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栗
一部《環(huán)湖一周》捧在手里時,我最先看到的是北雁的名字。逆著沙沙而來的時光,我從北雁的現(xiàn)在看向他的以往,終于看到了他的童年。那時候他住在一個多湖的縣份,每天清晨或者午后,他從古意幽深的小巷里望出去,目光觸到的是一片片水域。老家的湖實在是太多了,東有東湖,西有西湖,還有茈碧湖和海西海,都是天成的佳景。令人稱奇的是,盈溢的湖水開掘出河,然后向南,最終對洱海形成了哺育。
我完全可以想象,在北雁的少年時期,他的夢境定然遼遠。多水的地方往往少見蒼涼,這里和那里都是溫暖的寧靜,一種性情漫延了老家的朝暮。北雁的身體就是泊船,當那水波輕柔地蕩漾起來,他的人生便開始啟航。湖水就這么渡著歲月,也這么渡著自己,悵然中又有著絲絲的慰藉。他可以隨時上岸,但很快就又潛了下去,因為只有水才能洗去憂思。水使他成長和出落了,再上到岸上他就如同點燃的蠟燭,自身的明亮讓他看到了遠方。
多年后的某一刻,春歇了,夏至。北雁從季節(jié)的交替中抬起頭來,才知道有許多歲月都逝去了,而且他自己也移居到了洱海邊上。這個時候他已成為一名作家,卻還在親水,閑暇時總把目光投向洱海。他感到這張只屬于大理的清麗面孔已經(jīng)疲憊了,在眼下這些粗疏的時間和空間里,它的疲憊就如無法破譯的潛隱秘密。那以后北雁便開始走訪洱海周邊,他采集資料,運足力氣,終于將一部定名為《環(huán)湖一周》的紀實散文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
從我個人的角度上看,《環(huán)湖一周》是一種新生的筆調(diào),這種新生體現(xiàn)在它的語言上。讀《環(huán)湖一周》等同看洱海的全貌,清逸之中共享一片絢爛,它給予我的是一種很美好的享受。這種美好來自于北雁的寫作態(tài)度,他把精力放在語言的深化上,從而使作品具有了更大的表現(xiàn)能力。應當說北雁還不是那種“玩”文學的作家,因此他在語言的排列與組合上彰顯了魅力,最大限度地體現(xiàn)了作家的思想和修養(yǎng)。正因為北雁注重了這一點,他才把握了語言的精致與深刻,讓一部作品跳躍起既屬于洱海又屬于文學的靈魂。
在北雁的筆下,洱海是美麗的。這種美麗的起初是不夠鮮明的,就像天地發(fā)出的夢語,有著密碼般的語法和象征?,F(xiàn)代人的特點就是較真,既然你寫了這樣的作品,別人就得問你表達了什么。不得不承認,《環(huán)湖一周》里有許多本該明確的東西都被潛隱了,這種并不慣常的做法讓文章在文本上難以定義。然而當我讀到《環(huán)湖一周》的深處,才發(fā)現(xiàn)所謂文本上的難以定義只是誤解,實際上它比北雁的早期作品更具披瀝性。一時間,作者發(fā)自內(nèi)心的感覺和認識,以及他立于現(xiàn)世的吶喊與難言,都已旗幟般地鮮明了。
所謂文章的披瀝陳辭,無外乎就是鮮明和透徹,讓人一眼就可以明了。北雁這人也是崇尚明了的,他在洱海周邊走訪了幾天便感覺出來,“外地資本的迅速注入,同樣會給我們留下一個破碎的洱?!?。這說明北雁并不只是關注洱海詩意的那面,在他“懷著一種浪漫情思繼續(xù)向前”的同時,他的“雙腳已經(jīng)略略生疼”。相信讀者看到這里也就明白了,北雁的“浪漫情思”和“略略生疼”其實不是感受,而是一種對于悲劇不再落幕的渴望。
凡是有藝術理想的作家都是這樣,當他站在一種文明的質(zhì)變面前,他所求取的就遠遠不止看上去那么簡單。實際上洱海的變化早在千年以前就開始了,那時候洱海的水波蕩漾在太和城邊,是后來的水位縮小才形成了大理壩子。想到在這千余年的時光中,曾有滿眼的稻田都是洱海之水的灌溉,年輕的北雁便對洱海由衷地感激。他不光是沖著“這湖水演繹的光輝歷史”,還沖著“這湖水締造的農(nóng)耕文明?!睔q月讓洱海具有了母親的情懷,她的明眸瞟過和憂傷一笑,都讓北雁想到了那些針對洱海的不當抉擇和歷史取舍。
在洱海周邊的走訪中,北雁的眼前已沒了那種自然的純性,也很少看到稻田從前的金黃?!巴恋爻邪o成批涌來的人,苗圃基地、人造花園、塑料大棚、旅游景點,這些項目占用了大片的耕地,成為洱海沿岸的另一種風景?!庇辛隧椖烤陀辛隋X,那里的人開始作事了,他們將轎車和豪宅作為新的攀比資本。在《環(huán)湖一周》的一個章節(jié)中,北雁面對著眼前的“時尚”回想起老家的境況,此后的筆調(diào)就變得沉重起來。他寫到老家的一個青年蓋了新房,裝修完畢還沒來得及搬進去,卻又無奈地將新房拿去抵了賭債。
縱觀整部《環(huán)湖一周》,北雁的許多文字都是沉重的,驚心的,這與詩情畫意的洱海極不相融。但我不得不承認,這樣的寫作符合現(xiàn)實主義的基本原則,并且具有相當?shù)牡湫托浴哪莻€青年將新房拿去還了賭債的細節(jié)上看,北雁似乎在有意地寓言,一種美好正悻悻而去,一種荒蕪正悻悻而來。讓人欣慰的是,隨著他走訪的逐漸深入,他又開始讓通篇都充滿了“新寓言”的風格,并著力于蘊含深邃的寓意,體現(xiàn)出一種哲理取向。
《環(huán)湖一周》的全篇都貫穿著一個“走”字,這種走是作者的走,也是作品的走。既然“走”已成為作品的生命脈絡,即使無意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有閑適無聊的,也有步履匆遽的,都是一方天地的人生原態(tài)。如此我就不用去猜,這正是北雁所要彰顯的東西。其后的結(jié)果我們已經(jīng)看到了,這方天地的人在精神層面存在著焦慮,他們在追逐金錢的過程中十分性急。我這么說是不過分的,從追逐到擁有再到失去,這個過程的本身就是變形。
追逐與擁有,與明智,與方式,向來都關聯(lián)緊密。這就好比你想放掉池塘里的水,那你就得事先挖好溝渠,否則那水就會到處漫延。北雁顯然也是關注到這點的,所以他寫到的追逐很像是資源的無度借貸,今日得到了就不去考慮明日的缺失。通過許多的事例,北雁把某種哲理埋進《環(huán)湖一周》里,從而體現(xiàn)了一個作家的真知灼見和憂患意識。這絕非是一種見仁見智的事,人既然不能填平內(nèi)心的欠缺感,這種感覺就會永遠存在。
可以直截了當?shù)卣f,只有把“欠缺”作為一個問題加以解決,人的生命才有趨于完美的可能。正是基于這一點,北雁開始呼喚愿望與現(xiàn)實的流轉(zhuǎn)方式,并且強調(diào),這種方式必須是全新的,正確的。不會有人反問“否則”會是怎樣,這個問題沒有否則。人的可悲其實都是一個個時間的故事,沒有錢時我們承受著貧瘠的壓力,有了錢時卻又遭遇精神的陷落。關于這北雁已分析得很清楚了,那個用新房還了賭債的青年就是如此。新房對他不是幻影,而他卻在擁有的瞬間即已失去,這實在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從《環(huán)湖一周》的通篇上看,它的基調(diào)是明亮的,而且北雁的走訪也并不總是苦行和灼烤。在他往往返返的旅途之中,他的身心一直馳騁著,自由著,一打眼兒就看到了那種夢幻般的美麗。寫到這些他也是不遺余力的,所有的排污管道都被取締了,沿岸的飯店和客棧也被關停了,整個洱海呈現(xiàn)出它原有的明亮和清澈。這樣的畫面讓北雁心思柔軟,他以近乎失控的文字進行描述,整個洱海在他筆下閃出本質(zhì)的秀麗。
這一次是從西城尾到磻溪,北雁看到水質(zhì)清澈的靈泉溪流入洱海,蘆草和水鳥成了可人的風景。沿途五六百米的湖岸都被柵欄圍著,北雁開始感嘆,繼而聲稱那是一條文明的警戒線。“一片小小的林子就是一個完整的生態(tài),正是這樣一個個稀有人跡的地方,才是鳥兒棲居的天堂?!逼鋵嵨抑?,北雁所說的“稀有人跡”只是感覺。真實的情況是,有三個孩子赤身裸體地在水里嬉戲,他們將湖水揚向空中,愉快的歡叫摻進清純的陽光里。
湛藍的湖水,隱居的水鳥,赤裸的孩子,北雁已描繪出洱海原本的詩意。閱讀如此清麗的文字,那湛藍的湖水便蕩漾起來,如同母親的愛意,一次次地拍擊著我的心壁。盡管水中的孩子只是北雁的偶遇,但作為文學作品的細節(jié),它傳遞給讀者的卻是另一種信息:這泓碧水不僅滋潤著我們的生命,還洗滌著我們的人生。從古到今,自然萬物,沒有一樣是可以離開水的。即使是這洱海的本身,它也需要接受一場場天浴,否則就不可能盈滿豐潤。
一部《環(huán)湖一周》,洋洋灑灑的20余萬字,讀起來暢快淋漓。然而,我之所以沒在此文當中稱自己為筆者或別的什么,就是想在這里暗示一下,我是一名資深讀者。既然是資深的,那我肯定就看得出來,《環(huán)湖一周》的寫作仍是過程性的,而且有些敘述還顯得繁復少韻。我認為,作家對于現(xiàn)象的描寫要有深入,不能只寫現(xiàn)象,還應寫出作家對于這種現(xiàn)象的悟化和酵釀。
既然寫作還有那么多的要求,那就說明這個行當真的很不容易。北雁作為近年崛起的青年作家,他一上來就做到了寓意幽深,語言清新,這肯定是令人欣慰的事。無論怎樣我們都得承認,《環(huán)湖一周》是一部不錯的作品,看完之后我最想對其他讀者說的是:收下吧,這是一片藍色夢境的情感訴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