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社旗縣人民醫(yī)院急診科,河南 社旗 473300
慢性心力衰竭屬于各類心臟疾病的終末階段,常造成患者心肌受損,使其心臟結(jié)構(gòu)及功能也隨之發(fā)生改變,患者常以呼吸困難、乏力、體液潴留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嚴重威脅患者健康[1]。目前,臨床上常采用西藥進行治療,雖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臨床癥狀及體征,但整體療效不佳。近年來,中醫(yī)藥在心血管疾病中的治療優(yōu)勢逐漸凸顯,且受到廣泛認可?;诖?,本研究觀察茯苓四逆湯聯(lián)合西藥治療陽氣虧虛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的臨床療效?,F(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86例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7月期間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利用隨機數(shù)表法分為兩組,各43例。對照組男24例,女19例;年齡52~78歲,平均(65.13±6.14)歲;病程2~13年,平均(7.36±1.83)年。觀察組男23例,女20例;年齡53~76歲,平均(64.92±6.05)歲;病程2~14年,平均(7.49±1.91)年。兩組一般資料對比無統(tǒng)計學(xué)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慢性心力衰竭診斷標準[2];②均符合陽氣虧虛血瘀型辨證標準[3],主癥:胸脅作痛,心悸氣短、脅下痞塊,下肢浮腫,頸部青筋暴露;次癥:面色晦暗,唇甲青紫;舌脈:舌質(zhì)紫暗,或有瘀點、瘀斑,脈澀;③心功能NYHA分級:Ⅱ-Ⅳ級;④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對本研究藥物存在禁忌癥者;②合并惡性腫瘤者;③精神障礙者;④意識不清者;⑤合并心、肝、腎等功能障礙。
1.3 方法 兩組均采取利尿、強心、抗心衰等對癥治療。對照組采用美托洛爾(上海信誼百路達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1417)治療,口服,12.5 mg/次,2次/d。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chǔ)上,加用茯苓四逆湯顆粒劑型治療,藥方如下:茯苓20 g,丹參15 g,人參10 g,制附子(先煎)6 g,干姜6 g,炙甘草10 g。溫開水沖服,1劑/d,分早晚兩次口服。1個療程為2周,兩組均治療6個療程。
1.4 觀察指標 ①中醫(yī)證候積分:包括胸脅作痛、心悸氣短、脅下痞塊、下肢浮腫、頸部青筋暴露、面色晦暗、唇甲青紫等,根據(jù)證候嚴重程度評分,分值0~3分,分值越高,代表癥狀越嚴重[3];②心衰情況:根據(jù)Lee氏心衰計分法[4]評定,其中輕度心衰:6~10分;中度心衰:11~14分;重度心衰:15~18分;③心功能:利用超聲心動圖測定,包括左心室舒張末期內(nèi)徑(LVEDD)、左心室收縮末期內(nèi)徑(LVESD)及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VEF)。上述指標均于治療前及治療6個療程后測定。
1.5 療效判定 顯效:患者中醫(yī)證候積分、Lee氏心衰計分下降超過70%及75%,臨床癥狀消失;有效:患者中醫(yī)證候積分及Lee氏心衰計分減少超過30%及50%,臨床癥狀明顯改善;無效:上述均無改善[3]??傆行蕿轱@效率和有效率之和。
2.1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 [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2.2 兩組中醫(yī)證候積分及Lee心衰計分對比 治療后,兩組中醫(yī)證候積分及Lee心衰計分均較治療前降低,且觀察組上述指標較對照組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中醫(yī)證候積分及Lee心衰計分對比 分)
注:與同組治療前相比,*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2.3 兩組心功能指標對比 治療后,兩組LVEF、LVEDD、LVESD均改善,且觀察組LVEDD、LVESD較對照組低,LVEF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見表3。
組別 LVEDD/mm LVESD/mm LVEF/% 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對照組(n=43)51.25±5.2741.15±3.72*62.24±5.6950.69±4.58*33.28±3.3241.59±5.84*觀察組(n=43)50.84±5.1338.06±3.58*#62.43±5.7147.23±4.36*#33.49±3.4148.36±6.35*#
注:與同組治療前相比,*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慢性心力衰竭在中醫(yī)學(xué)中屬“胸痹”、“心悸”等范疇,屬本虛標實之證,陰虛、陽虛、氣虛即為本虛,血瘀痰飲、水停即為標實,而長期血瘀、水飲等,則加重陽氣損傷,形成惡性循環(huán),形成陽氣虧虛血瘀證[5]。因此,治療應(yīng)以益氣溫陽、活血利水等為主。美托洛爾是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常用藥物,具有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等作用,可有效抑制心室收縮,提高心功能[6]。
茯苓四逆湯源自《傷寒論》,方中成分包括茯苓、丹參、人參、制附子、干姜及炙甘草,其中茯苓味甘、淡,性平,可益氣健脾、滲濕利水;丹參味苦,性微寒,可活血利水;人參味甘、苦,性溫,可大補元氣、復(fù)脈固脫;制附子味甘、辛,性大熱,可補火助陽;干姜味辛,性熱,可溫肺化飲;炙甘草味甘,性平,可益氣復(fù)脈;全方配伍精當,標本兼治,共奏活血利水、溫陽補氣之效[7]。心功能指標包括LVEDD、LVESD及LVEF,心衰發(fā)生時,將導(dǎo)致患者心肌收縮及舒張能力減弱,心臟射血能力也隨之減弱,進而使射血分數(shù)降低。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LVEDD、LVESD較對照組低,LVEF較對照組高,表明茯苓四逆湯聯(lián)合西藥治療陽氣虧虛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利于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較對照組,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更高,中醫(yī)證候積分及Lee氏心衰計分更低,表明茯苓四逆湯聯(lián)合西藥治療陽氣虧虛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的臨床療效顯著?,F(xiàn)代藥理研究指出,茯苓可有效提升心肌收縮力,還具有利尿、抗炎、抗氧化、調(diào)節(jié)免疫等多種作用[8];丹參具有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微循環(huán)、預(yù)防心肌缺血等作用[9]。
綜上,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西藥聯(lián)合茯苓四逆湯治療可有效提升臨床療效,改善臨床癥狀及心功能,減輕心衰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