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晉豫
(揚州大學,江蘇揚州 225002)
近年來,隨著漢語的不斷推廣,促進了對外漢語教材的編寫,涌現(xiàn)出了數(shù)量眾多,種類豐富的對外漢語教材。教材的趣味性研究是教材編寫的重要原則之一,則直接影響到我國對外漢語教學的發(fā)展前景。所以說,對外漢語教材的趣味性研究具有深刻的研究意義和價值。我國的對外漢語教材建設經(jīng)過半個世紀的不斷實踐和不斷摸索,有了很大的進步。至今為止,對外漢語教材的數(shù)量已有上千種,教材的種類豐富多樣,可以滿足廣大漢語學習者的多種需求。但我們也應該看到教材編寫中還存在著一些其他問題,尤其是在教材趣味性方面。
《跟我學漢語》教材在前言中指出:“我們希望這套教材能夠在不失系統(tǒng)的基礎上,表現(xiàn)出明顯的功能性;在不失科學的基礎上,表現(xiàn)出明顯的實用性;不失嚴肅性的基礎上,表現(xiàn)出明顯的趣味性?!笨梢?,教材的趣味性原則是值得我們深入研究的。
國內學者劉 珣 在談及對外漢語教材趣味性問題時指出,我們的教材“嚴肅有余,活潑不足”。由此可見,對外漢語教材編寫的一個突出問題就是單調、枯燥,缺乏趣味性原則,我們必須正視趣味性這一原則。提高對外漢語教材的趣味性對于漢語教學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對于提高第二語言學習者學習漢語的熱情也是十分必要的。對外漢語教材興趣性原則是一個值得我們關注問題,對他它的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意義,我們應加以分并析積極探尋提高對外漢語教材趣味性的方法。
李泉指出,教材的趣味性由多種因素決定,其中包括內容和形式兩方面。內容方面指的是教材的話題、體裁、語言、文化、語法等方面;形式方面指的是教材的封面設計、練習、插圖、歌曲、裝幀等方面。因此,教材的趣味性就是指對外漢語教材具有吸引力,能夠讓學習者去主動學習的特性,能讓學習者對學習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動力。所以,我們將從內容和形式兩方面對教材進行分析。
教材內容的趣味性分析也即課文趣味性分析,下面將從話題、語言和文化幾個方面對《跟我學漢語》教材內容的趣味性進行簡要分析。
本文將從課文話題角度,對《跟我學漢語》綜合教材進行簡要闡述?!陡覍W漢語》一共是兩冊,上冊有課文15篇,下冊有課文15篇,共30篇課文。其中涉及校園生活有3篇,如“自我介紹”、“食堂 ”和“遇見新朋友”等;涉及日常生活的有16篇,如“習慣與健康”、“購物”和“坐出租車”等;涉及社會生活的有10篇,如“在銀行”、“面試”以及“約會”等;涉及休閑娛樂的有8篇,如“邀請”、“禮物”、“約會”和“聚會”等;涉及文化習俗的只有“圣誕節(jié)和春節(jié)”這一課。這些話題不可避免地出現(xiàn)了范圍大小不同的交織現(xiàn)象。該教材所涉及的話題多種多樣,話題范圍廣泛,重要的是話題內容貼近留學生的日常生活。
由于學習者的性別、年齡和職業(yè)等的不同,他們感興趣的話題也不盡相同。所以要想廣大的學習者對教材內容感興趣,課文中所包含的話題就盡可能地多樣,所涉及的范圍要盡可能的廣泛。只有這樣,學習者才會對所涉及的話題更感興趣,才會激發(fā)學習者的興趣和學習動力。
《跟我學漢語》課文中的語言活潑、風趣而富有幽默感,語言表現(xiàn)出很強的趣味性。如,第十一課中瑪麗和馬克的對話:
馬克:需要我?guī)裁礀|西嗎?
瑪麗:不用了,你帶肚子來就行了。
我們可以從“不用,你帶肚子來就行?!边@句話中看出教材編寫的語言既貼近生活又充滿幽默感,讓人心里一暖,不禁會心一笑。課文中像這樣幽默風趣的語言還有許多,比如,16課《遇見新朋友》一文中的“說曹操,曹操到”、“哪里,哪里”、“喲,都十二點了”,19課《請求幫助》中“哎呀,別提了”,這些語言都十分貼近我們的日常生活用語。該教材中像這樣風趣幽默,貼近生活的日常用語的課文共有8篇。風趣幽默,貼近生活的語言,使讀者的代入感會增強,拉近與讀者的距離,不僅可以增強文章的親切性,還可以更好地吸引學習者的閱讀興趣。
對外漢語教學的重點是語言,但是文化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要學習漢語,首先要了解中華文化,把中國文化與語言教學結合起來,不僅可以弘揚我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而且還可以提高學習者學習漢語的興趣。如在29課“圣誕節(jié)和春節(jié)”一課中,介紹了中國春節(jié)的一些習俗,如,“吃年夜飯、看春晚守歲、放鞭炮、貼對聯(lián)、走親戚”等等。而且還把圣誕節(jié)和春節(jié)做了一個對比,使外國學習者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兩個節(jié)日的不同,激發(fā)他們對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和文化的學習興趣。
該套教材的第二冊共15篇課文,每篇課文后面都附加一個俗語或成語,并有具體地解釋。如16課的“說曹操,曹操到”(曹操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有名的人物。這個俗語表示當談論某人時,某人正巧出現(xiàn))、“哪里,哪里”(這里的“哪里”不是詢問地點,而是一種謙虛的說法。傳統(tǒng)的中國人在被別人夸獎時一般不回答“謝謝”,而是謙虛地說“哪里哪里”)、22課的“炒魷魚”(這個俗語的意思是解雇,因為魷魚一炒就卷起來,像是鋪蓋卷,用來比喻解雇)、以及26課的“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這句話的意思是,從很遠的地方帶來極輕微的禮物,但禮輕情意重)等俗語。俗語這個元素的加入,使得該教材有了文化方面的大量補充補充,不僅激發(fā)了對外漢語學習者學習中華文化的熱情,更是增強了漢語課堂的趣味性,也進一步弘揚了我們中華傳統(tǒng)文化。
教材形式趣味性分析也即非課文趣味性分析。下面我們將從課后練習、插圖、歌曲這幾個方面對《跟我學漢語》教材形式進行趣味性分析。
課后練習的設計形式的有趣與否直接影響學習者掌握知識的程度。劉珣把練習分為三種類型:一是機械性練習,如跟讀、重復、替換、變換擴展等;二是有意義的練習,如回答問題、完成句子、對課文內容的解釋、討論等;三是交際性練習,如自由會話、課堂討論、辯論、演講、扮演角色等。該教材課后練習種類多樣,把機械型練習“詞語擴展”、“選擇正確的詞語填空”,有意義的練習“根據(jù)課文內容回答問題”以及交際型練習“小組活動”三者有序安排開來,由易到難,由課內到課外,科學合理的安排,題型的多樣化讓學習者對練習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
該教材練習題量較大,每篇課文后面都有大量的課后習題,該教材的上冊平均每課有6個左右的練習題,每個練習后面都有聽力理解。教材的下冊平均每課有10個左右的小題,練習量很大,完全遵循“精講多練”的教學原則,能夠滿足漢語學習者課堂練習的大量需求。而且下冊教材每篇課文練習后面都有一個笑話,也增加了課文語言的趣味性。
為了增加教材的趣味性,課文中也出現(xiàn)不少插圖,如第21課的“購物中的插圖,插畫中是一個顧客正在買手機,售貨員正耐心地給顧客講解每款手機的功能和價錢?!痹搱D片很直觀地讓學習者處于一個購物的氛圍中,并且提供了語言操練的直觀情景。但《跟我學漢語》這本教材中的插圖總的來說不夠多,而且插圖還是簡單的線條,色彩是單一的黑色。不能滿足留學生對教材插圖的需求。所以這本教材不足的地方之一就是沒有豐富有趣的插圖,有趣的插圖則能更好地凸顯主題,增強學習者的理解力,從而更好地激發(fā)學習者的興趣。
該教材在第29課“圣誕節(jié)和春節(jié)”一文中,有一首中文歌《新年歌》,歌詞是“新年好呀,新年好呀,祝賀大家新年好。我們唱歌,我們跳舞,祝賀大家新年好?!边€有26課“禮物”一文中“祝你生日快樂”的《生日歌》。一首首經(jīng)典的兒歌,朗朗上口,學生們好學好記,一首首歌曲不僅呼應了一篇篇課文的主題,更是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激發(fā)了學習者積極性。但本教材的歌曲只有兩首,數(shù)目顯然是不夠的,這也是教材的不足之一。
《跟我學漢語》綜合教材分別從內容和形式兩個方面對趣味性進行了分析。內容的趣味性從話題、語言和文化三個方面進行闡述。形式的趣味性從課后練習、歌曲和插圖三個方面進行了分析。
通過對上述教材的分析,再結合前人的理論成果,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來提高對外漢語教材的趣味性:要豐富課文話題的內容,盡量滿足不同年齡階段、不同性別和不同職業(yè)學習者的需求;多使用一些活潑、幽默、風趣的語言,使學習者對教材語言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課文中多增添一些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和成語俗語,激發(fā)學習者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學習興趣;課后練習題要新穎多樣,內容要生動活潑,遵循“精講多練”的原則;多增加一些彩色圖畫和插圖,這樣可以使學習者處于一個很直觀的氛圍中;還要增加一些經(jīng)典歌曲和俗語,從而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
注釋
①陳紱.跟我學漢語(學生用書第一冊)[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②劉珣 ,鄧恩明,劉社會.試談基礎漢語教科書的編寫原則[J].語言教學與研究,1982(04):64-75.
③劉珣 .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M].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2000: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