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皓
(吉林體育學院,吉林 長春 130022)
1967年,普利高津提出了“耗散結構理論”,從而帶來了一種全新的科學思維模式。足球擁有“世界第一運動”的美譽,在全球范圍內受到無數愛好者的追捧?!靶@足球”活動水平的提高是中國足球運動水平提高的重要基礎。校園足球政策正是在新時期提出的長遠戰(zhàn)略目標,旨在培養(yǎng)我國青少年的足球興趣、提高身體素質以及提升其運動水平,從而增強我國足球運動整體競技能力。
我國校園足球工作于2009年開始啟動,至2014年建立了5000所校園足球定點學校,在2015年中國足球協(xié)會、教育部等相繼發(fā)布《中國足球改革發(fā)展總體方案》《教育部等六部門關于加快發(fā)展青少年校園足球的實施意見》,校園足球政策在我國中小學校園得到了長足發(fā)展。截至2017年7月,全國認定校園足球特色校數量為20218所,1年內至少參加1次足球比賽的學生超過1200萬人。在學校開展足球運動應充分發(fā)揮其特殊的教育功能,在活動得到廣泛普及的基礎上尋求足球后備人才培養(yǎng)的突破。在不足10年的校園足球發(fā)展歷程中,這些數字只是全民高漲的足球熱情背后的一個縮影。
對此,校園足球訓練更應從實際出發(fā),如如何在當前相對閉塞的教學及訓練中對學生做到“全面發(fā)展”;在復雜的學生個體中如何更加科學地發(fā)揮學生在足球訓練中的主觀能動能力;在耗散結構理論下重新審視足球訓練中存在的問題,合理的認知學生為主體,從“全面發(fā)展”角度出發(fā),提升學生在訓練中對足球運動的認同感,使足球競技精神更好地被數以千萬的青少年學生所接受,讓更多的青少年投身到足球運動中去。
開展校園足球活動,學生可以經常進行足球鍛煉,在潛移默化中使自己的臨場能力得到提高。校園足球活動的開展,使每一位中小學生都可親密地接觸到“世界第一運動”,同時也增加了學校體育的一份色彩。在20000多所校園足球特色校中,每年超過1000萬的學生投入校園足球運動,在個人系統(tǒng)中又分為教師群體和學生群體,每個人都充分地發(fā)揮著自己思維的方式方法。這種思維在日常訓練及比賽中更是體現得淋漓盡致,每一位學生都用著極其復雜且強大的大腦去理解、消化、吸收教師在訓練中布置安排的技術動作、技戰(zhàn)術方法。足球訓練及在比賽場上都需要一定的創(chuàng)造能力,教師對當日訓練計劃和比賽戰(zhàn)術的安排及學生在訓練場和比賽中的臨場發(fā)揮都會直接影響之后的結果。這足以證明創(chuàng)新思維在足球運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日常的訓練中教師應一直灌輸這種想法,讓學生在平時訓練的對抗及訓練后的比賽中把極具“個性”的觸球腳法、跑動路線、相互溝通等表現出來。在訓練中,比賽場上學生就是技戰(zhàn)術執(zhí)行的主導者,更是這個比賽的核心部分,當學生在臨場發(fā)揮中腦海里拋去戰(zhàn)術板上一筆筆進攻路線,這樣更能輕松地打出意想不到的短傳配合傳球及臨門一腳抽射。在訓練中,不同的學生對同一個教師訓練方法的理解能力和吸收能力是不相同的,這樣就會出現不同學生在技戰(zhàn)術實施中的個性化。傳球、射門的方式不止一種,利用開放的教學引入創(chuàng)新的思維,這樣更利于青少年球員自身對“第一運動”的魅力的理解。在如火如荼的校園足球運動風靡我國各中小學時,各足球特色校訓練的外部大環(huán)境是相對開放與教師和學生系統(tǒng)之間的“非平衡”狀態(tài),以及學生的內部復雜品質非線性相互作用下,在省、市、區(qū)內的學校排名之間的漲落及全國各地之間的大環(huán)境下的漲落的相互作用構成了校園足球訓練中學生系統(tǒng)的耗散結構。
開放是學生系統(tǒng)的本質特征之一。封閉與孤立的系統(tǒng)失去了與外界交換的能力,一個更具有開放性的系統(tǒng)在漲落的機制內更具競爭力。只有開放的系統(tǒng),才具有發(fā)展的潛力,才能自發(fā)地組織起來??v觀世界足壇各勁旅隊伍中都會有錄像分析師,為運動員分析接下來比賽中即將面對的球隊及當前世界上運動水平較高的球員,各大比賽中該球隊的戰(zhàn)術配合進行動態(tài)分析及對各大球星的精彩進球和過人動作進行慢動作回放分析。當前我國青少年足球訓練中也應充分借助國內外賽事錄像回放技術,從而提升學生的眼界,改變對當前相對閉塞訓練及比賽的觀點。當前在青少年的足球訓練上,更應增強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在開放的環(huán)境下體會比賽中會出現的場景。訓練中的開放也會使教師更加輕松地完成訓練計劃,積極地投入到讓訓練更加科學化、合理化中去。開放的訓練目光,不僅要在全國的校園足球體系中體現出來,更應從特色校園的申請環(huán)節(jié)中體現出對于校園足球更加開放的組織辦法。從學生、教師、學校甚至當地相關部門上下一致地制定開放目標,才能使校園足球為中國足球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從根本上說,教師首先應提升自身的開放思維,在訓練課堂上灌輸開放的思維,不斷運用不同的訓練方法,保持不斷學習的精神。在互聯(lián)網時代,運用國內外大型比賽回放錄像及科學的訓練器材,使開放思維落實到訓練場和比賽中,進而增強師生系統(tǒng)的競技水平。
落實到一堂足球訓練課上,高強度的訓練與復雜的技戰(zhàn)術配合都要求學生系統(tǒng)內部時刻集中注意場上的訓練內容與賽場上的實時對陣變化。在校園足球訓練中的師生系統(tǒng)間,就處于平衡與非平衡之間相互變換二元對立的狀態(tài)。緊張刺激的訓練計劃與休閑舒適的課余時光相比是每位青少年隊員都需要克服的“困難”,在學生處于這種矛盾二元對立的時期,外界環(huán)境及時地給予適當的引導就會使在訓練信念上產生較大的變化,使學生在訓練課上的主動性得到提高。訓練中師生系統(tǒng)中都遵守著“墨守成規(guī)”的訓練方法,提倡堅持就會勝利,不斷地重復著一成不變的訓練計劃與方法時就是故步自封。在訓練中教師應打破思維的困惑,提高對訓練成績的渴望值;學生處于一堂訓練課的核心地位,應及時提出訓練計劃中的不足,時刻保持足夠的開放性,最終實現個人成績的突破。在不斷打破平衡的過程中,學生做到了個人競技水平的突飛猛進,教師也在不斷地提升執(zhí)教能力,促使整個校園足球訓練朝著更加良好的態(tài)勢發(fā)展。
在全國各地如火如荼的校園足球比賽場上,有部分地區(qū)的個別學校幾乎包攬近幾年的冠軍,而這種情況似乎在越來越多的關注下顯得越來越艱難。每一所足球特色學校都想把自己學校的實力展示出來,這推動校園足球訓練朝著更具科學性的方向發(fā)展,較大水平地提升校園足球的整體實力。訓練中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的主導作用,都擁有著相當重要的角色分量。學生群體還受到其他學科的課堂任務、課余活動、課后家庭作業(yè)及家庭生活等方面的影響,這些都會影響訓練中運動能力甚至比賽對抗的發(fā)揮。在這種成績的表現上可以看成是學生在平時訓練投入的時間、注意力等與當時的運動能力和成績不成正比,呈現出一種復雜的非線性關系。在訓練課上投入的時間與精力,教師所想要達到的成績,由于臨場的戰(zhàn)術安排、人員調整甚至是傷病調整都會影響最終的比賽成績。足球比賽成績與多個人的“臨場發(fā)揮”有很大的關系,最終導致了相對錯綜復雜的非線性關系。
足球的發(fā)展必須從學生抓起,使每一位學生都喜歡上足球,而興趣在其中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在足球訓練課上有多方面的目標,也使得在訓練中教師會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比如,傳球訓練中設置標志盤確定一個更加精準的目標、射門訓練課中設置醒目的標志桿擬定一個更小的進球空間等方法。通過不同的訓練方法,以達到對不同學生在足球訓練課上的自我心理漲落機制。運用不同的訓練方法可以模擬比賽中的多種對抗形式,每位學生在不同場景的完成進度中,都會直接體現出對技術動作的掌握程度。這時教師應熟練掌握學生心理上微妙的“漲落”感,及時鼓勵出色完成的同學,并詳細分析他們在此過程中的細節(jié),這樣既起到了示范作用,也激勵了其他學生向優(yōu)秀隊員看齊。伴隨著這種漲落機制,更能充分地調動更多學生的訓練主動性,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體現得更為淋漓盡致。
校園足球活動的開展,旨在提升中國足球運動后備人才質量,從而提高中國足球運動整體水平。通過了解當前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的發(fā)展思路,以便在科學的理論體系中將其落實到基礎訓練中去,從而采用科學的理論指導體系提高學生的運動成績。在不斷地保持在訓練方式上的開放目標,不斷地打破平衡狀態(tài)、增加非線性、合理運用漲落機制的基礎上,使校園足球訓練中的各組成部分均能夠明確地按照更加科學的理論體系執(zhí)行,最終達到提升青少年在足球比賽中的實力,為我國足球培養(yǎng)更多優(yōu)良的后備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