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光鳳
【摘 要】 語文閱讀是學生的個體化行為,能使學生從智力、情感上得到提高。教師要針對不同的學生進行因材施教。要引導學生從興趣出發(fā),推薦適合小學生的閱讀篇目,并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采取多種方法,以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
【關鍵詞】 語文閱讀 ?教學 ?興趣
小學語文教師應該重視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yǎng)他們的閱讀技巧,從而有效地鍛煉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不斷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讓小學生擺脫閱讀中的困境,學會閱讀。
一、說學與大閱讀有機結合
在講讀課文的教學中,改變以往以學習知識為主線的課堂教學方式,采取圍繞單元訓練重點,指點學法,引導自學,鼓勵創(chuàng)新的教學思路進行教學。每學完一課或一個訓練組,就啟發(fā)學生采用“先同桌,再小組,最后班內交流”的形式進行說學活動。說學活動包括說學習方法,說學習過程,說收獲體會,說不懂的問題等。這種活動不僅僅局限于課內,還延伸到課內外大閱讀中。每次大閱讀之后,再通過讀書匯報的形式,讓學生交流閱讀所得。
二、引導自主合作,提高閱讀質量
學生是學習和教學的中心,因而在閱讀教學中我們要充分調動學生自主閱讀和合作閱讀的積極性。目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已有很大的改進,如教師在課堂上改教師講為引導學生讀書、看書,課堂上重視學生質疑,組織學生合作學習。但所給的時間短,沒有真正放手讓學生討論。這樣的自主、合作學習只是流于形式,沒有達到學習的效果。要提高合作學習的質量,首先要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在建立合作學習小組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個體化特征、心里傾向、認知結構、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差異,將全班學生分為不同層次,把不同層次的學生重新組合,分為多個小組。每個小組都是全班的縮影,即有利于優(yōu)等生帶動中等生的“拔高”學習,又能幫助后進生的“達標”學習,有利于在小組中形成互幫、互促的學習氛圍。其次是分工合理、內容恰當。為了最大程度地提高學生的參與率,每個成員在小組里都要擔任一個具體的角色,使每個成員都能在合作學習中得到鍛煉。合作學習的目的是讓每個學生盡可能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從而掌握知識,提高能力。因此,選取合作的內容有一定的趣味性,具有合作的價值,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可評估性??茖W的評價是合作學習有效開展的關鍵,為下一次開展合作學習打下了基礎。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不同的評價標準,給達標者予以鼓勵性的評價,同時還要引導學生進行反思,使其體會到自己的進步,消除后進生的自卑感,使其增強自信心。
三、養(yǎng)成閱讀習慣,提高閱讀效率
首先,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自主預習,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以此提高課堂質量和效率。第一,要求學生熟讀課文,做到對課文的通篇理解;第二,結合課后問題思考文章中心;第三,結合教輔資料深度理解詞句,進而深度理解文章。教師應用這三步教學方法讓學生加強練習,以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閱讀習慣。其次,在閱讀課中教師要穿插安排精讀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明確閱讀重點,以重點內容聯(lián)系課外內容,擴展學生視野,有原則性地訓練學生,注重“授之以漁”的教學方法,逐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最后,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引領學生樹立正確對待文章的態(tài)度。面對一篇文章,教師應該給學生機會,讓他們充分表達出所思、所想、所悟、所疑、所惑,然后再讓他們自由答辯。這樣在鍛煉小學生理解能力的同時也提高了他們積極發(fā)言的自信心。
四、采取演說方式,促進學生自我理解
演說,演是表達,肢體語言加上表情;說是公開表明自己的觀點。這種演說的形式從古至今都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小學學習過程中,這種演講競賽的形式值得推廣。這種演說方式首先能給演說人以勇氣。近朱者赤,一些學生踴躍報名,會帶動身邊人參與其中。其次在準備演講稿時可以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閱讀水平在潛移默化中有量的積累,達到質的飛躍,這是提升自我的階段。最后,在演講中鍛煉學生的膽量、語言表達力以及臨場應變能力。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多場比拼中,整個人關注點發(fā)生了轉移,好詞、好句、好文章成為了他的好朋友。
五、讓學生寫下讀后感
此環(huán)節(jié)有兩個側重點。1. 重視積累內化訓練。熟則能悟,悟則能化。內化不同于機械的積累,結合語境的積累,結合情感的積累才易于被內化。一是誦讀,誦讀于口,領悟于心。選擇自己喜歡的片斷,甚至默寫自己最喜歡的語句,釋放情感。在誦讀中明意,在誦讀中感悟,在誦讀中吸收。二是在學文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把積累與讀中領悟、讀中品味、讀中運用結合起來,憑借互動共振的效應,促進語言材料的內化。三是側重遷移運用訓練。精心選擇聽與說、讀與寫的結合點,抒發(fā)情感,把從課文中學到的語言材料、表達方法、修辭手段等遷移運用于新語境中,并轉化為自己的東西。當然,遷移運用不僅在這個階段進行,有時在精讀階段就可以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有機結合運用訓練,使理解與運用互相促進,只是在鞏固階段,對遷移運用有所側重而已。
六、把因材施教引入閱讀教學之中
要使所有學生的個性和創(chuàng)造性盡可能地發(fā)展,必須“因材施教”。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個別差異出發(fā),有的放矢地進行有差別的教學。在閱讀教學中體現(xiàn)因材施教必須反映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教學目標要分層。教學目標的確定,一方面要吃透“大綱”教材,找出其語言文字的特點,另一方面要研究本班學生語言發(fā)展的實際水平;針對不同學生的認知差異,制定適度而又有層次的教學目標,即每節(jié)課最好有上限和下限目標。下限目標是完成教學任務必須達到的最基本目標,是全體學生都要達到的;上限目標則是讓基礎好的學生有充分發(fā)展的余地,即“吃飽吃好”。
總之,閱讀訓練的方法還很多很多,這就需要我們在長期的教學活動中去發(fā)現(xiàn)去積累去實踐,才能找到最為理想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