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映紅
摘 要:德育教育是小學教育中的重要一環(huán)。對于正處于成長階段的小學生而言,小學英語科目既起著學習使用外語工具的載體作用,同時,也能讓他們感受不同文化、不同思維方式的有效途徑。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滲透德育內容,不僅有益于學生端正學習態(tài)度、更有效地掌握和運用新的語言工具,也能夠在不同語言文化的比對中,更深刻地感受中文的博大精深和中國優(yōu)良的傳統(tǒng)美德,有利于他們的健康成長。本文試從創(chuàng)設教育情境等多個方面入手,簡單探討小學英語學科中進行德育滲透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英語;德育滲透;教學;策略分析
按照國家現行教育目標,英語課程不僅要求學生通過學習英語和開展實踐活動獲得相關知識,同時還要磨礪其意志、陶冶其情操,進而拓寬其視野,開發(fā)新思維、發(fā)展好個性和提高語言素養(yǎng)。小學英語作為三大基礎學科之一,同樣需要承擔起德育教育的重任,在學生接受品德教育的過程中,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一、小學英語教學進行德育滲透的意義
小學英語學科是基礎三大學科之一,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終身發(fā)展有著深刻的意義。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的目的在于讓學生接受英語知識的同時受到德育的熏陶,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小學階段是學生形成世界觀和價值觀的關鍵時期,教師在此階段做好引導工作,也對學生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影響。教師作為教育的引導者,在開展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將德育內容與現代英語教學內容有效地進行結合,能夠促進學生對德育概念的進一步內化和吸收,從而促進學生的更長遠發(fā)展。
二、小學英語進行德育滲透的策略分析
(一)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深入德育教育
對于小學生而言,在英語課堂上創(chuàng)設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教學情境進行模擬訓練,是比較成功的一種教學方法,學生能夠在特定的情景下快速地進入課程學習,這不僅會給學生帶來很強的代入感,也能夠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相對于文而言,學生學習英語還是有些困難的,學生也會帶有一定的消極情緒,這是不可避免的,當然,應用情境創(chuàng)設就能夠很好地解決這一缺陷,不僅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和發(fā)展水平等,也能夠提高學生的在學習中的投入性,也有利于教師更好地開展德育教學。例如,在學習“Family”這節(jié)課時,出現了幾個常見的家庭成員英語單詞,如“father”“mother”“grandmother”“grandfather”等,教師就可以先讓學生分角色進行扮演,承擔相應的角色,帶著角色去進行對話。這匯總情境模擬能夠快速地讓學生掌握英語中比較常見的一些表達方式,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此時,教師就可以進行德育滲透,教育學生要在家里尊老愛幼,孝敬長輩,同時,要盡力做好自己的事情等,這些比較常見的德育常識也會很快被學生吸收。
(二)積極開展課外活動,滲透品德教育
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要充分尊重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性,且要求教師要采取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來開展教學活動。加之小學英語的學習不能僅僅依靠課堂上的實踐,更要在課下積極展開教學,如經常組織一些實踐活動等,來輔助日常教學,真能起到預想不到的教學效果。例如,在教學“Asking for help”這節(jié)課時,教學重點在于讓學生學會用于求助的一些英語表達方式。教師可帶著學生到能夠為顧客提供雙語服務的商店進行實際演練,引導學生說出常用的一些英語句式,如“Could you tell me where is the eraser?”“Excuse me,I want some pens.”等,通過這樣的教學形式,能夠讓學生感受到英語的實用性,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在此過程中給學生進行要講秩序、不能大聲喧嘩、懂禮貌等這樣的德育常識的教育。
(三)提高教師的自身修養(yǎng),以身作則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職責所在,不僅是給學生傳輸書本上的知識,更要教學生成為你一個有涵養(yǎng)、有素質的人,幫助學生形成優(yōu)秀的道德品質。教師作為學生在校接觸最多、對其影響最大的人,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都帶著榜樣的作用。因此,教師要時刻謹記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做出示范。英語是語言學科中的一種,它的模仿性比較強,英語中的語音、單詞或者是句子等都能通過魔方進行具體的學習,因此,教師要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用自己良好的言行舉止去影響學生。例如,為了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文明禮貌,在學生經常出沒的地方,如操場或是走廊等,看見學生時就可以主動給學生打招呼,“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Hello”“How are you”等,引導學生用英語進行著些簡單的對話,鼓勵學生日后也能積極地跟教師打招呼,久而久之,也會在學校中聽到“Sorry”“Thank you”“Thats all right”等這樣的日常用語,在無形中給學生要講文明、講禮貌的示范作用。
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德育的方向偏重于養(yǎng)成,也就是讓學生從小就養(yǎng)成遵守紀律、勤儉節(jié)約等一些良好的道德品質和生活習慣。在小學英語教學的德育滲透過程中,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積極探索符合新時代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的規(guī)律,發(fā)揮教師的引導作用,潛移默化地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在傳授英語學科知識的同時,積極滲透德育教育。
參考文獻
[1]董晨.小學英語教學中德育滲透的有效性策略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9(32):74+77.
[2]陸玲娟.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的策略探索[J].成才之路,2019(2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