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卓
【摘 要】本文闡述大學生人格形成與籃球運動之間的關系,分析籃球運動在大學生健康人格形成中的作用,提出在籃球運動中培養(yǎng)大學生健康人格的有效措施:發(fā)揮教師教學主導作用,提高大學生健康教育水平;采用豐富多彩的籃球教學方式,加強大學生人格塑造;注重籃球運動評價,為分階段培養(yǎng)學生健康人格提供科學依據。
【關鍵詞】籃球運動 ?大學生 ?健康人格 ?培養(yǎng) ?作用 ?措施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9)08C-0163-02
大學階段是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階段,也是學生接受正規(guī)學校教育的最后時期,而對于即將邁入社會的學生而言,培養(yǎng)良好的品格,樹立健康的人格非常重要。長期的教學實踐發(fā)現,大學生能否建立現代人的健康人格,關乎自身的成長與成功,同時也與大學教育有著直接的關系。
一、大學生人格形成與籃球運動之間的關系
目前人們對人格的定義并不統一,該詞源于拉丁文,原意表示面具,是個人在社會中扮演全部角色的綜合?!冬F代心理學》中“人格”可解釋為從人本質出發(fā),將其看為生物性與社會性人格,標志人的精神面貌,也是知、情、意的整個心理過程,集合心理狀態(tài)、氣質、能力,具體指心理傾向、心理特征、心理過程與心理狀態(tài),具備人格自我調節(jié)、自我控制和自我完善的過程。在《現代社會心理學》中,人格可表示個人在社會或文化儒化過程形成個人生理、心理的內外在統一系統,在完整、統一內在系統的社會文化情境中建立穩(wěn)固的反應模式,也可以說成是獨特的個人成分,包含個體體現或與群體成員所具備的成分。
大學生的人格指的是人與他人相區(qū)別的不變的特點品質,這種品質表現為心理的特征和外在的行為,前者是對后者的支配與指導。有著名的心理學家曾經說過,人在形成人格的過程中影響因素主要有三點,分別是遺傳肌體因素、社會環(huán)境因素和人的生活社會實踐因素,其中遺傳肌體因素為人格形成提供可能性,社會環(huán)境因素為人格形成提供引誘力,生活社會實踐因素為人格形成提供現實性。另外,人格發(fā)展也會伴隨人的社會化而發(fā)展,這與籃球運動的性質和特點又有一定的契合性。眾所周知,籃球是通過體育課程實現,和其他學科不同,投入籃球運動的過程中人的大腦會有強烈的興奮灶,產生一些為適應活動的代謝反應,運動中還會跟隨籃球活動的進程不斷調整心態(tài),全程集中注意力,這很大程度上確保人的心理、生理、智力與體力都得到很好的鍛煉,從而更好地適應環(huán)境。由此可見,籃球運動對大學生人格形成產生的作用是非常深刻的。
二、籃球運動在大學生健康人格形成中的作用
首先,籃球運動有團體互動的特點,在參與籃球運動的過程中,學生需要互相配合、幫助與競爭,特別是在競爭中感受自身價值,并體會成績與榮譽,增強自信心和責任感,同時也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與合作能力。這個過程還能提高學生在團隊中的自我觀念,正確認識團隊與個體之間的關系,從而更好地扮演自身角色,實現自我價值?;@球運動這種集體性的項目屬于社會公德性的明確規(guī)則運動,學生參與其中更能懂得運動道德與規(guī)則的重要性。
其次,在籃球運動的個人籃球動作中,其技術學習和表現中體現學生的技能轉化能力。在籃球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在每一個學習階段都要與自己比賽,體現自我能力,發(fā)揮進取精神,超越自我極限,而在與對手的競爭比較中,學生則要具備勇敢無畏的精神和快速的應變能力,結合所處的運動環(huán)境,與對手和所處環(huán)境保持和諧的關系,勇于面對困難,戰(zhàn)勝困難,提高自身心理承受能力和快速復原能力。
再次,學生通過籃球運動身體素質得以提升,且在持續(xù)性長、強度大的環(huán)境下,學生的疲勞感增強,抗疲勞能力也將提升,個人意志力大幅度增長。
最后,在籃球運動中,學生在與同學合作的過程中學會關心他人和關心集體,失敗不氣餒,成功不驕傲,形成拼搏奮斗、團結協作的精神,增強集體榮譽感,培養(yǎng)成優(yōu)良品質。此外,大學生經歷比賽失敗后,還能逐漸鍛煉不良的情緒狀態(tài),保持穩(wěn)定的心理并鍛煉自我控制與自我調節(jié)的能力。
三、在籃球運動中培養(yǎng)大學生健康人格的有效措施
(一)發(fā)揮教師教學主導作用,提高大學生健康教育水平
學生素質培養(yǎng)的高低與其所受的教育息息相關,而師生之間的教育成效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水平。因此,在教學引導中,教師要將籃球文化與學生身體健康聯系起來,在教學實踐中告知學生,籃球運動是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的結合體,學生投入籃球運動時內臟器官與感覺器官的功能得以增強,對中樞神經系統有支配能力,能夠幫助學生提高身體基本活動能力、對外的適應能力以及對疾病的抵抗能力。在日常籃球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在籃球比賽對抗下讓學生感受籃球文化的魅力,籃球比賽中有攻防轉換的運用,學生由攻轉守和由守轉攻的過程都需要激活全身的運動細胞,興奮神經,調動全身心投入的活力。而每次的組織進攻,傳球運球,內外結合等應用中很大程度上能鍛煉學生的智力。另外作為團隊性質的運動形式,籃球運動還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合適的情感,和諧團隊人際關系,形成良好的人格?;@球比賽有輸有贏,付出不一定有收獲,因此每次的成功或失敗都是學生鍛煉心理承受能力的機會,還能培養(yǎng)學生堅強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為,勝不驕,敗不餒。所以從教師的角度來看,在籃球課程的開展和籃球運動的組織中,籃球教師必須充分發(fā)揮自身主導性教學的關鍵作用,讓學生全面深入地認識籃球這項具有極大魅力的運動,培訓學生學習籃球技術,提高籃球水平,還要積累學習經驗,注重自身修養(yǎng)的提升,以比賽的方式開展各種籃球實踐活動,除了要讓學生從籃球運動中感受到籃球的樂趣,體驗運動的快樂外,還要營造良好的籃球教與學氛圍,讓學生在各種嘗試中品味酸甜苦辣,學會掌控籃球比賽欲望,克服比賽困難,掌控自己的情緒,獲取隊友的信任及信任隊友,從而為更好地培養(yǎng)大學生健康人格奠定基礎。
(二)采用豐富多彩的籃球教學方式,加強大學生人格塑造
在開展籃球運動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首要任務在于準備教材、了解學生,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基礎能力設計教學細節(jié)和總體的活動流程。通過學生姓名、身體情況、性格特點、基本技術掌握情況、學習熱情等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在實際的教學中要注意不能忽略基礎較差的學生,為不同學情的學生制定不同的學習目標,尤其是興趣不大、基礎較差的學生,要對其每次的訓練效果予以肯定,讓學生從籃球運動中獲得成就感,提高其學習籃球、提升籃球能力的信心。與此同時,也要認識到沒有懲罰的教學是不完整的,針對達不到學習要求的學生要通過適當的方式給予處罰,比如定點投籃、做俯臥撐、進行半場運球訓練等,培養(yǎng)學生勇于承擔錯誤與責任,正確對待挫折的健康人格。
筆者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分組練習。分組后學生在共同參與的訓練中互相監(jiān)督,指出對方動作的優(yōu)缺點,及時改正缺點,關注并學習對方優(yōu)點,訓練時增強彼此間交流和溝通,從而提高交際能力和溝通能力。二是反復練習。練習項目為不同方向滑步和變向跑等,提高大學生反應和決策力,逐漸形成健全的人格。三是行進間練習傳接球。根據學生的實際能力適當安排訓練的密度與次數,提高學生吃苦耐勞的能力與毅力,并在訓練中增強相互鼓勵和相互照顧的品質。四是學習戰(zhàn)術過程中的練習配合。學生參與籃球運動不能單純依靠身體素質,還要依靠大腦的智慧,尤其是需要團結合作,分組后更要齊心協力才能戰(zhàn)勝對手。在練習配合中,學生能提升自我的頑強、冷靜和善于思考的能力,逐漸學會用正確的方法與手段塑造健康人格。
另外,很多教練員通過組織學生與其他班級學生開展籃球友誼比賽的方式鍛煉學生的籃球競技能力,并要求學生比賽過后對自身的表現從個體到團隊進行總結,以使學生明白每次籃球比賽勝負的關鍵點,在分析探討過程中強化自身思辨能力,同時更深入地了解籃球知識,并將其應用在比賽的分析中。這有利于大學生失敗后總結經驗教訓,提升斗志,并提高自我公平競爭的意識,潛移默化地形成積極進取、奮勇拼搏的精神,感受團隊合作中的集體榮譽感。筆者也常用異性效應組織開展籃球練習,借助心理學的相關理論知識,促進大學生在異性面前抑制自我不良行為,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思想品質和行為習慣,形成健康向上的人格。在實施過程中,還可以安排值日生借送籃球器材,并在預定時間內如數整理和歸還,借用的學生都要養(yǎng)成愛護器材的良好習慣,形成勇于承擔義務的責任感,形成健全的人格。
(三)注重籃球運動評價,為分階段培養(yǎng)學生健康人格提供科學依據
大學籃球教師要將培養(yǎng)學生健康人格作為重要的目標內容,在豐富教學手段的過程中將學生的健康納入考試的評價體系當中,要求學生掌握更多關于籃球運動的健康知識,增強心理健康意識,不斷提高心理品質,具備良好的個性心理。在評價的實施中可包含兩個部分,一是理論知識,要納入籃球課程的知識測試或定期的問卷調查中,觀察并及時掌握學生開展籃球學習活動的動態(tài)以及對心理健康知識掌握的視覺狀況。二是心理健康評價的測評,主要為了檢測大學生健康狀況,及時將結果反饋給學生,讓學生了解并調整自身的心態(tài)與學習方法,從而更積極找尋更適合自己的方法學習籃球。在實施測量評價的實踐中發(fā)現,評價的過程能夠讓大學生及時掌握自身的情況,讓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還能為分階段培養(yǎng)學生健康人格提供科學的依據,利于教師安排后續(xù)的培訓工作,很好地彌補傳統考試形式下出現的各種片面和低效的教學問題,無疑為促進學生形成健康人格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綜上所述,籃球運動與大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教師或教練員要積極從體育心理學理論的角度出發(fā),將塑造大學生健康人格作為重要的教學目標,充分結合籃球運動的特點和當代大學生的學習特點,多樣化、多層面地運用不同教學手段開展籃球教學實踐,幫助學生認識籃球,體會籃球樂趣和奧秘,從中吸取籃球精神,不斷健全、完善自身人格。
【參考文獻】
[1]杜德春.淺談高?;@球文化在促進大學生健康中的作用[J].音體美,2014(2)
[2]周蘭芝.大學生健康人格培養(yǎng)探析——基于籃球教學的研究[J].調查與思考,2018(2)
[3]余海闊.籃球運動對培養(yǎng)高校男生健康人格的研究[J].科教縱橫,2009(5)
[4]胡俊.大學生籃球運動與健康人格關系解讀[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1(11)
[5]趙錫華.論籃球教育與大學生健康教育的關系[J].鄭州航空工業(yè)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2)
(責編 蘇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