南市| 清涧县| 乐清市| 绵竹市| 枣强县| 罗源县| 噶尔县| 本溪| 苗栗市| 大埔区| 沿河| 全椒县| 台山市| 京山县| 根河市| 多伦县| 黔西县| 磐安县| 定兴县| 沙坪坝区| 来凤县| 睢宁县| 周至县| 洛阳市| 佛教| 栾川县| 甘德县| 建始县| 桃园市| 海伦市| 泰顺县| 永州市| 滨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