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帆
【摘 要】閱讀對于個人的成長具有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作為關系密切、相處時間長久的教師與學生,良好的雙向閱讀顯得尤為重要。筆者試著結(jié)合個人班級實際,探討如何構(gòu)建師生閱讀關系,并且在共讀中讓師生能夠相互助力,相互成長。
【關鍵詞】師生共讀;操作;相互成長
人類數(shù)千年的文明發(fā)展歷史留下了浩如煙海的典籍書卷,如果能合理選取、有效閱讀、實踐運用,相信會由此產(chǎn)生積極有效的能量。正因為如此,新課標對于閱讀也提出的明確要求: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有較為豐富的積累和良好的語感,注重情感體驗,發(fā)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閱讀日常的書報雜志,能初步鑒賞文學作品,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書閱讀淺易文言文。
不論是作為學習活動主體的學生,還是作為學習活動主導的教師,都應該在閱讀上狠下苦功夫。筆者以為,師生共同閱讀就是一種非常值得開展的閱讀活動模式。
一、師生共讀的模式和操作
筆者所任教的學校,校本課程中就為語文老師設置了“悅讀”一課,在校本課程的統(tǒng)一要求下,又給予了教師相對自由的空間。基于學生學情和本班實際,筆者就在班級開始嘗試探索和開展的“師生共讀”的活動。以下是我對師生共讀的活動各個階段設想:
(一)接觸的初級階段
首先,是學生和教師在相同時空內(nèi)各自閱讀自己的書籍。在課前,筆者告訴學生,接下來有一節(jié)“悅讀”課,可以自由看自己喜歡的書籍,也允許學生進行書籍交換。為了完成這堂課的閱讀活動,要求每位學生帶一本自己的書來課堂。同時,作為教師也應該帶上一本書,共同參與其中。
接著在“悅讀”課當天,對學生的閱讀做三步走的安排:第一,花20分鐘安靜認真讀自己帶來的書本;第二,用5分鐘的時間安靜地回憶自己剛才閱讀的內(nèi)容;第三,剩余時間里,找自己的同桌或朋友,甚至是老師,分享自己的閱讀。如果對同學的閱讀內(nèi)容感興趣就相互借閱書籍。
(二)發(fā)展的中級階段
隨著初步階段的展開,學生的閱讀興趣得到激發(fā),班級里能夠逐步形成讀書的良好氛圍。那么接下去就可以進入下一步,即帶著目的和任務去閱讀。這一階段教師要對學生閱讀的書目進行篩選和控制,開始要講求閱讀的質(zhì)量和讀書過程中的思考。
筆者認為這一階段就必須充分發(fā)揮教師在師生共讀中的主導作用。教師的“導”是為了學生更好的讀,正如課堂一樣,讀書的過程可以被視為學生自己的自由課堂,這個課堂所學習到的知識和拓展的見聞,對于學生成長會有非常正向的影響。筆者嘗試運用“1+X”的方式開展班級里的閱讀,即教師統(tǒng)一選定一本書,師生共同閱讀。除此之外,教師推薦或?qū)W生推薦幾本書進行閱讀。
(三)自覺的高級階段
低年級的學生注意力容易分散,任務型讀書則是一項需要靜下心和投入精力思考的活動。在中級階段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專注力與思考力后,結(jié)合第一階段的興趣閱讀,才有可能繼續(xù)發(fā)展到自覺讀書主動思考的階段。
在師生共讀的時候,甚至可以傾聽學生的建議,將選書的任務交給學生,讓教師讀學生的推薦書目,讓學生充分發(fā)揮這一活動中的主體作用。對于學生天馬行空的思考要傾聽,甚至可以鼓勵學生動筆,將所思付諸筆尖。促進閱讀的一個重要方式就是寫作,當學生有寫作的欲望但是卻寫不好的時候,教師及時補充書籍中的范例,讓學生在困境中接受優(yōu)秀作品的洗禮,才能激發(fā)學生的讀書和積累欲望。
二、師生共讀對于師生的幫助
第一,閱讀的過程讓人學會愛和悲憫。
對于學生的成長,學習成績是一方面,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則是另一方面。擁有一顆向善的心比擁有一顆好勝的心更為迫切。我們聽說過兒子用鐵榔頭砸死母親的案件,看到過校園欺凌的新聞報道。這些孩子的內(nèi)心正是缺乏生而為人的愛與悲憫。對于教師而言,閱讀中帶來的情感潤澤會撫平我們的急躁,讓我們以更加春風化雨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
第二,書籍是良藥,讀書是自我治療。
閱讀質(zhì)量上乘的書籍,能夠通過作者神奇的文字體驗更為廣闊的天地,許多縈繞心頭無法排解問題的答案或許就藏在某句話里。讀書的過程是不斷體會美好的過程,情感的跌宕起伏是與這個變化萬千世界的對話,也是激發(fā)內(nèi)心能量,改進為人處世的過程
第三,讓讀書填充我們的碎片化時間。
最近由董卿主持的《朗讀者》再次讓我們?nèi)ニ伎?,多久沒有好好讀書了。其實讀書不一定要沐浴焚香,不一定要空出一大片的時間。只要我們想讀,哪里都是圖書館。很多時候,覺得沒有時間,其實是我們沒有注意到那些從指縫中流逝的碎片化時間。換言之,我們還不會利用時間。我想,師生共讀就是一種無形的相互鞭策,學生之間、師生之間都是在暗暗較量,我要早點讀完這本書,我要讀更多的書,是我讀完書要比別人有更多的想法。將碎片化的時間利用起來,讓時間不再偷偷溜走。
三、結(jié)語
電影《卡薩布蘭卡》里有一句臺詞:你現(xiàn)在的氣質(zhì)里,藏著你走過的路,讀過的書和愛過的人?!皫熒沧x一本書”就是讓教師成為詩意生活的引路人,也是讓學生成為幸福生活的擺渡人。讀什么書、怎么讀,今后就將有怎樣的生活和人生,師生共讀意義就是讓教師和學生共同擁有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集團,2012.
[2]阿爾伯特·班杜拉.社會學習理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
[3]教育部人事司,教育部考試中心.教育心理學考試大綱[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