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繼興
(北京大學中國平衡論研究中心,北京 100091)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歷次講話、尤其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一)、(二)卷集中闡述了一系列馬克思主義重大理論問題,通過對這些重大理論問題的研究、梳理,我們發(fā)現(xiàn)一條新的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脈絡:名、義、術、道、行、評、予、樂——八大哲學要素貫穿其中。綜觀這八大哲學要素,當是新時代大道至簡、通俗易懂的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學習實踐的新模式。這使得新時代學習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和比較、了解世界各大哲學門派有了“定性定量”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標尺,也將新時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提升到了引領世界的新高度。這對促進哲學學科的比較、升級發(fā)展、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具有更加積極的實踐意義。本文將以習近平新平衡哲學為例,就哲學的八大要素展開具體闡釋、解讀,力求為哲學研究、哲學比較探索一條新思路、一個新方法、一把新標尺。
名即名稱,筆者以新平衡一名來指稱習近平新時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這一提法首見于2017年4月的《平衡論壇》和《時代報告》2019.1期,“新平衡”一名既有中國傳統(tǒng)文化底蘊,又有馬克思主義經典義涵,還兼容了某些西方思想文化的精華,體現(xiàn)了中國共產黨人對當代中國及未來世界發(fā)展趨勢的認識和把握,是新時代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中國共產黨人的智慧結晶。
新平衡是對當今世界“實用主義”哲學的反思與扭轉,即從“只講目的不講方法”的實用主義哲學轉向“既講目的又講方法”的“適用主義”哲學(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發(fā)展經濟,公平正義),進而又提升到“目的、方法有機統(tǒng)一”的“同樂主義”哲學(實用適用只是方法不是目的)?!巴瑯分髁x”哲學的目的是萬物同樂,與一己之樂不同的是,同樂主義旨在構筑與人樂、與眾樂的和諧之道。中國傳統(tǒng)文化特別講究人欲自然萬物、人與社會之間的和諧相處,如《周易》提出的“保合太和,乃利貞”的和諧觀念。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也講過中國與世界和諧相處的基本原則:“堅持正確義利觀,樹立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xù)的新安全觀,謀求開放創(chuàng)新、包容互惠的發(fā)展前景,促進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構筑尊崇自然、綠色發(fā)展的生態(tài)體系,始終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fā)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這一外交原則旨在維系世界各國之間的平衡有序、公平正義,體現(xiàn)了中國追求和平相處、和諧共贏的外交思想。
義即根本目的、目標。毋庸置疑,新時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根本目的、目標是共產主義,這是中國共產黨人為之終身奮斗的永不改變的總目的、總目標,這個總目的、總目標的實質就是“為人民服務”,就是“以人民為中心”,就是積極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維護公平正義”。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一直以來都有“以民為本”的歷史傳統(tǒng),如《尚書》所言:“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孟子甚至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重民主張。馬克思主義哲學所謂“以人為本”的科學發(fā)展觀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西方哲學人本主義的基本內涵,也極大體現(xiàn)了中國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2014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外事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堅持正確義利觀,做到義利兼顧,要講信義、重情義、揚正義、樹道義?!斌w現(xiàn)了中國作為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一個負責任大國的理念和風范。習近平總書記在談到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時指出:“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為世界謀大同”,中國共產黨肩負的道義便是為人民謀福祉,維護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維護世界和平與秩序,時刻把握“以人為本,以理為準”的總方針,以服務人類為根本目的,尊重自然規(guī)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充分體現(xiàn)了中國共產黨人以人民為中心、以民族復興為職志、以世界大同為總目標的新時代科學發(fā)展觀。
術即方法、路徑,是新時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路徑,其核心原則是“實事求是,變而不變”?!皩嵤虑笫恰奔匆磺袕膶嶋H出發(fā),自覺遵循事物的內在發(fā)展規(guī)律,因人、因時、因地、因勢制宜,實現(xiàn)歷史唯物主義與辯證唯物主義的有機融合。
“實事求是”是中國傳統(tǒng)思維模式的重要傳統(tǒng),唐代顏師古主張做事要“務得事實,每求真是也”,凸顯求真務實的治學態(tài)度。而在明確之際,實事求是則成為儒家知識分子群體力求經世致用的實踐路徑和實踐精神?!皩嵤虑笫恰?、“與時俱進”同時也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現(xiàn)實產物,早在革命初期,毛澤東同志就明確指出我們應堅持走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思想路線,提倡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態(tài)度,強調一切要從中國的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實事求是歷來是中國共產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也是我黨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證。習近平總書記號召“各級領導干部要把實事求是貫徹到領導工作全過程,自覺做堅持實事求是的表率?!薄皩嵤虑笫恰边@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成果,已經成為我黨正確的政治路線形成的理論基礎。
“變而不變”是指共產主義總目標不變,但其實現(xiàn)路徑則可以因人而異,因地制宜,與時俱進,時變則變?!白兌蛔儭蓖飨娜笠回炞黠L——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艱苦樸素的工作作風、靈活機動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可以說是做到了一脈相承的境界,全力做到并實現(xiàn)實際方向與方法的有機統(tǒng)一。與馬克思主義哲學具體問題具體對待的分析方法不同的是,“變而不變”更為重點的提到和指出辯證把握方向和方法的統(tǒng)一性、靈活性。正比如習總書記所提到的:“我們要堅持辯證法、兩點論,堅持在社會主義基本的制度和市場整體經濟的相結合上,做足工作和下足功夫,把這兩個方面的優(yōu)勢性,放大化,發(fā)揮出更好的作用,不僅要對“市場”有更好的效果,又要做到對于“政府”有更大的支持——在積極提升經濟發(fā)展的同時,又要堅定公平正義。”“變而不變”其實可以理解為,習總書記新時代中國化、大眾化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新方法、新原則。完全是對馬克思主義里的精華進行了至深的理解,可謂是新解讀、新發(fā)展。
“道”這里所指:原理、道理,是新時期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最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哲學可以說是一門非常注重辯證的哲學說,“辯證”這個詞語,原本是指在中醫(yī)里,根據(jù)“望聞問切”所得的病人患者基本信息,加以辨別、剖析、歸納、總結的整個過程,從而斷定疾病的性質、病因、發(fā)展走向,然后為病患指定出有根有據(jù)的治療和康復的方案或醫(yī)學方法。中醫(yī)辨證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辨證法本質上有其內在一致性,“辯證”在中醫(yī)那里有“非絕對”之意,注重對象的整體性、系統(tǒng)性、相對性。譬如物質與精神、唯物論與唯心論,它們是一個整體的、相對的的關系,實際上是對一個認識對象的兩個側面的認知,通俗講,就是相對地……看問題。
在西方哲學那里,黑格爾的絕對理念是一種超驗的精神性的存在,絕對理念作為一切存在的本質和根據(jù),派生了自然萬物和人的意識。黑格爾哲學體系充滿了主體本體論、認識論和辯證法合一的特色,絕對理念通過辯證法得以認識到到獲取現(xiàn)實意義的路徑唯有自我外化或異化,絕對理念需要在異己力量中保持自我(相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一直就有相對性思維的歷史傳統(tǒng),如《周易·系辭》關于“一陰一陽之謂道”蘊含著對立統(tǒng)一的辯證思維,佛教所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也體現(xiàn)了鮮明的辯證色彩。在早期道家那里,道通常是指天道、天則,“道可道,非常道”,道是宇宙萬物生生不息之本原,是宇宙萬物必須遵循的自然法則,道不可名狀,道又無所不在,道是一種精神性的絕對至上的道德準則。道家“反者道之動”、“無為而無不為”、“無用之用”的樸素相對思維以及天人合一的整體思維成為人類處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關系的理論依據(jù)。
行即踐行、落實,是指新時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在現(xiàn)實生活中實踐、落實。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實踐觀認為,實踐是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根本標準,實踐也是升華認識的現(xiàn)實路徑,堅持在實踐中深化認識、提升認識。明末清初的實學思想家們極力主張由宋明空談之虛轉向實干之實,通過實踐、實行、實干來興業(yè)救國。毛澤東在《實踐論》中曾講:“如果有了正確的理論,只是把它空談一陣,束之高閣,并不實行,那末,這種理論再好也是沒有意義的?!绷暯娇倳浂啻翁岬剑簲]起袖子加油干理論必須落實于實踐才能展現(xiàn)理論的生命力,不能付諸實踐的理論是蒼白無力的。
建基于新時代馬克思主義哲學基礎之上的新平衡論,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具體落實需要從四個方面入手:第一,必須要找準位置,即根據(jù)自身情況來找準位置,高度明確目標。明確“我是誰、想干啥、能干啥、該干啥、容干啥”,根據(jù)輕急緩重之勢依次行動。事實來看,我們從小體到大體,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每一個工作單位、每一個國家首先都必須要明確和找準自身的位置所在,明確自身的奮斗目標和最終目的,明確我們去實現(xiàn)目標的程序、規(guī)則、標準究竟是什么,這是我們現(xiàn)實實踐所應遵循的基本程序。其次我們需要找準問題、掌握方向。在整個實踐的過程里,需要先從相對更復雜的矛盾中找準最急需解決的主要矛盾,從主要矛盾開展,集中火力逐個突破掉。再次,必須要注重提升成本意識。中國在發(fā)展社會主義經濟的實踐中其實是需要學習西方國家可資借鑒的成功案例,比如成本核算如何做好,在盡可能降低成本的同一時間內,實現(xiàn)更高更優(yōu)質的經濟質量發(fā)展。
評即評判,評是對行的理論總結,行是對評的實踐驗證,評判并總結經驗教訓是為了更好的踐行實踐。評判的標準是人民的滿意度,鄧小平同志說過:“把人民滿意不滿意,人民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工作的標準?!绷暯娇倳浺仓v過:“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蔽覀兊乃泄ぷ?,必須要以人民滿意程度、高興程度、是否答應作為最基本的評審標準,這種標準在新時代體現(xiàn)得更為規(guī)范,應該從評判主體、倫理、評判標準、評判清結四個方面做一個更具體的討論。
評判主體:歷史和人民。中國共產黨必定是以人民中心點,為民服務是我們不變的宗旨,評判主體則必定是人民。新時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不僅只強調了從整體看問題,還強調了要從發(fā)展角度看問題,要求做到從整體到部分、當下與未來、內外部的有機統(tǒng)一,這是由為多數(shù)人服務的公有制性質、公平正義的根本目標所決定的。
評判倫理:業(yè)不自評。最終的成敗優(yōu)劣不由自己評判,而是由歷史和人民評判,這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關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根本標準”的真理就已經決定的。這樣就從倫理上、哲理上乃至法理上進一步清晰了人民、公仆的位置與職責,也為其它工作業(yè)績的評判理順了關系。
評判標準:整體增減良性循環(huán)。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事物發(fā)展不是絕對的射線發(fā)展,而是波浪式發(fā)展、螺旋式上升、有增有減的往復循環(huán)發(fā)展,發(fā)展過程中有高峰有低谷、有直線有曲線都屬正常情況。
評判清結:即工作的清理、完善和總結,為下階段工作奠定基礎并提出建議。工作獎罰標準理應事前公開,事后兌現(xiàn)。這一點主要取決于領導層的公心,即古人所謂“君正,莫不正”。毛澤東通知也曾講過:“只要我們?yōu)槿嗣竦睦鎴猿趾玫?,為人民的利益改正錯的,我們這個隊伍就一定會興旺起來”。主要領導公心越多,社會風氣就越正,正氣就越足,凝聚力越強,我們的事業(yè)就會興旺,軟實力就會硬起來,國家就越安全,我們生活的新時代就會成為引領世界的公平合理的新時代。
在評判主體、評判倫理、評判標準和評判清結螺旋式上升的發(fā)展過程中,我們需要注意防微杜漸,本著“梅花香自苦寒來,幸福只能靠勤奮”的大平衡原則,堅持扎實工作,相信有努力就會有收獲,為實現(xiàn)中國夢的美好生活而努力奮斗。
予即預設、預測、預估、預判,即新時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為實現(xiàn)中國夢而進行的預先推測、推演、評判。古人講:“凡事予則立,不予則廢?!鳖A先推測、評判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風險。予,需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評判:
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善惡必有報,只是遲與早。因果不空有兩個自然科學依據(jù),其一是牛頓力學的第三定律,即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同時存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其二是中國人新發(fā)現(xiàn)的“物理不滅定律”,即物質及其存在之理都不會消滅,而是從一種形式轉變?yōu)榱硪环N形式,也叫“守恒定律”或“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定律”。因果不空時刻警示人類:相信善惡有報,鼓勵多行善事,多種善因,不種惡因,這與古人所言“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大道至簡、大道在公,只要真正出自公心行事,就如同上天相助一般游刃有余。《禮記》云:“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祈求天地萬物能各安其位、各盡其責、各得其所、美美與共。古人還描述過天地大公的昌明景象:“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日月無私照,四時無私行也”。
循環(huán)是宇宙萬物生存必不可少的周期性環(huán)節(jié),是物質能量流動的周期性轉換,如地球上動物植物微生物的循環(huán),土山水氣林田湖草的循環(huán)。當今社會倡導的“循環(huán)經濟”就是以資源高效利用和循環(huán)利用為核心,以適減量、再利用、資源化為原則,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為特征的良性循環(huán)增減模式。循環(huán)經濟是對大生產、大消費、大廢棄傳統(tǒng)增長模式的揚棄,是低成本、高持續(xù)發(fā)展的良性經濟運行模式,以其“發(fā)展生態(tài)經濟,共建人文家園”的文明生態(tài)理念成為中國生態(tài)家園建設的主流模式。
樂即高興、喜悅、愉悅,是一種發(fā)自內心的快樂、喜悅、自在之情,也是天下萬民共同向往的美好心境,是新時代馬克思主義哲學新平衡論追求的至高境界。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曾講:“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孟子·梁惠王下》亦有“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之說,佛教之樂亦有身心適悅之樂、入禪定境界之樂、極樂世界超脫之樂之說,極樂世界便是“沒有眾苦,但受諸樂”的眾樂世界。新平衡論的快樂原則就是“與眾樂樂”,即與家人同樂、與國人同樂、與世界各國友人同樂,這也是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的家庭和諧建設、一帶一路與人類文明共同體建設的深意所在。樂同樣也是宇宙間自然萬物的共同喜好和共同向往,古人講山樂水樂則天樂地樂,人類“與眾樂樂”本身也包含著與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萬物同樂的涵義,儒家親親之仁由近至遠向外推廣至自然萬物即所謂“仁民愛物”,道家天人合一的生態(tài)理念注重從整體觀出發(fā)順應自然、關切自然,馬克思主義生態(tài)觀亦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講的“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tài)環(huán)境”,尊重自然、尊重他人他國,構建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世界各國之間美美與共、和諧共生的人類命運共同體。
總之,縱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新平衡的八大要素:名、義、術、道、行、評、預、樂,凸現(xiàn)了新時代哲學人文學科的名稱、目的、方法、原理、知行、評判、預測、循環(huán)……有助于我們進一步把握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與新時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操作性,為世界人文交流學習提供了一個新模式、新方法,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美人之美、美美與共”作出了操作性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