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必慧 易若琨 趙欣 劉佳 勾瑤
【摘 要】《食品微生物學》是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yè)的核心課程之一,教學方法在課程教學活動中發(fā)揮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就《食品微生物學》課程教學方法現(xiàn)存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改革措施,將多種教學方法融合,促進課堂教學效果和質量的提升,使學生通過本課程的學習掌握食品微生物學的知識和技能,滿足行業(yè)崗位需求,學有所用,服務社會,促進我校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yè)的發(fā)展和建設。
【關鍵詞】食品微生物學;教學方法;改革措施
【中圖分類號】G420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8-0133-01
引言
《食品微生物學》是重慶第二師范學院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yè)的核心課程之一,在課程內容上涵蓋了微生物學的基本原理,揭示微生物自身發(fā)展演化的基本規(guī)律,也涉及到如何將微生物的基本原理應用到食品行業(yè)的相關技術中,同時也包括相關的研究熱點問題,引導學生了解最新最前沿的發(fā)展趨勢。該課程的目的和任務是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微生物學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并能綜合應用所學知識和技能,具備從事食品行業(yè)相關工作和研究的能力,達到我校應用型人才的培養(yǎng)目標。
教學方法是教學活動中至關重要的一環(huán),在教學效果與質量的提升中發(fā)揮不可忽略的作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中往往是教師處于主導地位,學生處于被動狀態(tài)。這種教學模式不利于調動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而且通常學生對于知識的印象不深刻,理解不到位。因此,針對課程性質和內容,采用恰當合適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十分必要?;诖?,本文將根據(jù)《食品微生物學》的課程性質和內容,結合我校學生的特點,針對教學方法種現(xiàn)存問題進行相應地改革探索,以提高該課程的教學效果和質量,使學生充分掌握相關的課程知識,學以致用,從根本上達到課程教學目標。
一、《食品微生物學》課程教學方法現(xiàn)存問題剖析
目前,《食品微生物學》課程的教學主要是以填鴨式講授法為主,即以教師為主體,學生處于被動狀態(tài)。這種教學方法通常容易使得課堂氣氛沉悶不活躍,導致學生對課堂知識不感興趣,學習積極性不高,進而導致教學效果和質量不盡人意。而且,相對來說,理論知識本身就比較枯燥無味,再加上比較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就會使得整堂課猶如一潭死水,毫無生氣,既不利于教也不利于學。而且如此一來,學生的出勤率可能會大幅下降,即使迫于各種原因到課,學生也不能很好地進入學習狀態(tài),不能跟著教師的思路走,容易注意力不集中,開小差,導致學習效果差,不能充分掌握課程內容,更談不上學以致用。
《食品微生物學》是一門集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于一體的課程,既要求學生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還要求學生能夠應用理論知識檢測或研究食品中的微生物。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一定程度上使得學生對理論知識掌握不充分,理解不到位,如此,學生在實驗教學中則不能很好地理解實驗原理、實驗步驟等,進而達不到實驗教學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因為對理論知識的一知半解,在實驗教學中還可能會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困惑,形成惡性循環(huán)。因此,加強對《食品微生物學》課程的教學改革,尤其是教學方法的改革,是一項十分必要和重要的工作。
二、《食品微生物學》課堂教學方法的改進措施
1.合理利用教學輔助手段。
基于當前移動互聯(lián)時代的背景,各種輔助教學的軟件層出不窮,合理利用教學輔助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原本枯燥乏味的理論知識變得有趣,而且也正好符合現(xiàn)在“手機不離手”的社會現(xiàn)象,讓手機不再是課堂教學的天敵而是幫手,比如雨課堂、藍墨云班、智慧二師等軟件的利用。教師可以將各種資料和知識點插入幻燈片中,通過雨課堂隨時隨地推送到學生手機,督促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也可以通過發(fā)送融入幻燈片的習題,進行隨堂測試,隨時檢測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情況。而且,通過各種教學輔助軟件可以進行各種創(chuàng)新性師生互動,比如通過彈幕既可以調動學生參與性也可以了解學生的狀態(tài)和疑問;通過課堂紅包等一些適當?shù)募畲胧┛梢蕴岣邔W生課堂積極性;也可以通過隨機點名等讓學生能夠集中注意力。所以,合理利用教學輔助軟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果。
當然,除了教學輔助軟件之外,傳統(tǒng)的輔助手段也是不可或缺的。比如,視頻、圖片以及相關的實物等都是十分有效的輔助工具?!妒称肺⑸飳W》課程主要是圍繞微生物展開的。由于微生物本身具有個體微小,結構簡單的本質特點,這就決定了微生物學教學內容如果不輔以直觀的教學法,難以讓學生理解抽象的原理。
2.適時融入互換式教學法。
所謂互換式教學,通俗地說,就是教師與學生角色互換,選擇適宜的章節(jié)讓學生提前準備,然后以“教師”的角色給班上同學講解,教師和其他學生進行點評。通過這種方式,學生會主動查閱資料,梳理知識點,然后進行幻燈片制作和語言組織等,從而從根本上對知識進行理解和把握。而且,學生在講解的過程中也會更好地換位理解教師上課時的思路與重點難點布局。在《食品微生物學》的課程教學中,一般來說,前半部分主要是微生物的基礎知識,后半部分則主要是微生物學在食品中的利用。那么,在講解完前半部分的內容后,在后半部分的授課中則可以適時地選擇部分內容讓學生課后準備,然后進行課堂展示,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學會如何將微生物的基礎知識應用到食品中。比如,第十二章內容中微生物的分離技術、培養(yǎng)技術以及鑒定技術這三部分內容在前面基礎知識部分以及實驗課中均有涉及,那么在學習這一章內容時,則可以將這三部分的內容摘出來,讓學生分組準備,然后進行課堂展示,教師及其他學生點評。通過學生的展示,教師可以檢驗學生對于前面相關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學生通過講解和點評則可以對前期知識進行鞏固復習并加強梳理和應用。而且,通過角色互換,教師也可以進一步發(fā)現(xiàn)學生的知識薄弱點,在以后的課堂教學中能夠根據(jù)實際情況調整教學方案,加強學生學習盲區(qū)的講解和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