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兵
摘要:當前中國,隨著經濟的不斷發(fā)展,技術的不斷進步,各領域改革的不斷推進,學校教育改革也是如火如荼?,F(xiàn)代高中課堂也正在發(fā)生深刻的變革,越來越多的教學手段進入課堂,其中多媒體教學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手段已經在高中課堂教學中占據著相當重要的位置。面對當前的課堂改革和多媒體教學在課堂中的應用,數學課堂教學如何正確利用多媒體的輔助作用,需要我們積極思考。
關鍵詞:高中數學;多媒體技術;高效課堂;
多媒體技術滲透我們教學過程的各個環(huán)節(jié), 不但教學目標, 教學內容而且教學方式都因此有了改變。作為一名數學教師, 應該對數學課堂教學有一個全新的認識, 多媒體設備促進了數學教學方式的多元化與具體化, 并且能夠幫助教師展示數學知識的發(fā)現(xiàn)過程, 探究數學知識所蘊含的數學思想與解題方式, 把數學思維過程展現(xiàn)出來, 讓學生詳細地了解并掌握數學思維, 促進學生進行多層次, 多方面的知識探索, 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一、傳統(tǒng)的高中數學教學模式的不足
傳統(tǒng)的高中數學教學模式是在眾多專家學者和一線教師長期結合過去實際情況積累總結而成的教學模式,其對于我國高中數學教育事業(yè)做出了巨大貢獻。但不可否認的是,隨著當前經濟社會的迅速發(fā)展,過去“粉筆+黑板”的授課方式暴露出了越來越多的不足。
(一)教學模式單一,課堂缺乏吸引力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采用的是一截粉筆一本書一節(jié)課的授課模式,無論是授課方法和授課設備上講都比較單一僵化,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授課方法而言,傳統(tǒng)模式下,高中數學老師采用的大多是一言堂式教學和題海式練習配合使用。一言堂式教學雖然能夠按時完成既定的教學任務,但學生不能夠在課堂上自由表述個人意見,深層次上的教學成果并不理想。題海式大規(guī)模習題練習讓學生沒有自由思考、擴散思維的時間,全部時間都用在了做題上。
(二)教學內容僵化,學生不能自主拓展知識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教師授課完全是以教材為中心,所有的教學內容都是圍繞教材知識點和考點來講的,不能在課本的基礎上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為學生拓展知識面和學科視野。學生的學習進度完全被老師所掌控,基礎較好的學生不能開展提前性自主學習,而基礎較差的學生由于學習難度較大,往往容易被落在后邊。這就導致了教學整體效果的不理想。
二、多媒體技術構建高效課堂的方法
(一)利用多媒體開展課前預習
課前預習對于學習來說至關重要,良好的預習將使上課時的效果事半功倍。利用多媒體開展課前預習能夠較好地提高預習效果。在上課之前,教師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提供一段短小的課程內容介紹視頻,視頻不需要太長,只需要把上課要學習的知識脈絡簡單敘述,這種課前預習小視頻能夠很好地在課前為學生做個簡單梳理和提示,一方面能夠幫助學生找到學習重點另一方面能夠將課間休息時的散亂狀態(tài)調整為高度集中的上課狀態(tài),對于課程學習具有重要引導作用。
(二)利用多媒體講解例題
教師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講解例題時,教師一般都要將很多繁瑣的過程書寫在黑板上,這樣既耽誤教學時間又不美觀。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利用多媒體講解例題,教師可以將公式以及概念都通過多媒體展示出來,甚至還可以將相關公式的推導過程和證明過程和涉及到相關公式的例題也一并展示出來,讓學生先自己思考,根據公式思考解題的過程,在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可以很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當學生不會做例題時,教師可以進行引導,讓學生獨立完成,最后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將解題思路以及解題步驟都展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讓學生一目了然。如:教師在講解圓的標準方程中的例題,已知圓的圓心坐標為A(a,b),半徑為r(其中a、b、r都是常數,r>0),如何確定圓的方程?教師可以在旁邊問學生,針對這個問題而言,是否已經建立了坐標系?學生回答“是”教師還可以繼續(xù)發(fā)問,設M(x,y)是圓上的任意一點,根據圓的定義如何建立x,y滿足的關系式?學生會寫出點M坐標適合的條件,通過這樣的引導,使學生完成例題,最后教師通過多媒體將解題思路與答案展示出來,學生可以與自己的答案進行對照,并對不明白的問題進行提問,這樣的方式既講解了知識,又幫助學生掌握了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點。
(三)利用多媒體技術, 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思維、數學邏輯能力
高中數學課程與初中數學課程相比, 對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許多學生在步入高中階段的學習后, 對數學課程的學習存在畏懼的心理, 導致數學學科學習達成情況不夠理想, 如何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 是廣大高中數學教師需解決的首要教學問題.在傳統(tǒng)教學課堂中, 教師講解數學知識點時, 通常采用灌輸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育, 學生在臺下機械地記錄、被動地吸收, 致使學生學習興趣的下降, 由于缺乏自主思考, 數學思維的培養(yǎng)更是無從談起。為此, 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的使用, 提高數學教學課堂的畫面性和直觀性, 在知識點展現(xiàn)結束后, 通過問題情境的構建促使學生自發(fā)思考, 提高對知識點的理解能力。例如, 在幾何知識教學過程中, 多數學生在面對幾何時都存在畏懼的學習心理, 立體幾何知識點在學生對知識點熟記的基礎上, 還需學生運用視覺思維、空間思維、推導能力等?;诖?,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 教師可利用信息技術對幾何圖形進行直觀、多維度的呈現(xiàn), 讓學生對“動起來”的立體幾何圖形觀察和思考, 促使學生在思考中理解、掌握相應知識點。
結語:
總之,多媒體技術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是一件一舉多得的事情,不僅可以改變高中數學枯燥的教學環(huán)境,而且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學習的同時還能了解到更為廣泛的信息與其他知識,并且可以激勵學生對于疑難問題進行自主探索,提高了他們動手動腦的能力,并且也提高了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柏銀花,程光宇.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教育探析[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03):33.
[2]宋振江.高中數學課堂教學師生互動的問題與對策思考[J].才智,2019(08):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