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高職院校 《形勢與政策》 教育教學
作者簡介:楊愛玲,三峽電力職業(yè)學院副教授。
中圖分類號:G64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10.341
2018年4月教育部發(fā)布了《教育部關于加強新時代高校“形勢與政策”課建設的若干意見》(教社科〔2018〕1號,以下簡稱《意見》),它指出:“形勢與政策”課是幫助大學生正確認識新時代國內外形勢,深刻領會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yè)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fā)生的歷史性變革、面臨的歷史性機遇和挑戰(zhàn)的核心課程,是第一時間推動黨的理論創(chuàng)新成果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引導大學生準確理解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的重要渠道。該意見對于《形勢與政策》課的組織領導、開課要求、教學內容、教師遴選、教學方式等進行了具體的規(guī)定,為我們規(guī)范《形勢與政策》課的教育教學提供了科學指南。但由于高職院校真正規(guī)范開設《形勢與政策》課的歷史并不長,學校在《形勢與政策》課的教育教學中難免存在一定的不足,解決這些問題,完善《形勢與政策》課的教育教學,成了高職院校必須面對的問題。
(一)課程的重要性的認識需要進一步提高
形勢與政策課作為一門思想政治理論必修課。盡管教育部05方案早就規(guī)定:“本、專科學生都要開設‘形勢與政策課,本科2學分,???學分?!薄吨泄仓醒胄麄鞑?? 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學生形勢與政策教育的通知》(教社政[2004]13號)更是明確規(guī)定:“形勢與政策課按平均每學期16周,每周1學時計算。本科四年期間的學習,計2個學分;??破陂g的學習,計1個學分。”但真正完全執(zhí)行這一規(guī)定的學校并不多,其中高職院校由于各方面原因的制約,較多的學校都沒有按照規(guī)定學時開足這門課。直到2018年4月教育部發(fā)布《意見》以后,學校才重視起來。
學生對這門課也重視不夠。在許多學生不太重視思想政治理論課,他們武斷地認為馬克思主義產生于十九世紀四十年代,距今差不多兩百年了,世界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馬克思主義理論過時了,不能解決現有的社會問題。也有一部分同學在西方實用主義思潮的影響,認為思想政治理論課都是講的大道理,學了沒有用。高職院校的學生更注重和喜歡一些實踐動手類的課程,他們更喜歡可以更好滿足企業(yè)與行業(yè)需求,滿足政府和社會發(fā)展需求的課程。
部分教師對《形勢與政策》課也不夠重視。在高職院校,相當數量的教師,特別是一些專業(yè)課教師,對思想政治理論課實際是不夠重視的。在現實環(huán)境中,他們一般不敢公開說思想政治理論課不重要,但他們認為,思想政治理論課占用課時太多,擠壓了專業(yè)課,要求壓縮思想政治理論課課時?!缎蝿菖c政策》課更是被認為沒有必要開設,貫穿在其他思想政治理論課中就可以了。這種思想和言論也會在無形中對學生產生不良影響。
學校領導對于《形勢與政策》課的重視程度有待提高。從總體來看,高職院校的領導對于《形勢與政策》課是重視的,但怎么樣把這種重視落到實處,各個高職院校貫徹得有一定差距。一項基于河南洛陽五所醫(yī)學類高職院校的調查表明,雖然從總體來看,只有6.48%的學生認為學校不重視《形勢與政策》課程,所占比例并不是很高,但有15.91%的學生認為,不曾有過校級領導親自擔任過《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學工作,有16.11%的學生“不清楚”是不是有校級領導從事過《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學。①
(二)教學內容有待進一步的規(guī)范
每學期,教育部都會發(fā)布《高等學?!靶蝿菖c政策”課教育教學要點》(以下簡稱《教學要點》),但該要點內容十分豐富,并且包括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國經濟形勢、兩岸關系、中美關系這些經常會涉及到的比較重要的內容。這個《教學要點》在貫徹過程中有這樣一些問題:
第一,該《教學要點》涉及的內容比較多,很多學校一般會根據自己學校的情況有選擇地進行教學,這種選擇可能比較隨意:或根據任課教師的喜好,教師感興趣的內容就講,不敢興趣的內容就不講;或根據課件制作的難易程度,甚至有現成課件就講,沒有現成課件就不講;或根據視頻材料的多少,有視頻材料的就講,沒有的就不講。規(guī)范教學內容十分必要。
第二,該《教學要點》一般發(fā)布比較遲,要到開學三到四周后才正式公布,而高職院校往往都要求開學第一周就要上交教研活動計劃和教學進度表,許多學校的《形勢與政策》教研室只能根據自己對這半年重大的形勢與政策方面問題的理解,確定教學內容。
第三,《時事報告》大學生版是高校《形勢與政策》課專用的指定教材,由于發(fā)行時間的影響,教材到學生手中往往已經過時,不利于《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學。
(三)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沒有落到實處
《形勢與政策》課是一門理論和實踐性結合得比較強的課程,學校通過有效的社會實踐活動,把課堂理論學習和課外實踐活動結合起來,把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和社會鍛煉結合起來,讓學生走出書齋、走出課堂、走出校園,深入了解我國的社會實際,了解中國的社會現狀,讓學生近距離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我們的指導意義,準確理解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實踐教學雖然很重要,但現在很多高職院校的《形勢與政策》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沒有落到實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相當數量高職院校的《形勢與政策》實踐課沒有落實。上述河南洛陽五所醫(yī)學類高職院校的調查表明:雖然有39.1%的學生表示自己所在學校進行過《形勢與政策》課的實踐教學,但課時比較少,無法滿足自己要求。12.28%的學生對于《形勢與政策》的實踐教學表示沒有聽說過或者不十分了解,有 22.79%的學生認為自己的學校從來沒有進行過《形勢與政策課》實踐教學,17.39%的學生則表示不清楚。②這一調查雖然只拘泥于一個城市的醫(yī)學類高職院校,但有一定的代表性。
第二,組織學生進行《形勢與政策》課教學實踐的高職院校,學生的參與面也比較窄。只是組織學生干部、學生黨員、個別普通學生代表參與實踐活動,絕大多數學生沒有參加。雖然組織實踐活動的高職院??赡軙寘⒓恿嘶顒拥耐瑢W在班級、院系或者學校進行社會實踐活動匯報,但多數學生覺得這些活動和自己無關,社會實踐活動的效果大打折扣。
第三,即使組織了少數學生參與《形勢與政策》課實踐教學,實踐活動形式也比較單一,活動整體效果會打折扣。現在高職院校組織課外實踐活動以參觀、調查為主。這些活動形式各有利弊。各種實地參觀易于組織,但容易走馬觀花、走過場,使學生對于社會的了解不深入。社會實踐調查是一項學生比較方便參與的社會實踐活動。學生可以利用假期、課余時間,在教師的指導下,結合《形勢與政策》課的教育教學內容進行活動。這種活動對于學生要求比較高,它不僅要求學生有一定認識和觀察社會的能力,還要求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綜合運用,有較強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穩(wěn)步提升高職院校的校領導、教師、學生對于《形勢與政策》課教育教學的重視程度
高職院校的校長及其他領導要重視《形勢與政策》課,不僅要切實組織好《形勢與政策》課的教育教學活動,像教育部的《意見》明確規(guī)定的那樣:要將“形勢與政策”課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管理體系,由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科研二級機構統一組織開課、統一管理任課教師,黨委宣傳部、黨委學生工作部、教務處等相關部門配合做好教學管理工作。學校領導還要親自承擔《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學任務。學校校長在高職院校學生眼中比一般任課教師神秘,更有權威性,學校領導的親自授課,會讓學生覺得有說服力。
教師也要重視《形勢與政策》課,深刻認識到:《形勢與政策》課和其他思想政治理論課一樣,都發(fā)揮著系統宣傳、闡釋、傳播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作用,是對廣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落實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的關鍵性課程,是培養(yǎng)一代又一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
學生要改變錯誤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學了沒用”的觀點,切實認識到:《形勢與政策》這類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是比其他技能類科目更有用的課程。習近平總書記曾經強調:“青年時代樹立正確的理想、堅定的信念十分緊要,不僅要樹立,而且要在心中扎根,一輩子都能堅持為之奮斗?!鼻嗄晏幱诶硐胄拍?、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時期,抓好這一時期十分重要,第一粒扣子扣錯了,剩余的扣子都會扣錯。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
(二)優(yōu)化、凝練教學內容,注重時效性
教育部《意見》已經明確規(guī)定了《形勢與政策》課的內容為:要緊密圍繞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把堅定“四個自信”貫穿教學全過程。要開設好全面從嚴治黨形勢與政策的專題,開設好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形勢與政策的專題,開設好港澳臺工作形勢與政策的專題,開設好國際形勢與政策專題,并對每個專題的重點作出了具體規(guī)定。
這些教學內容教師每學期都會講,教師在授課時要充分利用各種信息平臺,查找資料,選取最新案例,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分析這些實例,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世界和中國發(fā)展大勢,增強學生的“四個自信”,幫助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選最新案例是每個教師授課前必須做的工作。在信息時代,特別是目前自媒體迅猛發(fā)展的當下,各種信息都很便捷地傳到每個學生眼中、耳中和頭腦中,各種信息流讓學生眼花繚亂,真假莫辯。教師必須第一時間也了解這些信息,幫助學生從紛繁復雜的信息中去偽存真,篩選出正確信息,引導學生用聯系、發(fā)展和全面的觀點看待問題,用辯證的眼光看待中國和世界的狀況,正確認識自己的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努力奮斗。
(三)拓展實踐教學形式,力爭讓更多的同學參與到《形勢與政策》課教學實踐活動中
《形勢與政策》實踐教學是在校大學生認識國情、了解社會、提升自我的必修課,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延伸性教學,是增強高職院?!缎蝿菖c政策》課實效性的重要途徑和方法。
調查類社會實踐活動還是應該繼續(xù)堅持。利用寒暑假,組織學生到農村了解我國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到城市了解城市變遷,感受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取得的巨大成就,到社區(qū)居委會、村委會等基層單位,了解基層黨組織政治建設狀況等。通過調研報告的撰寫,使大學生充分了解社會,把握國情,更加深刻地理解黨的路線方針政策。
除了進行傳統的調查研究類的社會實踐活動以外,還可以進行多種實踐活動可以嘗試。
要聞播報?!缎蝿菖c政策》的教學一般和最新的國際和國內形勢密切聯系,學生要了解中國與世界,必須了解世情、國情、黨情、社情和民情這“五情“。學生五人一組,每組學生每學期至少進行一次要聞播報。播報方式可以制作視頻新聞,也可以是手寫報。每個學生在小組中要有明確分工,共同完成這個播報。
實踐教學基地考察。在考察前要讓學生了解考察的目的,考察過程中給學生布置思考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進行實踐活動,避免走過場。通過考察讓學生理性思考問題,把社會現象上升到理性高度分析,看問題更全面、更深刻。
微視頻拍攝。讓學生從生活出發(fā),從細微處切入,以小見大,既反映的是社會生活的問題,又和《形勢與政策》課的某個教學內容有關系,使學生在拍攝中深入了解社會生活。
實踐教學方式還有很多,不一一列舉,通過這些方式,爭取讓所有學生都參與到《形勢與政策》課的實踐教學活動中,提高課程的教學效果。
注釋:
①②趙海飛,黃中斯.關于高職醫(yī)學院校形勢與政策課的現狀調研與對策研究——基于五所醫(yī)學高職院校的調查[J].科教文匯,2019,1(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