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 丹
焦窈瑤筆下,四氣五味俱在、升降沉浮皆有,《碎器》《滿天星》《一九九一年的柏拉圖》,若是沒點靈心慧性,是寫不出的。
看她最新的《黑水仙》,就忍不住想起《約伯記》第十四章的那句“出來如花,又被割下”,可能這就是叢林時代以來“男子氣”的世界觀——世界是雌性的,彼此間既欲望又?jǐn)骋?。撇去破鏡重圓和死里逃生的俗套,男女間的觀看、欺瞞和試探,可能就如焦窈瑤所寫,是相互征伐、束縛、纏斗的向日葵和黑水仙。小說排斥了任何大型詞匯,最大的景觀也不超過咖啡館和藝術(shù)學(xué)院,故事的所在地都是荷爾蒙的占領(lǐng)區(qū)。佛教徒說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陰熾盛,焦窈瑤用一種略顯青春而又頗為自制的手法,讓令人不安的愛欲迸出皮囊,像一支埋伏略久的軍隊,帶著毫不投機的真誠手執(zhí)利刃。
焦窈瑤的寫作姿態(tài),大概可以用“背對星辰大海、面對蒜皮雞毛”來形容,她的小說更像是靈魂化療而非心靈按摩,在幽暗中抵達,在寬廣中照亮。近十年來,焦窈瑤一直致力于編織她的“蘆鎮(zhèn)”文學(xué)版圖,《黑水仙》和她陸續(xù)發(fā)表的《男孩三木》《熱帶雨林》《滿天星》《夏娃的禮物》《金色曼陀羅》《暗夜魔術(shù)》等小說一樣,背景都是“蘆鎮(zhèn)”,原型就是焦窈瑤的家鄉(xiāng)南京某郊縣。她所創(chuàng)造出的“蘆鎮(zhèn)”,似幻非幻,虛實難辨,引用焦窈瑤一位讀者的話:“蘆鎮(zhèn)似乎是一座艷麗的孤島,島上的人有諸多騷動,想要離開,最后宿命般地返回,因為他們的結(jié)都在這里?!薄逗谒伞防锕淌刂H情和殘缺家庭的男主角水星,就是“蘆鎮(zhèn)”系列里癡情重義的人物的典型代表,從他身上我們看到了《夏娃的禮物》里的陸星嵐,看到了《滿天星》里的黎真一;而女主人公水月,則代表了焦窈瑤筆下邪魅的“叛逆少女”,像《金色曼陀羅》里的金湘琳,《滿天星》里的米肖薇等等。
可以說,焦窈瑤總是在對“不曾努力,也難逃羅網(wǎng)”的人生進行嚴(yán)肅審視。如果沒有預(yù)謀、沒有理想、沒有讓人不安的愛,生活的范圍只和體液迸射的范圍相當(dāng),那我們豈不是活成了江南皮革廠和電線桿老軍醫(yī)的好消息?少年歌樓、壯年客舟、老年僧廬,人總是需要持續(xù)不斷的沖突來自我定義。焦窈瑤的小說里,人們在欲望里互相拆臺、奮勇廝殺。她把手機捆綁眼球的蕞爾小技、奧運會式的套路和加盟店式的爆款掃除得一干二凈,虛偽中年男腦瓜明亮、充氣性用品滴滴瀝瀝,如果沒有這番銳利文字,我們還真以為世界只有兩微一端那么大。
而今每一日都是視覺的宴席,睜開雙目,天天都是滿眼的LOGO和一望無際的ID,豐盛和過剩早就是這個時代的主題。寫作也加入合唱,在落伍中反擊,寫手們先是脫胎換骨,后是金蟬脫殼,恨不能拿出雙手劈開生死路的勁頭來拼貼“十萬+”“百萬+”的生意。文字的通貨膨脹,有如中國移動日益攀升的流量套餐。在這樣的背景下,焦窈瑤和她的小說就建立起了一種與我們的處境相互對峙的關(guān)系,其中既有令人激動的冒犯,也有讓人期待的悖逆,更有使人歡喜的不懷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