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泳鑄
我還記得那是一個秋日的下午,在一家老字號面包店里。一個小女孩在售貨架前徘徊,她穿著褪色的衣服,手里緊緊攥著幾張皺巴巴的鈔票,目光總停留在醒目的標價牌上,似乎在尋找著什么。老板覺察到了女孩眉宇間的焦慮,微笑著走上前,俯下身在神情緊張的女孩耳邊說了幾句話,開心的笑容便在她臉上綻開了。然后,老板從架子上挑了一個最大的菠蘿包,小心地裝進袋子里,遞給她,沒有收一分錢。
看著他們,我仿佛嗅到了童年的味道。過去的時光,沿著掌心的紋路蔓延開來。②
那時的廣州,街道兩旁有成排的樹木,一人秋天,小徑上便鋪滿了橙黃色的落葉。鞋子踩在葉片上,響起讓人喜歡的聲音。爺爺總是不緊不慢地跟在我身后,看著我如脫兔般在橙黃色的地毯上奔跑。
玩累了。爺爺會牽著我的手回家。每當路過賣缽仔糕的小車。我都會不由自主地停下來,像張貼紙一樣緊緊地粘著小車不動。非要讓爺爺給我買一個。③這種晶瑩剔透的小吃很好吃,有種特別的味道。
①題目很特別,不由得讓人猜想:要指教什么呢?
②過渡段,自然引出下文。
③貼紙的比喻很形象,生動表現(xiàn)了“我”當時的心理,也從側面表現(xiàn)了缽仔糕的誘人。
有時候,爺爺不給我買,我就蹲在小車旁不肯走,直到他迫不得已答應我。有一次,他忘記帶錢了,我裝作可憐兮兮的樣子仰頭望著他,他伸出指頭,在我的額頭上輕敲幾下。可我并不打算離開,依然站在那里不肯移動半步。賣缽仔糕的阿姨見狀,連忙給我手里塞了一個。我看看手里的美食,傻傻地朝她笑著,她也揚起眉毛,咧開嘴笑了。爺爺連忙說著抱歉。阿姨搖了搖手,說我們光顧過不少次,這就當是回饋老顧客好了。那時的我還沒能理解人情是什么,只知道賣缽仔糕的阿姨人很好。⑤
夏天時,我們喜歡在院子里的大榕樹下嬉戲。許多老婆婆老伯伯會湊在一塊兒唱粵曲,講故事。他們知道很多英雄人物的傳奇故事,每天早上和晚上,都會在大榕樹下開講。老人們聲音溫和,臉頰上的皺紋舒展一下又聚攏,像星空下流淌的河流。⑥
爺爺常常在樹下練書法。黑黝黝的字,像數(shù)百條黑錦鯉在地上游弋,令人賞心悅目。⑦爺爺教我練字,我經(jīng)常運筆踉蹌,字寫得簡直不堪入目。爺爺笑著,耐心地握著我的手,一筆一畫地幫我寫著,像是有某種歲月沉淀的力量在我手心里傳遞。我畢竟幼小貪玩,哪能整日泡在濃得化不開的墨水里。我抗議說我不喜歡墨水,一不小心,潔白的衣服上便會弄得斑斑點點。爺爺卻笑著說,墨是應該沾的,不沾怎么讀書?⑧
有一次,我問爺爺:“你怕阿婆講的鬼故事嗎?”他說他不怕,可他怕有一天一些東西也會和自己一道消失。說這話的時候,他低著頭,月影婆娑地照在他身上……⑨
時間輪回,四季交替,我漸漸發(fā)現(xiàn)一些事物不一樣了。少年在長大,那素素淡淡的宣紙、誘人的墨香終究留在了昨日。六月的雨淅淅瀝瀝,爺爺去了遙遠而神秘的世界。
爺爺不知道的是,廣州城里的很多樹也一起消失了。廣州變成了一個國際化大都市,出現(xiàn)了許多新的風景名勝。廣州人嘴里還講著廣州話,可人們似乎不再知道“粵”字該如何書寫了。就連缽仔糕,也不是舊日的味道了。⑩
我曾一度想:廣州,我那個熟悉的廣州,你在哪兒呢?然而現(xiàn)在,眼前女孩的笑靨如花、老板嘴角揚起的弧度,讓我感覺如有一股暖流淌過全身。我似乎明白了。廣州還是舊日的廣州,她的風格、她的味道并沒有消失。雖然我再看不到故人舊景,但陌生人之間的那種理解與關愛依然在這座城市里無聲流淌。11
在那個秋天的下午,我認真聆聽廣州無聲的教誨。我想我從前所了解的,也許只是這座城市的冰山一角。
那么。廣州一一余生請多多指教。12
⑤一連串的動作描寫,展現(xiàn)了“我”的固執(zhí)、爺爺?shù)臒o奈和賣缽仔糕阿姨的善良。字里行間透露出的人情味兒。與文章開頭“我”所看到的景象遙相呼應。
⑥又是一處精彩的比喻。有畫面感,有想象空間,意境也很關。
⑦第三處比喻。喻體新鮮而貼切。
⑧爺爺?shù)幕卮鸷芮擅?,同時蘊含深意。
⑨情緒從歡快轉入傷感,預示著下文爺爺?shù)碾x去。
⑩此段寫出了廣州的改變和“我”的擔憂,內容略顯簡單,應該適當展開具體寫。
11筆鋒一轉,指出“我”所看到的變化,只是表面的變化,廣州這座城市的人情味兒并沒有消失。
12很自然地點題,干脆利落。
總評
1.結構清晰。過渡自然。文章由“我”看到的一幅日常生活圖景,引出對廣州這座城市的回憶,結尾又巧妙地回歸,同時點題。
2.語言流暢、生動。尤其是幾處比喻很精彩,體現(xiàn)了作者靈動的思維。
3.精心構思。角度獨特。文章沒有一上來就贊揚廣州城里的人情味兒,而是通過精心構思,一波三折地來展現(xiàn),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