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洪毅
(重慶市萬州清泉中學 重慶 萬州 404000)
1.1 對語言形式和思想內涵的統(tǒng)一性缺乏確切感知和深入理解的能力。課文信息是一定的語言形式和一定的思想內容的統(tǒng)一體。讀到課文的語言形式應當能夠對它既定的內涵確切地感知,和準確深入地去理解,思考它的思想內容應當能夠緊密聯系那一定的語言形式去綜合。在語言形式和思想內涵統(tǒng)一上進行分析、綜合的思考,這是學生經常需要攀登的階梯。繞開這樣的階梯,而只“砸實”基礎知識,是很難提高加工課文信息的水平的。
1.2 對課文內部信息的相關性缺乏自覺意識,準確把握住它們內在聯系的能力不足。課文信息是局部與全局的統(tǒng)一體。把握住局部與局部、局部與全局的有機聯系,對理解一篇課文是至關重要的。所以概括段落大意歸納中心思想這種傳統(tǒng)訓練模式將永遠有重要價值。但僅僅按照局部的自然順序依次思考顯然是不夠的。如果不善于從多種角度上去發(fā)現材料與材料的相關性,去掌握觀點與材料的各種具體關系,那么對作品思想內容和作者意圖及匠心的理解肯定是難以深入下去的。
2.1 教師失去了對學生學習內容的權威與壟斷。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的基本職能是“傳道、授業(yè)、解惑”,可在探究性學習中,教師對傳什么“道”還不清楚,對所授之業(yè)也不精通,對所解之惑并不明白。學生希望探究的許多問題都超出了教師的專業(yè)領域,教師幾乎沒有專業(yè)知識方面的優(yōu)勢。探究性課程涉及的知識面是十分寬廣的,有很多知識是老師本身不足的,這就要求教師與學生一同探討知識的奧妙。
2.2 教學內容的拓展直接導致了師生關系的改變。教師由幕前隱退到了幕后,改變了以前單純的形式,教師只能以朋友的身份參與學生課題的討論,誰先占有知識和學問,誰就首先有發(fā)言權。探究性課程的形式使教師不再高高在上,教師與學生一樣是探究者,兩者之間是一種平等的關系,應該一起討論、一起商量。學生才是主角,一切教學活動都是遵從學生的意愿和思路的。新課程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對這種變化教師應積極調整心態(tài),盡快找到自己的位置,探究新的教學方法來迎接這一新的挑戰(zhàn)。
探究學習,是指學生獨立地發(fā)現問題、獲得自主發(fā)展的學習方式。我們要鼓勵和幫助學生自己探索問題,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尋找答案,要鼓勵和幫助學生在探究之中嘗試采用不同的方法,摸索適合于自己的獲取新知和能力的途徑。
3.1 讓學生與作者對話,積極探索作品的情感。我們閱讀的作品,匯聚了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許多作者都是民族、世界與人類的大師。因此,在閱讀作品之前,讓學生主動探索作品作者,與作者對話,了解他們的生活經歷、事業(yè)追求,激起學生的情感漣漪,喚起他們探究作品的欲望。教學《琵琶行》時,我拈出小序中“錚錚然有京都聲”中的“京都”二字,問學生“京都對白居易而言意味著什么?伴有京韻的琵琶語對白居易來說為何如此扣人心弦?”學生通過討論,得出結論:古代士子大都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豪情壯志,而唐朝京都長安是他們圓夢的圣地。此時白居易被逐出這個權力的中心,寄情于山水之間,但有心報國卻無路請纓,壯志難酬的憾恨是他心頭永恒的痛。京都音韻再現往昔歲月,蕩漾起心中夢想,所以感到了鄉(xiāng)音般的親切,才會有下文同琵琶女的天涯淪落之恨,高山流水之慰,才會有結尾的“江州司馬青衫濕”。
3.2 讓學生與文本對話,走進作者的內心世界。閱讀中,要引導學生通過與文本的對話,從而與作者心靈的交流。當學生發(fā)現了作者的切身感受,明白了作者特殊的思維方式,并將個人的主觀認識注入到文本中,才能進入作者的“個性”領域,體驗、感悟和理解作家在作品中流露出的情思。在引導學生深入探究作品的思想感情、文章主旨的時候,教師要巧妙地為學生鋪路搭橋。
3.3 讓學生與自我對話,體驗反思,提高人文素養(yǎng)。與作者、作品對話,學生的心靈受到撞擊,再因勢利導巧妙地給學生搭建與自我對話的平臺,就會擦亮他們心靈的火花,出現頓悟的境界,思想感情得到升華。教學《揚州慢》,小序提到“黍離之悲”一概念,我沒有滿足于弄清“黍離之悲”的意思,而是拓展知識:運用多媒體,講透典故源流;新舊知識聯系,弄清概念內涵;列舉同類作品,加深學生印象。通過以上工作,學生很清楚的知道什么是黍離之悲;學生鑒賞古詩時見到荒城茂草這一意象能較容易地與黍離之悲聯系起來;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我們民族源遠流長的憂國憂民意識,強化國家意識、民族責任,在體驗反思中,升華情感。在教學中,要有意識誘發(fā)學生,學生在心理互換中進行閱讀體驗,在聯想和再造想象中,加深了對作品內涵的理解。以上只是個人在新課程背景下閱讀教學時的反思,我們完全可以利用高考的杠桿作用,激發(fā)自己去主動創(chuàng)新,把語文閱讀教學導向充滿詩性光輝和人文精神的寬途。語文閱讀教學應該始終始終關注學生的精神,始終給學生以自由探索和自由表達的空間,讓他們熱愛上語文,去感受學習語文的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