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寶妮
【摘 要】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翻轉課堂通過對教學結構的重新建構,實現(xiàn)了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革新。本文結合“3+4”中職段學生的特點,在實踐的基礎上提出了適合“3+4”中職段數(shù)學教學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該模式對提高學生成績以及增強學習興趣有積極作用。
【關鍵詞】翻轉課堂;“3+4”中職段;數(shù)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論文編號】1671-7384(2019)09-091-03
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到來,互聯(lián)網(wǎng)尤其是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對傳統(tǒng)教學產生了顛覆性的影響,翻轉課堂教學理念應運而生,同時數(shù)字校園的建設、智能手機的普及也為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實施提供了可能。
作為一種新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中職3年+本科4年的貫通式人才培養(yǎng)模式(以下簡稱“3+4”)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4”的學生在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上要高于普通中職學生而低于普高學生,在學習動力和學習主動性上要優(yōu)于普通中職學生。但他們數(shù)學基礎良莠不齊,部分學生上課很難跟上教師節(jié)奏,單純依靠課堂完成教學目標變得十分困難。學生要想順利通過春季高考,必須在課前和課后進行自主學習。另外,“3+4”中職段的學生還會出現(xiàn)因專業(yè)課程實訓或考試而暫?;A課程學習的情況,用于數(shù)學課程的課時數(shù)勢必受到影響。受課時數(shù)及思維斷層的限制,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學生很難徹底消化吸收課堂內容。因此,探索適合“3+4”中職段數(shù)學教學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非常必要。
結合學生的特點和數(shù)學學科的特點,筆者將“3+4”貫通培養(yǎng)中職段數(shù)學翻轉課堂分為課前知識傳授、課中知識內化和課后知識完善三個階段。其中課前知識傳授由教師的教學準備和學生的學習領會兩部分組成,課中知識內化由應用分析和綜合評價兩部分組成,課后知識完善由查漏補缺、總結收獲和分享成果三部分構成。下面以“圓的標準方程”為例,探索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3+4”中職段數(shù)學教學中的實踐過程。
該階段,教師通過微課視頻對知識進行講解,學生通過課前的自主學習完成對知識的獲取。該環(huán)節(jié)對教師和學生都有較高要求。
教師方面,首先,要分析教學內容,設計微課腳本。課題確定后,教師首先要分析教學內容、明確教學目標,并根據(jù)教學內容設計微課腳本,在腳本設計時要做到教學內容優(yōu)化處理,知識推進層次分明。例如,“圓的標準方程”微課腳本設計包括片頭,知識講解——引入、分析圓的生成及特征、推導圓的標準方程,結尾。
其次,要精心編輯制作,創(chuàng)建微課視頻。微課視頻是翻轉課堂教學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微課的制作中,要做到知識明確、思路清晰、講解規(guī)范簡潔,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自主學習。受“3+4”中職段學生學習能力的影響,微課視頻要短小精悍,知識容量不宜過大,必要時需要將教學內容分解成幾個知識點,分別制作微課。如“圓的標準方程”微課視頻包含生活中的圓、圓的定義、圓的主要特征、知識應用等。
再次,要編寫課前導學任務單,做好微指導及微練習。任務單由學習指南、學習任務、課前練習、學習困惑與建議四部分構成。其中學習指南又包括課題名稱、學習目標、課堂學習形式預告三部分。在課堂學習形式預告中,要簡要說明課堂教學的階段和組織形式,以便讓學生明確自主學習知識與課堂內化知識的關系。另外,在課前導學任務單中要布置一定量的課前針對練習題,讓學生觀看完微課視頻后對自學情況進行檢驗。練習題的數(shù)量不能過多,難度要適當,要有針對性和一定的挑戰(zhàn)性,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完成這些工作后,教師將微課視頻及練習上傳云端,并下發(fā)紙制版課前導學任務單。
學生方面要完成自主學習、自主測試及提出問題等環(huán)節(jié)。首先,學生通過觀看微課視頻進行自主學習,完成課前導學任務單中學習任務模塊的填寫,要求學生對重點內容做好標注,并加入自己對知識的理解??赐暌曨l之后,要求學生獨立完成課前導學任務單中的課前針對練習題。在練習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進而完成對知識的掌握和鞏固。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要求學生提出問題,將自己理解不了的或者有困惑的地方進行標記,并將其寫到課前導學任務單上,以便帶到課堂上進行討論和合作學習。另外,教師在課前要回收并批閱學生的課堂導學任務單,了解學生的答題情況,分析和掌握學生課前的學習情況,為課中階段的順利翻轉奠定基礎。
在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時,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以真正實現(xiàn)知識的內化。受思維能力的限制,在他們的數(shù)學課堂上不能實行完全翻轉,建議本階段主要按以下步驟進行。
(1)知識重現(xiàn)。教師將學習內容設計成問題,通過提問的方式達到重現(xiàn)課本知識的目的。在此過程中,要注意對重點進行強化,對難點進行分析,在引導學生對微課自學情況進行檢測的基礎上,完成對基礎知識的再學習和再鞏固。在“圓的標準方程”一課中,可以通過設置圓的定義是什么、圓的標準方程的形式是什么等幾個問題,達到對課前微課內容的重現(xiàn)。
(2)知識點串講。由于學生缺少對知識的整合能力,在課堂上教師需要對知識點進行串講,引導學生了解知識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幫助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3)合作探究。教師要引導學生對課前導學任務單和問卷反饋出的問題進行充分討論,利用頭腦風暴的形式,通過優(yōu)勢互補,讓學生在討論之中重新建構知識,力爭達到自主解決問題的目的。例如,通過問卷反饋,有個別學生對(x-a)2+(y-b)2=r2的圓心與半徑不理解,在該階段中就可以將此問題提出來,讓學生在思維的碰撞中自主解決。
(4)釋疑拓展。對于全班學生都不能解決的問題和典型的例題,由教師引導學生共同解決,并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適度拓展和延伸。對于個別問題,可以通過“一對一”的方式進行解決。該階段的內容需要教師在課前進行預設,并制作成微課,便于學生課后進行再學習。在“圓的標準方程”一課中,圓的標準方程的推導是難點,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對推導過程進行再講解,總結求曲線方程的一般方法,為后面圓錐曲線的學習奠定基礎。另外,教師根據(jù)學生的掌握情況,可以結合直線的知識進行拓展,將判斷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求圓的切線的題目融入其中。
(5)練習鞏固。課堂上要預留出足夠時間進行練習,練習題要面向全體,緊扣知識點,內容可以是對新知的針對性、鞏固性、綜合性、拓展性的檢測,盡量做到當堂完成、當堂講解。
(6)總結反饋。該階段要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系統(tǒng)總結,并對下節(jié)課內容的學習提出要求,為下節(jié)課的順利翻轉做好準備。另外,教師要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評價,以便于學生查漏補缺,更好地投入到后面的學習中。
在課堂教學階段結束后,教師要做好課堂的反思和修正評估,對課堂中的問題進行梳理和總結,并將課堂動態(tài)性生成的資源整理后充實到教學課件和微課視頻中分享給學生,讓學生課后去仔細體會和消化,查漏補缺,增進對知識的理解。
實踐表明,在“3+4”中職段數(shù)學教學中采用上述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能讓學生更自主地掌控學習,有效地避免現(xiàn)行教學模式中存在的問題,明顯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促進了數(shù)學教育的改革和發(fā)展。
參考文獻
王曉婷.“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中職數(shù)學教學中應用的案例研究[J]. 天津職業(yè)院校聯(lián)合學報,2016(3).
劉玉娜. 讓信息技術成就更精彩的數(shù)學課堂[J]. 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9(1).
余紅.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J]. 中學數(shù)學,2015(5).
韓至才.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教與學之“變”與“不變”[J]. 教育現(xiàn)代化,2019(17).
孫少平,于欣.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職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基礎教育,2015(4).
王彩霞,劉光然. 翻轉課堂優(yōu)化中職課堂教學探析[J]. 職教論壇,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