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云婷
摘 要:本文借鑒國內已有的相關研究,采用問卷調查法對秦安縣農村小學家校合作情況展開調查,主要從對家校合作的認識、重視程度、合作方式、合作內容等方面進行,從中尋找其存在的問題,分析相關影響因素,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合理的改革建議。
關鍵詞:家校合作;農村小學;現(xiàn)狀調查;建議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家校合作問題,并將其放在教育事業(yè)的重要位置。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也曾說過:只有在這樣的條件下才能實現(xiàn)和諧全面的發(fā)展,就是兩個“教育者”--學校和家庭,不僅要一致行動、要向兒童提出同樣的要求,而且志同道合,抱著一致的信念。在此觀點下,我們看到了學校與家長溝通交流的重要性。
本文通過對秦安縣農村小學家校合作情況展開調查,重點分析秦安縣農村小學家校合作的現(xiàn)狀,包括調查對象的分析、對家校合作的理解認識、家校合作的重視程度、家校合作的方式、家校合作內容等,并結合現(xiàn)狀發(fā)現(xiàn)其存在的問題,尋找相關影響因素,最后提出合理的改革措施。
一、對象與方法
(一)調查對象
本研究的對象為天水市秦安縣王尹鎮(zhèn)中心小學18名、劉坪小學20名、王窯鎮(zhèn)四所農村小學(王窯鎮(zhèn)中心小學、韓灣小學、丁山小學、雨伯小學)57名、西川鎮(zhèn)小學11名教師以及王尹鎮(zhèn)中心小學三、四年級34名,劉坪小學三年級30名,王窯鎮(zhèn)四所農村小學三、五、六年級的36名學生的家長。
(二)研究方法
1.文獻法
通過在縣圖書館查閱家校合作等方面的書籍,在CNKI、省科情所中檢索從1999年至2019年有關家校合作的相關內容,了解目前家校合作的研究進展。
2.調查法
本次論文的調查問卷借鑒了曲阜師范大學張麗競的碩士學位論文《農村中小學家校合作的障礙及其對策研究》中的教師問卷和家長問卷。
本次調查中發(fā)放教師問卷100份,回收96份,回收率為96%,其中有效問卷96份。家長問卷回收90份,回收率為90%,其中有效問卷90份。
二、結果與分析
(一)調查對象基本情況
1.教師基本情況
由調查我們可看出,在此次調查的96位農村小學教師中,男女教師比例呈現(xiàn)明顯的差距,分別占26﹪、70﹪,這與我國大部分農村小學師資情況符合。
2.家長基本情況
本次調查對象中,父母親占總數(shù)的83﹪。父母是進行家校合作的主體,他們反饋的家校合作信息是我們研究的重要依據(jù),這十分有利于我們調查的開展。在家長職業(yè)的調查中我們發(fā)現(xiàn),農民仍占絕大多數(shù),占77﹪。
(二)農村小學家校合作內容選取情況
在此項目的調查中我們發(fā)現(xiàn),無論家長還是教師,他們都把合作的重點內容放到孩子的學習狀況上,這個在總數(shù)中分別占56﹪、49﹪,對于教育孩子的知識和方法,有24﹪的家長和27﹪的教師認為這個應是家校合作的內容,但是對于孩子的思想品德,僅有15﹪和12﹪的家長、教師認為其也是家校合作的內容。
三、農村小學家校合作存在的問題與原因分析
(一)農村家長文化程度偏低阻礙家校合作的進程
一般來說,家長受教育程度越高,所具備教育子女的知識就越豐富,就能為子女的成長、生活、學習方面起到較好的指導作用,并能及時發(fā)現(xiàn)孩子在成長、學習過程中的問題、困難。然而,在農村,家長的教育程度普遍不高,這就給家校合作帶來了許多阻礙。
(二)農村家長、教師對家校合作的理解不深
家校合作專家馬忠虎對家校合作提出了被廣泛認同的概念,其定義的實質是,家長與教師雙向互動,形成合力對孩子進行各個方面的教育[1]。然而在調查結果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家長片面的認為家校合作是“由教師牽頭”和“家長主動與老師聯(lián)系的”,教師也存在這方面的問題。
四、解決農村小學家校合作存在問題的相關建議
通過對農村小學家校合作存在問題以及原因分析,本人從以下兩個方面提出了相關建議。
(一)家長合作意識方面
針對農村家長合作意識較差這一問題,我們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提出建議:
1.家長自身應該多看書讀報,拓展視野,主動提升自身素質,學習有關家校合作的知識,并積極積極參加學?;顒印?/p>
2.定期開展家校合作內容宣傳活動,讓家長認識到家校合作的重要性。
(二)家長、教師家校合作理解方面
針對農村家長、教師對家校合作理解不深這一現(xiàn)象,在具體措施里面應注重學校對教師進行專業(yè)培訓,如讓農村教師觀摩城市學校家校合作開展情況,學習優(yōu)秀教師采用的家校合作方式,不斷豐富對家校合作的認識。此外,教師在受到培訓后可以反過來對家長進行宣傳培訓。
五、總結
本文以秦安縣農村小學為調查對象,通過問卷調查,以實證的方法尋找出農村小學家校合作存在的諸多問題。本文還有很多不盡如人意之處:(一)本文調查所用問卷在編制過程中盡可能的涉及各個方面,但難免存在不足的地方,這就造成本文在撰寫的結果中存在不足。(二)在數(shù)據(jù)統(tǒng)計過程中還有許多足的地方,這主要歸因于本人的學術功底薄弱,通過本次論文撰寫的教訓,在以后學習中更應加強對專業(yè)知識和技能的學習。
參考文獻:
[1]馬忠虎.基礎教育新概念——家校合作[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9,82-83.
[2]黨庭軍.農村中小學“家校合作”中的問題與改進[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2010,(4):52-53.
[3]李樂意.淺談我國農村教育現(xiàn)狀、問題及對策建議[J].安徽農學通報,20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