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生死場》的譬喻美學

2019-09-28 16:37:01林日暖
文藝評論 2019年5期
關鍵詞:金枝生死場蕭紅

○林日暖

《生死場》是蕭紅的成名作,完成于1934年9 月,1935 年12 月作為魯迅所編“奴隸叢書”之一種由上海容光書局出版發(fā)行,小說面世后在文壇上引起了巨大轟動和強烈反響?!渡缊觥芬浴熬拧ひ话耸伦儭鼻昂蠊枮I近郊一個村莊里的生活為背景,蕭紅用看似平靜而散亂的語調敘述著“在鄉(xiāng)村,人和動物一起忙著生,忙著死”的生存故事,前十章主要寫鄉(xiāng)民們日復一日近于麻木的日常生活,后七章則主要寫他們面對國難時所作的種種犧牲和所生出的種種抗爭。23 歲的蕭紅運用超凡的聯想能力,用恰切的結合點將人和人身邊的物象聯綴在一起,以出色的譬喻修辭渾整地完成了獨特的美學敘事。

《生死場》以二里半在烈日之下找尋走失的山羊作為開篇,以他告別山羊進城參軍為結束,山羊可謂是全文的一條貫穿性線索。此外,文中人物屢屢被比作豬、狗、牛、馬等鄉(xiāng)村中的常見動物,都決不是作者的無心之筆。

第一章中,二里半跛腳而來出門找羊,小說寫他在井邊喝水的聲音像馬一樣,最后一章則寫他有“青色馬一樣的臉孔”。馬是一種比較溫順的動物,很少會主動攻擊別人。第三章中,衰老的馬與年老的王婆一同走在進城的大道上,二者并舉,似乎存在著某種對照關系:同樣是衰老,一生的痛苦都沒獲補償,老馬的歸處是有形的屠場,而王婆將要面臨的屠場卻是無形的。與二里半關系密切的山羊也同樣是溫順而毫無攻擊力的。丟羊、找羊是小說具有象征意義的開篇,如果說后來想盡辦法以一只公雞替換下已經上了祭壇的山羊是為了保全自己的財產,那么臨別時二里半讓趙三替自己養(yǎng)這只已經老邁的山羊就充滿了無盡的象征意味。

第三章寫年青的少女五姑姑在炕席縫里找針時像“靈活的小鴿子”,是因為此時的她天真活潑,還沒有經受太多生活的磨難。第六章中,從聚居的人到他們豢養(yǎng)的動物,整個村莊都在忙于生產——五姑姑的姐姐生產,孩子當場死去;麻面婆又生了孩子,在她生育的同時,別家的豬也正在生小豬。與此相應,見了災難與愁苦的五姑姑也不復當初的靈動?!叭伺c動物的生命活動互為背景,人作為人的價值已經消退,和動物一樣忙著生,忙著死,然而在動物的襯托下,人生卻顯得更加麻木無聊、更加無價值。”①

第十四章中,在哈爾濱的夜晚,無人理會露宿街頭的從鄉(xiāng)下來的金枝,她“好像一個病狗似的堆偎在那里”,“和木桶里在睡的小狗一般同樣不被人注意”。金枝與狗,同樣是流離失所,不得團圓、安穩(wěn)。第十五章中,李青山組建的戰(zhàn)斗隊伍被打散,北村早年守寡的老婆婆哭著來和他拼命,“比一條瘋牛更有力”。她年老力衰,卻在失去獨子的痛苦中因絕望而爆發(fā)出驚人的力量。但緊接著,她就因生活無望而吊死了自己和三歲的孫女菱花,兩人“并排懸著,高掛起正像兩條瘦魚”?!棒~”的譬喻并不是第一次出現。第四章中便曾提到,男人們因地租加價而動了殺人的念頭,女人們得知此事后十分驚懼,“好像群聚的魚,忽然有釣竿投下來,她們四下分行去了”。魚在這里正象征著軟弱無力、只能被壓制的女性形象。

蕭紅寫王婆的頭發(fā)“像田上成熟的玉米纓穗,紅色并且蔫卷”,又寫到田間殘敗,“黃豆秧和揉亂的頭發(fā)一樣蓬蓬在地面,也有的地面完全拔禿似的”,有意識地將頭發(fā)從本體變成了喻體,讓土地中生長出來的黃豆秧、玉米纓穗等植物藉此建立了聯系。諸如“麥場”“菜圃”之類的章名,則表明蕭紅在主觀意識中將農民的土地放在一個相當重要的位置。但是“麥場看似象征著生的希望,實則時刻包含著死滅的危險”②。

蕭紅筆下的冬日場景也不乏“物化”的喻體:“女人們像松樹子那樣容易結聚”,“冬天,對于村中的孩子們,和對于花果同樣暴虐”。二月間積雪開始消亡,她又將此時重新活躍在田間地頭的農民們比作蟄伏后蘇醒的蟲子;在院中睡覺被蚊蟲圍繞的王婆,則被她比作“螞蟻群拖著已腐的蒼蠅”。五姑姑的男人戰(zhàn)敗回來,她一句親熱的話也沒有,“垂下頭,和睡了的向日葵花一般”;在第五章中也有“被裝進這睡著一般的農村”這樣的字眼。行至后期,意象的總體氣息趨于頹敗,文風漸漸變得沉郁,一直陷于沉睡中的人們已不能不覺醒。

小說中曾不止一處出現“蝴蝶”意象。開篇第一章作者很明確地說“麻面婆不是一只蝴蝶”,她生不出翅膀。此處的蝴蝶是自由的,不是受制于人的家禽家畜,也不是受制于生存的人類。“蝴蝶和別的蟲子熱鬧著”,而麻面婆“經過留著根的麥地時,她像微點的爬蟲在那里”。她必須依賴著大地才能生存,而無法像蝴蝶一樣在空中自在飛行。

文中第一次提到五月節(jié)時,趙三進城,大街上有忙亂的叫賣童。“柳條枝上各色花樣的葫蘆好像一些被系住的蝴蝶,跟住趙三在后面跑?!边@是文中第一次明確地將民俗中這一時節(jié)懸掛的“葫蘆”與“蝴蝶”聯系在一起?!拔逶鹿?jié),家家門上掛起葫蘆。”而金枝家沒有掛葫蘆,因為她的孩子才一個月大就被父親摔死了。到了全文的最后一章,又是一個五月節(jié),趙三坐在門前樹干上憑吊從前,這個五月節(jié)沒有麥香,沒有去年的紙葫蘆,也沒了捕蝴蝶的孩子們。

葫蘆本身因諧音而有“福祿”之意,且葫蘆是藤本植物,藤蔓綿延寓意萬代綿長。如果說蝴蝶代表著無憂無慮的輕快時光,那么葫蘆應該就表現了人們對幸福安康生活的期許。把葫蘆掛在家門外,就好像系住了象征自由和美好希望的蝴蝶。葫蘆、蝴蝶并舉,代表著一種極其自然溫馨的理想生活狀態(tài)。而人們不再試圖去抓住蝴蝶,也不再掛上葫蘆,這正體現了他們已經處在水深火熱之中,失去了生活的熱情和能量。作為小說情節(jié)發(fā)展重要節(jié)點的五月節(jié)就是五月初五的端陽節(jié),這一天在現實生活中是蕭紅的生日,將這樣一個日子鄭重寫進小說,并寫成一個黑暗的日子,大約也表現了蕭紅對現實的失望。

寫作《生死場》之前的蕭紅雖然曾經短暫地間歇性地走出家鄉(xiāng),但她的主要時光都是在呼蘭城中度過的。同大城市的現代與繁華相比,呼蘭無疑是一座與鄉(xiāng)土更為接近的小城。繁忙的農人、來往的牲畜和年復一年在春天長起來又在秋天被收割的莊稼,對蕭紅來說并不遙遠,甚至可以說是觸目可及的場景。而蕭紅最為深刻的童年記憶也是自己家中的后花園,是那塊有泥土氣息,有蜻蜓、蝴蝶,有果樹、玫瑰花,有小黃瓜、大倭瓜的樂土。從這個意義上講,小說中那些與人的生活息息相關的動物、植物和其他物象,在不同的語境中以本體和喻體的形態(tài)頻繁出現在蕭紅的小說中就顯得順理成章了。更何況,小說中的人物就穿梭和生活在這些動物與植物之間,人的生活與動植物的生存也具有內在的同一性——物的“人化”,人的“物化”,“它們”被寄寓了“他們”的感情和思想,“他們”身上也有了“它們”的麻木和身不由己。

我們大可以說,在《生死場》中,蕭紅將自身的童年體驗以及對自然生命與自然生命力的強烈感知融入到個人創(chuàng)作之中,以動植物的某一屬性來象征人的某一特征,或是作為參照來表現人的生存際遇。在那個年代,人與動物、植物的相似性體現出一種很原始的生存狀態(tài),看似無能為力,卻也包含著對人生和命運的反思與抗爭。

寫作《生死場》的時候,蕭紅雖然只有23歲,卻已經是一個經歷過產育的女人,而且她的孩子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永遠地離開了她的生活。身為一個無能為力的母親,那份悲苦與痛楚又怎能不體現在她的文字之中,她筆下故鄉(xiāng)農人面對生死的那份無奈中也一定有她自身人生印跡的表達。也正因如此,對人的生命以及所有生命的悲憫投射于文學,就讓我們不難理解她筆下的人,像植物和動物一樣不由自主地活著的生命狀態(tài)。

在那樣的世界里,貧苦對人性的侵蝕十分嚴重,人的價值與情感幾乎被抹殺,成為被物化的存在。金枝因為心不在焉采了青柿子,母親對她大打出手;為了不損害靴子,孩子只能被母親逼著赤腳走在雪地里;成業(yè)見到金枝的舉動只是出于本能的動物性表達,將她視為泄欲的工具,而她只能被占有、被使用。蕭紅在這部小說中的描寫十分深刻,足以引發(fā)我們理性層面的思考。人需要從“非人”的,也就是“物”的狀態(tài)中擺脫出來,擁有自主的意識,追求精神上的覺醒,由混沌走向反抗、實現精神突圍,從而獲得真正的自由。

1935 年11 月14 日的夜里,魯迅在燈下看完了《生死場》。他說:“然而我的心現在卻好像古井中水,不生微波,麻木的寫了以上那些字。這正是奴隸的心!——但是,如果還是攪亂了讀者的心呢?那么,我們還決不是奴才。不過與其聽我還在安坐中的牢騷話,不如快看下面的《生死場》,她才會給你們以堅強和掙扎的力氣。”③《生死場》作為抗戰(zhàn)文學的扛鼎之作,曾在中華民族面臨危亡的時刻發(fā)出了振聾發(fā)聵的吶喊,通過喚醒沉睡者,起到救國救民的作用。蕭紅認為作家的首要任務是“對著人類的愚昧”。作為經典,《生死場》有著多方面天才的、彌足珍貴的藝術突破,縱使是今天,當然也包括無限延伸的未來,我們都將沉醉在有關它的不知疲倦的持續(xù)閱讀之中。

①羅良金《永劫輪回的生死場——論蕭紅小說中的生死觀》[J],《遵義師范學院學報》,2006 年第1 期。

②孟覺之《對著大地的崇拜與啟蒙——從“麥場”看〈生死場〉的雙重主題意蘊》[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下旬)》,2014 年第5 期。

③魯迅《蕭紅作〈生死場〉序》[A],《魯迅全集》(第6 卷)[C],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 年版,第409 頁。

猜你喜歡
金枝生死場蕭紅
論蕭紅作品中的女性意識
蕭紅《生死場》版本流變及副文本探析
楓 葉
《蕭紅傳》
——一本能夠讓你對人生有另一種認知的書
母語的牽引與表現的奇效——論魏金枝小說的方言運用
蕭紅:不要在寂寞時做選擇
海峽姐妹(2017年6期)2017-06-24 09:37:35
握手
三月三(2016年6期)2016-06-21 10:08:11
從 《生死場》 看蕭紅的女性生死觀
考試周刊(2016年11期)2016-03-17 04:39:06
論影像蕭紅的呈現與接受
電影新作(2016年1期)2016-02-27 09:17:25
浮 萍
北方作家(2015年6期)2015-11-14 18:11:25
绥江县| 焦作市| 大姚县| 灵武市| 库尔勒市| 陵川县| 夏河县| 内黄县| 东乌珠穆沁旗| 涞源县| 通渭县| 大庆市| 济宁市| 多伦县| 莱州市| 洛阳市| 应城市| 潮安县| 海阳市| 平阴县| 桓台县| 永和县| 北京市| 饶平县| 土默特右旗| 阳曲县| 特克斯县| 公安县| 灌云县| 贡山| 长顺县| 漳浦县| 贵南县| 泰宁县| 普安县| 沙河市| 光山县| 甘德县| 西和县| 阳山县| 上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