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琳
縱觀中國教育史,關于如何培養(yǎng)人正確的道德品質是中國學校課堂上少不了的一門課程,之前叫《思想品德》、《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等等,自2016年開始,更名為《道德與法治》。
1 品德教育存在的必要性
在學校教育中開設這樣一門課程在全世界都是獨一無二的。西方一些自由主義學者認為,開展道德教育本身就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所以按照西方學者的理性角度來看,我們這個“不道德”行為根本沒有存在的正義性,也沒有了基于正義性所建立起來的價值。但真的是這樣嗎?我不這樣認為。每個國家的教育都是根據(jù)國情、民情來展開的。我國自古以來就存在對人思想道德的教育,如“故學至乎禮而止矣,夫是之謂道德之極”,“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如“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如“德不孤,必有鄰”,又如“上善若水”等等,正是因為有了道德啟蒙,道德熏陶,中國才成為了世界上的禮儀之邦、泱泱大國,很多思想甚至傳到了國外,成為外國人也推崇的思想理念。很多人質疑,中國現(xiàn)在從封建社會走了出來,改革開放后,進入經(jīng)濟飛速發(fā)展的新世紀,那么,在經(jīng)濟和生產(chǎn)力第一重要的現(xiàn)在社會,在重視分數(shù)的學校教育體系中,道德教育還有必要嗎?讓我們用事實來說話:地溝油,毒奶粉,廣東佛山的兩歲女童小悅悅遭汽車碾壓、18 名路人漠然旁觀事件,彭宇案等等,觸目驚心,這些現(xiàn)象都是人們道德淪喪的外在體現(xiàn),不得不說,我們現(xiàn)在正在面臨亟待解決道德危機。結合中國的基本國情,我國有約十三億人口,如此龐大的數(shù)字,想讓全民的道德品質重回正軌,相對有效的途徑還是在學校教育體系中開展品德教育。
2 小學品德教育面臨的現(xiàn)狀
2.1很多學校對品德教育不重視。雖然相關文件也組織學習了,《道德與法治》課程也按課時開足了,品德活動也有模有樣地開展了,但是很多都是流于形式,或者曇花一現(xiàn),學生們并不明白學校要做什么,或者說這么做是為了什么,自然也談不觸及學生心靈,促進他們道德品質的提高。
2.2大多數(shù)授課教師對品德教育不重視。這是一個很早就存在的問題,現(xiàn)在學校里的教師主要分為兩大類:主科教師和副科教師。主科自然就是需要考試、需要拿分數(shù)的語文、數(shù)學和英語,而大多數(shù)教授《道德與法治》課程的老師就被歸類到副科教師的行列。不需要考試,也沒有什么檢驗教學質量的標準,教得好學校、家長看不到,反之,教不好也沒人看得到,教師自然而言就容易起懈怠之心,對課程的重視自然不足。
2.3家長對孩子道德品質的養(yǎng)成教育不重視。我和許多學生家長進行過談話了解,所有家長都對孩子的教育十分重視,但大部分家長重視的要么是文化課的學習,要么是學生各種技能、才藝的學習,很少有家長期望孩子在品德方面能夠有所進步,有所收益。一方面,他們覺得孩子學習好就行,將來考上好大學,找份好工作,或者通過學習掌握一門將來謀生的技能。另一方面,他們并沒有認識道德發(fā)展在孩子成長中的必要性,有的甚至認為孩子“太善良了容易受人欺負”,在這樣的理念下,對孩子道德養(yǎng)成不聞不問,任憑其自由接受、自行成長,有的甚至釀成悲劇?!案呖紶钤獏侵x宇殺母震驚北大”、“藥家鑫案”等等新聞,現(xiàn)在聽來仍然讓人膽戰(zhàn)心驚。去百度上用相關字眼一搜,案例比比皆是。出現(xiàn)這樣的慘劇,能說與家長對孩子道德養(yǎng)成教育不重視沒關系嗎?
3 如何把小學品德教育落到實處,讓品德教育真正有效
3.1品德教育要有實效性,要創(chuàng)造良好的道德環(huán)境
犯罪心理學中有這樣一個破窗效應:一個房子如果窗戶破了,沒有人去修補,隔不久,其它的窗戶也會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一面墻,如果出現(xiàn)一些涂鴉沒有被清洗掉,很快的,墻上就布滿了亂七八糟、不堪入目的東西;一個很干凈的地方,人們不好意思丟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現(xiàn)之后,人就會毫不猶豫地將垃圾順手丟棄在地上,絲毫不覺羞愧。雖然是犯罪心理學中的內容,但對于良好道德品質養(yǎng)成也十分恰當,因此,創(chuàng)造良好的道德環(huán)境顯得尤為重要。學校里、班級中要提倡“以德為先”的理念,無論教師還是學生,都要知道德、講道德。學校的品德活動也應該保持長期性、公開性、示范性,讓學校內的教師和學生都能夠形成“以講道德為榮,以不道德為恥”的氛圍。讓孩子潛移默化地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3.2品德教育要有實效性,最好小手拉大手,共同進步
家長是孩子的老師,孩子又何嘗不能成為家長的老師呢?在道德養(yǎng)成的過程中,可以讓孩子和家長、孩子和學校、孩子和教師互相督促、互相鼓勵,既激發(fā)了學生對自身和他人道德品質關注的積極性,又通過孩子促進了家長、教師、學校,甚至社會的道德養(yǎng)成。小手拉大手,讓我們的自身和社會道德也跟上時代的步伐。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作為一名教師,深感道德養(yǎng)成教育的迫切與重要,希望我們的社會、家庭和學校能夠勠力同心,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道德環(huán)境,讓我們祖國的花朵都能成長為有良好道德修養(yǎng)的好公民。
(作者單位:撫順市教師進修學院小學研訓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