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迅
元祐二年(1087)秋,駙馬王詵于其私人花園“西園”雅集,有東坡(蘇軾)、王晉卿(王詵)、蘇子由(蘇轍)、黃魯直(黃庭堅)、李伯時(李公麟)、晁無咎(晁補之),張文潛(張耒)、秦少游(秦觀)、米元章(米芾)等十六人。王詵囑李公麟(1049~1106)作圖,曰《西園雅集圖》,米芾(1051~1108)屬文以記之,曰《西園雅集圖記》。
后約一百年,樓鑰(1137~1213)《跋王都尉湘鄉(xiāng)小景》“國家盛時,禁鑾多得名賢,而晉卿風流尤勝。頃見《雅集圖》……”云云,可知樓氏曾見李公麟《西園雅集圖》,并米芾《西園雅集圖記》。又后約五六十年,劉克莊(1187~1269)《西園雅集圖》云“……此圖布置園林水石,人物姬女,小者僅如針芥,然比之龍眠墨本,居然有富貴態(tài)度,畫固不可以不設色哉!”劉氏見李公麟之圖,未見米芾之文,故其跋多有臆想。從此,“西園雅集”圖與文分離。又后約八九十年,袁桷(1266~1327)有記李公麟圖。又后約三十年,陸友仁(1290~1338)復記之。
西園雅集圖(局部) 清·石濤
自西園雅集其圖其文分離,各自傳播流轉,后人有見李公麟之圖,有見米芾之文,望“西園”“雅集”而生義,或據(jù)零散文字記錄而揣測臆想,遂歧義百出,于是《西園雅集圖》摹本、摹本之摹本、寫意,以至于偽作層出不窮,與原圖及原文相差極大。
元代多摹本及摹本之摹本。于立(約公元1341年前后在世)《題〈西園雅集圖〉》云:“文章在世如元氣,人物盛衰同一致。開圖使我三太息,乃知作者遺深意。名園蕭瑟懸古秋,白沙翠竹涵清流。豈無尊俎寄幽賞,況有文字能相酬?!保ㄞD引自裴麗曼《西園雅集研究》,碩士論文)姚文奐(約公元1350年前后在世)《題〈西園雅集圖〉》云:“宋家全盛日,戚里肅高風。四海才華萃,西園爽氣濃。衣冠名教異,興趣一時同。雅好隨賓客,風流見主翁。……”(轉引自易東華《西園陳古——嘉祐前后雅集中的金石》,《新美術》2012年02期)可以推知,作者不知米芾《西園雅集圖記》,故其題詩只能以寫意為之。
楊士奇(1366~1444)《〈西園雅集圖〉記》云:“西園者,宋駙馬都尉王詵晉卿延東坡諸名勝燕游之所也,當時李伯時為寫圖。后之臨寫者,或著色、或用水墨、不一法也。……余僅見廣平家有劉松年臨伯時圖,位置頗不同,無文潛、端叔、無己、無咎四人,器物亦小異。然聞后來臨伯時者,如僧梵隆、趙伯駒輩,非一人洊更臨寫,則必不能無異?!保ㄞD引自張爽《“西園雅集”之爭與中國美術史方法論分析》)楊士奇見《西園雅集圖》各種臨本,頗為不同?!拔鲌@者,宋駙馬都尉王詵晉卿延東坡諸名勝燕游之所也”,及其例舉“文潛、端叔、無己、無咎”之名,可證楊氏見過米芾原文。楊士奇指出,劉松年(約1155~1218)所臨《西園雅集圖》與其他摹本位置頗不同,與米芾所記,其人物無文潛(張耒)、端叔(李之儀)、無己(?)、無咎(晁補之)四人。
楊士奇論各種摹本曰“后之臨寫者,或著色、或用水墨,不一法也”。米芾《西園雅集圖記》曰“李伯時效唐小李將軍為著色泉石云物”,而后世有水墨摹本。
清內府藏書畫專著《石渠寶笈·初編》卷七“貯御書房”著錄《西園雅集圖》,即水墨紙本,白描入畫,有鈐印“乾隆御覽之寶”“嘉慶御覽之寶”“宣統(tǒng)御覽之寶”“石渠寶笈”“御書房鑒藏寶”,以為是真品。此卷有題跋甚多,有曾幾(1085~1166),南宋禮部侍郎,其款識記“紹興丙子四月十二日茶山曾幾吉甫題”,紹興丙子即紹興二十六年(1156)。此真?zhèn)喂们也徽摗S袆⒖饲f(1187~1269)跋,即抄自《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百零四“《西園雅集圖》”條,因清內府藏《西園雅集圖》為水墨紙本,白描入畫,故此所謂劉克莊跋刪去《后村先生大全集》“畫固不可以不設色哉”一句,遂留下作偽證據(jù)。以下題跋者,有宋渤(1341~1370前后在世),官至集賢殿學士。趙淇(1239~1307),至元十五年(1278)署廣東宣撫使,湖南道宣慰使,虞集《道園學古錄》卷十三《趙文惠公神道碑》載其生平。高棅(1350~1423),永樂二年(1404),以布衣召入翰林為待詔。以下題跋者不贅。此清內府藏水墨白描《西園雅集圖》,應為元代摹本,宋人題跋或為元人作偽,元人題跋為真。
王世貞(1526~1590)《題仇實父臨〈西園雅集圖〉后》曰:“……余竊謂諸公蹤跡不恒聚大梁,其文雅風流之盛,未必盡在此一時,蓋晉卿合其所與游長者而圖之,諸公又各以其意而傳寫之,故不無牴牾耳?!保ㄍ跏镭憽稄m州續(xù)稿》卷一百七十)王世貞所見《西園雅集圖》及《西園雅集圖記》各種版本甚多,互相之間“不無牴牾”,故認為所謂“西園雅集”,非同一時間、同一地點,非必在汴京(大梁),“蓋晉卿(王詵)合其所與游長者而圖之,諸公又各以其意而傳寫之”。
西園雅集圖(局部) 清內府藏
《西園雅集圖》偽作,首見于董其昌(1555~1636)。董其昌字玄宰,號思白,又號香光居士,松江華亭人,書論、畫論頗多。其文集記李公麟《西園雅集圖》有三條。以下按其刊載順序論之。
董其昌《容臺別集》卷三記:“往余在京師,得古畫二十余冊,中有李伯時《西園雅集圖》,米元章書《序》,余刻之《鴻堂帖》行于世。此余所仿之書于便面者。”(下簡稱“甲條”)董其昌購得古畫二十余冊,其中有李公麟《西園雅集圖》。所謂“米元章書《序》”,即應為《西園雅集圖記》。其時《西園雅集圖》盡人皆知,其摹本隨處可見,董氏云購得“李伯時《西園雅集圖》”,自以為是真本。自陸友仁(1290~1338)見李公麟《西園雅集圖》真本,二百六十年間流落人間,至董其昌重見天日。便面,扇狀物之類,即團扇、折扇。董其昌所購得“米元章書《序》”,書于一扇面上,董其昌仿之,刻之于《鴻堂帖》。以此推之,李公麟《西園雅集圖》亦應畫于此扇面上。
李公麟《西園雅集圖》與米芾《西園雅集圖記》同在一扇面上,乃董其昌作偽最直接的證據(jù)。董其昌之前,《西園雅集圖》摹本甚多,無有稱真本者,更無《西園雅集圖》與《西園雅集圖記》同在者。李公麟作《西園雅集圖》后,唯有樓鑰(1137~1213)見李公麟《西園雅集圖》并米芾《西園雅集圖記》。以后,劉克莊(1187~1269)、袁桷(1266~1327)、陸友仁(1290~1338)見李公麟之圖,均未見米芾之文,故其題跋所記,多為臆想,而其臆想之題跋流傳后世,后世則信以為真,又衍生各種臆想,遂使“西園雅集”之說益加混亂。董其昌不察,自稱購得李公麟之圖與米芾之文,且在同一扇面上,如此于李公麟《西園雅集圖》與米芾《西園雅集圖記》之流轉置之不顧,誠為匪夷所思。
西園雅集圖 明·唐寅
董氏自知米芾《西園雅集圖記》真跡事關重大,應公之于眾,于是將之“刻之《鴻堂帖》行于世”?!而櫶锰芳础稇蝤櫶锰?,或稱《戲鴻堂法帖》,全十六卷,董氏選晉、唐、宋、元各代名家書跡,萬歷三十一年(1603)輯刻完成?!稇蝤櫶锰访媸乐畷r,沈德符《萬歷野獲編》卷二十六“小楷墨刻”條曰:“董玄宰刻《戲鴻堂帖》,今日盛行,但急于告成,不甚精工。若以真跡對校,不啻河漢。其中小楷,有韓宗伯家《黃庭內景》數(shù)行,近來宇內法書,當推此為第一。而《戲鴻》所刻,幾并形似失之。予后晤韓胄君詰其故。韓曰:‘董來借摹,予懼其不歸也,信手對臨百余字以應之,并未曾雙鉤及過朱,不意其遽入石也?!蛳嗯c撫掌不已。此外刻帖紛紛,俱不足置齒頰矣?!?/p>
韓逢禧(韓胄君)家有楊羲楷書《黃庭內景經》,董其昌想借摹入《戲鴻堂》。韓逢禧擔心其昌不還,于是照《黃庭內景經》,信手臨寫“百余字”以應付之,“不意其遽入石也”,即入《戲鴻堂帖》石刻本。因此沈德符、韓逢禧“因相與撫掌不已”?!稇蝤櫶锰肪硪患创恕饵S庭內景經》,董其昌《畫禪室隨筆》卷一“跋楊義和《黃庭經》后”云:“按《真誥》,稱楊書祖效郗法,力同二王。《述書賦》亦云:‘方圓自我,結構遺名;如舟楫之不系,混寵辱以若驚。’其為書家所重若此。顧唐時止存草書六行,今此經行楷數(shù)千字。神采奕然,傳流有緒,豈非墨池奇遘耶。元時在鮮于樞家。余昔從館師韓宗伯,借摹數(shù)行,茲勒以冠諸帖。楊在右軍后,以是神仙之跡,不復系以時代耳。”韓宗伯即韓逢禧之父韓世能?!岸瓉斫枘?,予懼其不歸也,信手對臨百余字以應之”,此事真?zhèn)巍⑹欠?、恩怨已無從辨析。
傳《戲鴻堂帖》有木刻本,不知何據(jù)。以后評《戲鴻堂帖》,即指石刻本。清代王澍《淳化秘閣法帖考正·附》卷一“戲鴻堂帖”條云:“董思白以平生所見真跡勒成一十六卷,惜刻手粗惡,字字失真,為古今刻帖中第一惡札?!倍蠈⒚总馈段鲌@雅集圖記》收入其《戲鴻堂法帖》,其文即公認之原文,并不難得,而所謂米芾真跡經董氏轉成石刻,其面目可想而知,而所謂米芾真跡則不知下落。(待續(xù))■
西園雅集圖(局部) 明·仇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