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朝先
唐詩、宋詞、元曲,三者鼎足而立,素稱我國詩歌發(fā)展史上的三座高峰。然而,多少年來,唯有元曲(僅指散曲)總顯短足,少有人問津。時至2015年中華詩詞學會成立散曲工作委員會,2016年山西原平縣被授予全國第一個“中華散曲之鄉(xiāng)”,算是升起了新時期散曲復興的風帆。因為散曲發(fā)展相對滯后,詩詞復興30多年來,散曲有創(chuàng)作而數(shù)量不多,有發(fā)展又覺前路茫然,相關問題明顯突出,時至今日也不可能一夜改觀。為利于當代散曲正常發(fā)展,本文僅就目前散曲創(chuàng)作存在的幾個標志性問題,提出個人思考意見,并就教于廣大方家。
第一個問題,南北偏頗,“完整”有缺。眾所周知,元曲有分南北二曲,且南北二曲又各分劇曲與散曲,故就散曲而言,亦有南散曲與北散曲之分。只是由于客觀上存在的南散曲流傳較少原因,較長時間以來,人們或議論,或創(chuàng)作,或組織機構的文件、會議導向,都一直偏于北曲,以至緘默不言“南北”二字。由此,讓世人感覺,似乎元曲只有北曲而無南曲,甚至以北曲之散曲代表元曲的全部。這種有意無意、有形無形的行為舉止,對我國新時期散曲事業(yè)的發(fā)展是非常有害的,至少不利于對傳統(tǒng)詩歌的完整繼承和創(chuàng)新。須知,南曲不僅僅是元曲的兩種形式之一,而且南曲形成比北曲早,藝術比北曲豐富和進步。南曲之所以比北曲流傳少,是有其多方面原因的,我們不能以“不知”而廢“有知”。近年,南方各地雖然也出現(xiàn)了不少南散曲作品,但總體趨勢不如北散曲,各級組織機構的重視程度也不如北曲。因此,從“實現(xiàn)完整意義上的傳統(tǒng)詩歌復興”出發(fā),我們應當認識,詩詞復興不能沒有散曲,散曲復興也不能沒有南散曲。因為我們的責任不只在“繼承”,還當有“傳承”,不然不好向后人交待。
第二個問題,南北相混,體制不清。包括格式、宮調、曲牌、平仄格律及用韻等,南曲相混北曲甚多,北曲也不是很理想。例如,一些作者因為不知道何為南曲,創(chuàng)作時只在宮調前加一個“南”字就自稱“南曲”;就“帶過曲”說,也因為不知道何為“帶過”,更不分南北有無帶過曲,無非只以一曲“接著”一曲而稱“帶過”;對于散套的運用,不少作者只仿照一些刊物上發(fā)表的散套為樣式,以“多曲連篇”就稱“散套”,至于套中所用“前腔”“么篇”“尾”“煞”等,無非是隨心所錄而已;無論小令、套數(shù),當然更談不上按“聲情”需要選用曲牌;尤其對于“襯字”,無論北曲、南曲,一些作者似乎認為是自由添加,以及以此誤認為寫散曲比寫詩詞容易得多,等等。所有這些,說起來是基礎理論缺失問題,不知者不為過。只是應當認識到,南曲有南曲的基礎理論,北曲有北曲的基礎理論。理論指導實踐。復興之初,理論基礎尤為重要。
第三個問題,唯“俗”認曲,難見藝術。一些作者片面理解“詩莊”“詞雅”“曲俗”的說法,認為只要表現(xiàn)一個“俗”字就是散曲,由此忽視了對散曲創(chuàng)作的藝術要求。因為唯“俗”認曲的原因,一些作者在創(chuàng)作散曲時,無非是任意選定一個曲牌,用一些空話、大話或概念解釋按譜填詞,難以表達的地方則用“襯字”填充,唯一用心的是在作品中想方設法塞進一些方言俚語,以至用一些極為低俗的口頭語言,似乎是越土氣越有“曲味”。筆者認為,詩是藝術,作詩就是做藝術,而一切文學藝術的最基本創(chuàng)作手法是形象思維,是形象思維創(chuàng)作手法與各種不同藝術形式的結合。我國古代詩歌是在藝術的不斷進步中向前發(fā)展的,元曲產(chǎn)生在唐詩、宋詞之后,不僅蘊含了唐詩、宋詞的藝術特色,而且有比唐詩、宋詞更進一步的藝術創(chuàng)造。因此,散曲創(chuàng)作絕不只一個“俗”字了得。
上述問題的存在,當然是散曲起而復生初級階段的正?,F(xiàn)象,不足為怪,也不足為慮,對于新生事物更不能苛求;只是因為苗之不秀,果則不碩,又猶當正視和著力解決。正是出于這樣的認識,就上述問題談點個人看法:
一、關于南北二曲問題。實質在于認識元曲的源流與發(fā)展。溯源不光是理論家的事,作家也應該知道。寫散曲不知道散曲的由來,不知道自己的家史,又怎么說得上是傳承傳統(tǒng)文化!元曲源于何處?過去常聽人說,元曲源于元代蒙遼少數(shù)民族的民間音樂或鄉(xiāng)間俚曲。這種說法是對“元曲”二字望文生義的錯誤認識。其實,元曲既不是源于元代,也不是源于北方民族音樂,元曲的形式早在宋代就已基本形成,而且無論北曲、南曲,其淵源都與古曲、唐宋大曲、宋詞、金諸宮調,以及宋唱賺等直接關聯(lián),最早源頭甚至可以追溯到樂府,元代稱散曲就有“樂府”之謂,只因為這種“曲”興盛于元代,至清代才稱“元曲”。至于散曲的由來,有人說,散曲源于劇曲,這種說法也不正確,因為許多資料已經(jīng)顯示,散曲形成比劇曲早,它們之間的關系,只是曲體運用上的基本一致性。至于說元曲為什么有南北之分,根本的原因當然是宋金和宋元時期政治與軍事的南北對峙。所有這些,都有許多研究成果證實,在此不必多說。
南曲為什么不如北曲流傳廣?是不是南曲不如北曲“正統(tǒng)”,還是藝術不如北曲優(yōu)秀?回答都是否定的。恰恰相反,南曲與北曲分別形成于宋、金兩個不同的政治環(huán)境之下,而且南曲比北曲興盛恰恰是在元一統(tǒng)后的南北交流大環(huán)境中,不存在誰正統(tǒng)誰不正統(tǒng)。與此同時,南曲形成比北曲早,在繼承與創(chuàng)新方面,南曲成就遠勝于北曲。南曲流傳之所以不如北曲,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南曲復雜,北曲簡單,文人創(chuàng)作多避繁就簡,南曲創(chuàng)作少,流傳自然少;其二,散曲作者多為戲曲作者而兼有,南戲多為民間藝人集體創(chuàng)作,又偏于劇情生動以“娛人”,北戲作者多為文人學士,他們在體制較為簡單的劇曲創(chuàng)作之余,為顯露才華則多作散曲而“自娛”,這種“娛人”與“自娛”的不同,自然也就帶來各自創(chuàng)作和流傳的差異。其三,南方語音復雜,無論于聲律還是韻律,都給散曲創(chuàng)作帶來困難,比如,北曲一個《中原音韻》即可“一統(tǒng)天下”而至今,南曲雖有《洪武正韻》尚不得流傳。等等。
說南曲的藝術成就勝于北曲,是有歷史根據(jù)的。如王國維先生所說:“至元雜劇出而體制遂定,南戲出而變化更多”(《宋元戲曲史》第114頁)。這就是北曲簡單、南曲復雜之所在。元雜劇即北曲,元雜劇一劇四折,每折限一宮調,又限一人唱,這就是北曲之劇曲,雜劇外尚有小令、套數(shù),這就是北曲之散曲,而且其律甚嚴,不容逾越而至今未變。南曲則不然,南曲自南宋時期“溫州腔”的產(chǎn)生稱南戲,其一劇則無一定折數(shù)(南戲稱一折為一出),而且多行當合唱一曲,各色又有唱有白,是現(xiàn)代戲曲形成之藍本,所以王國維先生又說:“此則南戲之一大進步,而不得不大書特書以表之者也”(同上第98頁)。此“一大進步”,自然是就藝術而言。
再說南方語音復雜問題。事物總是呈兩方面的。南方語音復雜帶來南曲流傳困難,卻又給南曲的藝術創(chuàng)新帶來契機。因為“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調”,為了讓人聽懂,南戲每流傳一地,都不得不與流傳地語音結合,此種流傳方式稱“改調歌之”和“錯用鄉(xiāng)語”?!皽刂萸弧庇诘谝粋€流傳地的杭州都城,就改調用吳語“約韻”(即沈約韻),因為“改調”的原因,南戲于明代形成昆山、海鹽、余姚、弋陽“四大聲腔”,“四大聲腔”的繼續(xù)流傳形成的新的聲腔則無法計數(shù),僅弋陽腔和隨之形成的青陽腔,經(jīng)流傳形成的各地“高腔”就達數(shù)十種。南戲聲腔的如此變化自然給南曲的流傳帶來許多“訛陋”。但是,“江山代有才人出”,正是因為有了“訛陋”,于是就有了南戲的進一步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由此也產(chǎn)生了許多著名的南曲改革者。這些改革者及其作為,最典型的始有元末高則誠作《琵琶記》,“用清麗之詞,一洗作者之陋”,并成為“明清傳奇之首”,后有湯顯祖作“臨川四夢”為巨擘,其詞“以合律稱”,“誠一時之雋”,又有明嘉靖年間魏良輔改革昆山腔,改南戲聲腔的“依腔傳字”為“依字定腔”,致戲曲始有“板眼”,及其與漢字“四聲”和“宮商”記譜法相融合的撰本度曲。直至今天,南曲的標音方法仍是如此,這一點,也為我們今天審視和新度南曲曲譜提供了一定的方法和依據(jù)。由上所述,我們能不說南曲的藝術含量應比北曲更為豐蘊?時至今日,我們又怎能偏廢南曲而獨珍北曲呢?
二、關于體制不清和南北相混問題。這一問題,看似表現(xiàn)在作者,實質卻是社會原因,同時也說明南曲傳承比北曲更困難。所謂“體制不清”,無非是不知道“曲譜”和“韻譜”,也就是基礎理論缺失問題。說是社會原因,請看如下事實?,F(xiàn)今社會,南曲無定規(guī)曲譜、韻譜不說,只北曲除一個沿用的《中原音韻》外,連一本《常用北曲新譜》都不得不從臺灣找來。一年前,筆者到北京王府井新華書店,想買一本與詩詞或散曲方面相關的基礎理論書籍,花了一整天時間,諾大個首都售書之地,竟然找不到一本這方面的專著。如今提倡寫散曲,到哪里去弄清散曲的體制呢?當然,無論北曲、南曲,其基礎理論,歷史不是沒有流傳,當代也不是沒有研究,只是因為多少年來舊體不如新體“正統(tǒng)”,舊體詩吃不開,何談有舊體理論,詩詞復興都一路艱辛,更況曲乎?當代也確有不少熱衷于散曲研究的專家、學者,但他們的研究成果,在實現(xiàn)各自的某種課題目的后,即深藏于某些科研機構的書庫,而且這些研究又多是“你寫你的,我寫我的,各抒己見而已”(門巋為梁揚、楊東甫著《中國散曲綜論》所寫序言),只概與當代群眾性散曲創(chuàng)作無緣。還有我們自身的工作,只多有號召,少有幫助,任由“土生土長”。如此一來,雖有散曲創(chuàng)作的好時代,卻無有散曲創(chuàng)作的好車道,為了學習創(chuàng)作,作為普通作者,不在人車混雜的途中“各顯神通”,又能怎樣?
三、關于“曲俗”與散曲藝術的關系問題。
首先必須指出,散曲藝術決不等于散曲之“俗”。所謂“曲俗”,只是相對“詩莊”“詞雅”而區(qū)別的散曲創(chuàng)作的一種總體風格取向。風格有藝術的內涵,但風格只表現(xiàn)手法與技巧的屬性,不表現(xiàn)藝術的內質,真正的藝術內質是通過作品的藝術手法所表現(xiàn)出來的作品價值,有價值的作品才能成為藝術。我們說詩是藝術,是生命,就取決于作者付于作品的藝術程度和藝術價值的多少。那么,散曲的藝術又是怎樣的呢?首先,我們必須明確作為文學藝術形式之一的散曲,有著與一切文學藝術一樣所必須具有的形象藝術性。詩寫形象思維,詞寫形象思維,一切文學藝術都寫形象思維,散曲自然不能例外;而這種形象思維,落實到每一作品中,就是典型形象藝術性。其次,散曲的形象藝術性又必須區(qū)別于其它文學體裁的形象藝術性,那就是散曲的藝術特征。關于這一點,王國維經(jīng)考證元曲的藝術成就,在其《宋元戲曲史》中有過這樣的幾段記述。他說:“元曲之佳處何在?一言以蔽之,曰:自然而已矣。古今之大文學,無不以自然勝,而莫著于元曲?!P目之拙劣,所不問也;思想之卑陋,所不諱也;人物之矛盾,所不顧也。彼但摹寫其胸中之感想,與時代之情狀,而其摯之理,與秀杰之氣,時流露于期間。故謂元曲為中國最自然之文學,無不可也?!边@就是說,元曲的最大特點是“自然”,是寫作者的真情實感和反映時代;又說,元曲“文章之妙,亦一言一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何以謂之有意境?曰:寫情則沁人心脾,寫景則在人耳目,述事則如其口出是也。古詩詞之佳者無不如是,元曲亦然”。說得多明白、透徹,與詩詞一樣,散曲一樣以意境為上。還有語言方面,他說:因自然故,“曲中多用俗語,故宋金元三朝遺語,所存甚多。輯而存之,理而董之,自足為一專書”,并說,“元劇實于新文體中自由使用新言語”。這就是散曲之“俗”,是“俗”在語言。而語言之“俗”,必須輯而能存,理而能懂,自由而有新意。至于北曲與南曲的區(qū)別,王國維說“唯北劇悲壯沈雄,南戲輕柔曲折,此外殆無區(qū)別”。綜上所述,散曲之藝術要義,除有風格之別外,其講自然,講意境,講意新,與詩和詞的要求并無他樣。只不過王國維說,元曲“優(yōu)足以當一代之文學,……能寫當時政治及社會之情狀,足以供史家論世之資”。評價何等之高,其道理值得我們深思,其藝術更在我們的創(chuàng)造。
曲者,一代之大文學,非能小覷,亦非能輕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