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東鴻 黃勝芳
【摘要】 目的 探討阿奇霉素與紅霉素序貫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的臨床療效。方法 122例小兒支原體肺炎患兒, 根據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觀察組(64例)和對照組(58例)。所有患兒入院后均給予補液、鎮(zhèn)靜、吸氧等常規(guī)治療。在此基礎上, 對照組患者采用單純阿奇霉素序貫治療, 觀察組患兒采用阿奇霉素與紅霉素序貫治療。觀察比較兩組患兒的治療效果、癥狀及體征消失時間、住院時間、治療后血清炎癥因子水平。結果 治療后, 觀察組患兒的總有效率為98.44%(63/64),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2.76% (48/58),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9.1176, P=0.0025<0.05)。觀察組患兒退熱時間、止咳時間、肺部啰音消失時間、住院時間分別為(2.9±0.8)、(3.5±1.5)、(3.1±0.5)、(6.9±1.2)d, 均明顯短于對照組的(4.0±1.2)、(4.7±1.1)、(3.9±1.0)、(8.2±1.8)d, 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兒治療后血清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細胞介素-6(IL-6)、白細胞介素-8(IL-8)、白細胞介素-10(IL-10)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阿奇霉素與紅霉素序貫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的臨床療效顯著, 能夠縮短治療時間, 降低血清炎癥因子水平, 值得臨床借鑒和推廣。
【關鍵詞】 小兒支原體肺炎;阿奇霉素;紅霉素;序貫治療;炎癥因子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5.047
小兒支原體肺炎是兒科常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此病一方面可引起原發(fā)性非典型肺炎, 同時還會對肺外多系統(tǒng)造成損害, 嚴重威脅患兒的健康乃至生命安全。由于支原體并無細胞壁, 因而對頭孢類、青霉素類藥物不敏感[1, 2], 臨床治療支原體肺炎以阿奇霉素、紅霉素等大環(huán)內酯類藥物為主。為了提高小兒支原體肺炎的治療效果, 本研究旨在探討阿奇霉素與紅霉素序貫治療方法的臨床應用價值, 現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6月~2018年7月在本科就診的122例小兒支原體肺炎患兒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所有患兒均符合《實用兒科學》中制定的關于小兒支原體肺炎的診斷標準[3], 具有典型的發(fā)熱、咳嗽及呼吸困難等臨床表現, X線片檢查結果提示可見點狀、斑點狀或均勻模糊影;排除標準:患有肝、腎等功能障礙性疾病。將所有患兒根據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觀察組(64例)和對照組(58例)。觀察組患兒中, 男39例, 女25例;年齡2~9歲, 平均年齡(5.8±1.5)歲;病程1~5 d, 平均病程(3.3±0.8)d。對照組患兒中, 男35例, 女23例;年齡2~10歲, 平均年齡(5.6±1.5)歲;病程1~7 d, 平均病程(3.6±1.2)d。兩組患兒的性別、年齡及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經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 患兒家屬同意參與本研究。
1. 2 方法 所有患兒入院后均給予補液、鎮(zhèn)靜、吸氧等常規(guī)治療。在此基礎上, 對照組患兒采用單純阿奇霉素序貫治療, 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華潤雙鶴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10121)10 mg/kg, 1次/d, 靜脈滴注, 連續(xù)治療5 d后停藥4 d, 改為口服阿奇霉素片(江西匯仁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23871)10 mg/kg, 1次/d, 連續(xù)治療3 d后停藥4 d, 以此為1個療程, 共治療3個療程。觀察組患兒采用阿奇霉素與紅霉素序貫治療, 分2次靜脈滴注, 首先使用注射用乳糖酸紅霉素(大連美羅大藥廠, 國藥準字H21021678)30 mg/kg, 1次/d, 連續(xù)靜脈滴注5 d后轉換為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 10 mg/kg, 1次/d, 連續(xù)靜脈滴注3 d后停藥4 d, 然后繼續(xù)靜脈滴注3 d, 以此為1個療程, 共治療3個療程。
1. 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觀察比較兩組患兒的治療效果、癥狀及體征消失時間(退熱時間、止咳時間及肺部啰音消失時間)、住院時間、治療后血清炎癥因子水平(TNF-α、IL-6、IL-8、IL-10)。療效判定標準:①治愈:患兒接受治療后3 d體溫恢復正常, 7 d肺部啰音減少或消失, 14 d胸片結果提示正常;②有效:患兒接受治療后7 d體溫恢復正常, 14 d肺部啰音減少且胸片結果提示炎癥反應減輕;③無效:未達到上述判定標準??傆行?(治愈+有效)/總例數×100%。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兒治療效果比較 治療后, 觀察組患兒治愈54例、有效9例、無效1例, 總有效率為98.44%(63/64);對照組治愈36例、有效12例、無效10例, 總有效率為82.76%(48/58)。觀察組患兒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9.1176, P=0.0025<0.05)。
2. 2 兩組患兒癥狀及體征消失時間、住院時間比較 觀察組患兒退熱時間、止咳時間、肺部啰音消失時間、住院時間分別為(2.9±0.8)、(3.5±1.5)、(3.1±0.5)、(6.9±1.2)d, 均明顯短于對照組的(4.0±1.2)、(4.7±1.1)、(3.9±1.0)、(8.2±1.8)d,?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t=6.0078、4.9951、5.6675、4.7334, P=0.0000、0.0000、0.0000、0.0000<0.05)。
2. 3 兩組患兒治療后血清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觀察組患兒治療后血清TNF-α、IL-6、IL-8、IL-10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肺炎支原體是一種介于細菌與病毒之間的微生物, 是導致兒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見病原體, 患兒除了典型的肺部癥狀外還可累及心臟、泌尿系統(tǒng)及消化系統(tǒng)等器官。臨床研究顯示, 肺炎支原體不具有細胞壁結構, 因而對于青霉素及頭孢類抗生素不敏感, 現階段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多采用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F代藥理研究顯示, 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主要對蛋白質合成起著抑制作用并最終達到殺菌的功效。
本研究結果提示, 阿奇霉素與紅霉素序貫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的臨床療效顯著, 具有臨床應用價值?,F代藥理研究顯示, 紅霉素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革蘭陽性桿菌等具有顯著的抗菌活性, 其作用機制是與細胞核蛋白50S亞基結合, 進而抑制細菌蛋白質的合成[4-6]。阿奇霉素抗菌譜相對于紅霉素更廣。相關臨床研究顯示, 紅霉素具有血藥濃度高的特性, 阿奇霉素具有強有力的組織滲透效果且半衰期長, 相對于紅霉素而言, 對患者的肝腎及胃腸道影響較小;另一方面, 阿奇霉素在組織中的血藥濃度相對較高, 兩種藥物聯合應用可使肺炎支原體抗擊效果最大化, 同時在研究中也發(fā)現兩種藥物聯合應用還可對細胞中的支原體起到顯著的殺滅作用[7]。此外, 在本次研究中兩組患兒的不良反應程度均較輕, 并未對患兒的健康及治療進程造成影響, 提示阿奇霉素與紅霉素序貫療法的安全性較高。
綜上所述, 阿奇霉素與紅霉素序貫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的臨床療效顯著, 能夠縮短治療時間, 降低血清炎癥因子水平, 值得臨床借鑒和推廣。
參考文獻
[1] 吳賀強. 紅霉素與阿奇霉素治療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的臨床研究.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8, 12(6):135-136.
[2] 曹建偉, 鄭鎧軍, 馮淑芳, 等. 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臨床特征及病情程度的相關因素. 分子影像學雜志, 2018, 41(3):388-391.
[3] 胡亞美, 江載芳. 實用兒科學. 第7版.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03:802-810.
[4] 謝小蘭, 曾清. 評價紅霉素、阿奇霉素序貫療法與單用阿奇霉素治療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的臨床療效. 當代醫(yī)學, 2017, 23(27):95-97.
[5] 吳波英, 張喆, 徐紅貞. 阿奇霉素序貫療法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的療效及安全性分析. 中國現代醫(yī)生, 2014, 52(29):143-145.
[6] 張遠明, 譚榕輝, 朱盼, 等. 阿奇霉素聯合紅霉素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隨機對照試驗Meta分析. 中國抗生素雜志, 2018, 43(2):238-248.
[7] 李堃. 阿奇霉素序貫療法治療44例小兒支原體肺炎的臨床療效評價. 臨床醫(yī)學研究與實踐, 2016, 1(20):46,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