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成愛
(昭通市第一人民醫(yī)院,云南 昭通 657000)
慢性腎小球腎炎為腎內(nèi)科常見的疾病,臨床上主要表現(xiàn)為水腫、血尿、蛋白尿,伴有高血壓,近年來發(fā)病率有增高的趨勢[1]。慢性腎小球腎炎由于病情遷延、并發(fā)癥多,易導致慢性腎功能衰竭,對病人的健康具有較為嚴重的影響,甚至可威脅病人的生命[2]。
目前對慢性腎小球腎炎的治療主要采用綜合治療手段,包括:限制食物蛋白及磷的攝入,降血壓、減少尿蛋白等,但臨床療效并不理想。前列地爾的主要成分為前列腺素E1,通過作用于血管平滑肌,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huán)、從而減少慢性腎小球腎炎患者的尿蛋白。而厄貝沙坦是對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有較好選擇的新型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斷劑,可通過改善腎小球血流動力學,降低腎小球內(nèi)壓力,減少蛋白尿水平,而改善腎功能。本研究選取云南省昭通市人民醫(yī)院149例慢性腎小球腎炎病人為觀察對象,研究前列地爾聯(lián)合厄貝沙坦治療慢性腎小球腎炎的臨床效果和對血清白介素等炎癥因子的影響。
選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昭通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治療的慢性腎小球腎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符合慢性腎小球腎炎的診斷標準;存在水腫、高血壓、蛋白尿等臨床癥狀;認知功能健全;排除標準:繼發(fā)性腎病(糖尿病腎病、狼瘡性腎炎等);合并心功能、肺功能、肝功能等嚴重臟器疾?。话橛心[瘤和傳染性疾??;半年內(nèi)服用過本研究所用藥物[3]。
符合納入標準和排除標準的149例病人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對照組75例病人,其中男性40例,女性35例;年齡21~61歲,平均年齡47.8±1.5歲;病程10.3±2.6月。研究組74例病人,其中男性38例,女性36例;年齡19~63歲,平均年齡47.1±1.6歲;病程10.9±2.8月。對照組和研究組的性別,年齡和病程等基礎資料,無統(tǒng)計學差別(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和研究組均給予基礎對癥治療,包括:糾正電解質(zhì)紊亂,代謝性酸中毒,控制血壓、制血脂及調(diào)節(jié)飲食等。同時,對照組給予厄貝沙坦片治療(口服,150 mg Qd)。研究組在對照組治療方案的基礎上,加用前列地爾(靜脈滴注,10μg Qd)。對照組和研究組均以2 w為1療程,1個療程后,停藥1周,再進行下一個療程,共2個療程。
治療效果包括:顯效,有效和無效。臨床癥狀消失,尿潛血實驗陰性,腎功能指標恢復正常為顯效;臨床癥狀顯著好轉(zhuǎn),尿紅細胞下降超過40%,腎功能指標基本正常為有效;未達以上標準為無效[4]。
1.4.1總有效率
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2腎功能測定
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腎功能指標,包括: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素氮(Bloodurea nitrogen,BUN)、尿紅細胞計數(shù)(Urinary red blood cell,URBC)和24h尿蛋白定量(Urinary protein quantification,Upro)。
1.4.3炎癥因子測定
在治療前后分別采集病人的靜脈血。采用免疫比濁法檢測血清hs-CRP,采用酶聯(lián)免疫檢測血清IL-6和TNF-α。嚴格按照說明書的操作步驟進行。
研究組和對照組總有效率分別為74.67%和94.67%,見表1。經(jīng)χ2檢驗研究組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的總有效率(P<0.05)。
研究組和對照組治療前SCr、BUN、URBC和Upro無顯著性差別(P>0.05)。經(jīng)過2個療程的治療后,兩組患者SCr、BUN、URBC和Upro均明顯降低(P<0.05),而且研究組降低更為明顯(P<0.05),見表2。
治療后對照組和研究組血清炎性因子hs-CRP、IL-6和TNF-α均顯著降低(P<0.05),且研究組與對照組比較更加明顯(P<0.05),見表3。
表1 總有效率(例(%))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表2 腎功能參數(shù)比較
注:與治療前相比,*P<0.05;與對照組相比,#P<0.05。
表3 治療前、后hs-CRP、IL-6和TNF-α水平
注:與治療前相比,*P<0.05;與對照組相比,#P<0.05。
作為臨床上常見的一種慢性腎臟疾病,慢性腎小球腎炎病因復雜,與藥物、遺傳、感染、免疫等多種因素有關。慢性腎小球腎炎病程長、治療難、易復發(fā)。如果不及時有效地治療,很容易出現(xiàn)腎功能惡化,最終導致慢性腎衰竭,嚴重危及患者的身體健康,甚至威脅患者的生命[5,6]。
蛋白尿是慢性腎小球腎炎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本身也會增加腎小球濾過,減少腎血流量,導致腎小球和腎小球系膜細胞增生、細胞外基質(zhì)分泌,從而加重腎功能損傷。因此,降低尿蛋白在慢性腎小球腎炎的治療具有延緩腎功能惡化,減少和延緩并發(fā)癥發(fā)生的作用[7]。
在腎臟廣泛分布的血管緊張素Ⅱ1型受體,對腎小球的功能產(chǎn)生重要影響。在慢性腎小球腎炎的病理狀態(tài)下,阻斷慢血管緊張素Ⅱ1型受體,通過抑制血管緊張素Ⅱ的活性,從而改善腎小球血流動力學,降低腎小球內(nèi)壓力,減弱腎小球系膜細胞增生,達到降低蛋白尿的效果。厄貝沙坦為血管緊張素Ⅱ受體的新型阻斷劑,具有對血管緊張素Ⅱ1型受體高度選擇性的特點,對血管緊張素Ⅱ1型受體有長效的抑制作用。厄貝沙坦通過控制交感神經(jīng)活動,降低毛細血管腎小球壓力,改善腎小球濾過膜的通透性和腎小球部位的濾過狀態(tài),抑制炎癥因子釋放,降低尿蛋白[8,9]。本文研究發(fā)現(xiàn),單獨厄貝沙坦的臨床總有效率達到74.67%。同時,對腎臟功能及炎癥狀態(tài)具有明顯的改善作用。
前列地爾作為一種前列腺素,對慢性腎小球腎炎的治療機制主要包括:通過減少血管平滑肌細胞游離鈣離子和交感神經(jīng)釋放去甲腎上腺素,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素生成,從而擴張腎小球微血管,改善腎臟微循環(huán);通過抑制體內(nèi)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活性,調(diào)節(jié)水鈉平衡,降低腎小球內(nèi)壓,從而改善慢性腎小球腎炎時腎小球的高阻力、高灌注、高濾過狀態(tài)得到,穩(wěn)定肝細胞膜及溶酶體膜,改善蛋白尿;本研究結果與以前的研究結果類似,前列地爾聯(lián)合厄貝沙坦對慢性腎小球腎炎的治療,在臨床療效,腎臟功能改善和炎性因子等方面,均具有良好的效果,優(yōu)于厄貝沙坦單獨治療[10,11]。
前列地爾細胞炎癥因子的活性產(chǎn)生重要影響,其機制涉及抑制效應細胞釋放炎癥介質(zhì)和細胞介導的細胞毒作用。前列地爾可以通過抑制體內(nèi)TNF-體介導的炎癥細胞級聯(lián)反應,抑致下游相關炎癥因子IL-1和IL-6的產(chǎn)生,從而阻斷炎癥因子對腎臟血管的損害作用。本文研究顯示,前列地爾對炎癥因子的抑制作用非常明顯。
終上所述,前列地爾聯(lián)合厄貝沙坦治療慢性腎小球腎炎療效確切,并能有效改善腎臟功能和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