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秋蘭 吉木色 黎千榕 王欣雅 張尚文 胡升 胡燕
【摘?要】青藏高原地勢高,雨水少,溫度低,日照強烈,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生活的人們容易引發(fā)多種疾病。為了獲得身心健康,藏族人民在長期的探索與積累中發(fā)現(xiàn)了大部分植物、動物甚至是礦物的藥用價值,并將其運用到疾病治療中;除此之外,藏族人民還鉆研出許多非藥物治療方法,如火灸法、放血法等,慢慢地形成了其獨具特色的醫(yī)藥體系。藏藥在治療胃病、風濕、陽痿等疾病中有獨特的藥方并表現(xiàn)出顯著療效,這不僅是有益于當地人民,更是我國傳統(tǒng)中醫(yī)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章通過介紹常用藏藥資源的分類及應用情況及具有藏族特色的治療方法,以期進一步弘揚藏藥文化。
【關鍵詞】藏藥資源;火療法;放血法;植物藥;動物藥;礦物藥
【中圖分類號】R29?【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7-8517(2019)19-0044-05
Abstract: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is characterized by high terrain, low rainfall, low temperature and strong sunshine. People living in such an environment are prone to many diseases. In order to obtain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the Tibetan people have found the medicinal value of most plants, animals and even minerals in their long-term exploration and accumulation and applied them to disease treatment. In addition, the Tibetan people have also worked out many non-medicinal treatment methods, such as fire moxibustion, bloodletting, etc., which gradually formed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 medical system. Tibetan medicine in has a unique prescrip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gastric diseases, rheumatism and impotence, and shows significant efficacy, which is not only beneficial to the local people, but also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lassific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mmonly used Tibetan medicine resources and the treatment methods with Tibetan characteristics in order to further promote Tibetan medicine culture.
Key?words:Tibetan Medicine Varieties;Fire Moxibustion;Bloodletting;Botanical Medicine;Animal Medicine;Mineral Medicine
藏族是中國西南部的一個古老的民族。藏族人民在獨特的自然環(huán)境和與自然的長期斗爭中,因地制宜地利用當地的動植物和礦物運用到疾病治療中,逐步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醫(yī)療體系。
1?藏藥的生長環(huán)境
地理環(huán)境:西藏地理環(huán)境復雜,海拔高,平均海拔達到四千多米以上,周圍又有喜馬拉雅山脈,昆侖山脈和唐古山脈等多座山脈環(huán)繞。西藏也是中國的邊緣省份,它與五個國家接壤,擁有數千個陸地邊界,是通往南亞的門戶[1]。青藏高原遠離海洋,處在內陸深處,其地形多為高山、盆地等,總體環(huán)境變化多樣[2]。
氣候環(huán)境:西藏南部山谷與北部之間的溫度與濕度差異很大。西藏南部山谷降雨較多,夏季為雨季,雨量充沛,其氣候也相對溫和,最高溫度在七月,達到10℃,年平均氣溫約為8℃[3]。而藏北高原則較寒冷干燥,屬于大陸性氣候,其年均氣溫不超過0℃,最高的氣溫不超過10℃,且降雨量較少,晝夜溫差大。此外西藏地區(qū)還有各種各樣的區(qū)域氣候以及明顯的垂直氣候帶。
2?藏藥材資源及功效
2.1?植物類?植物類藏藥品種繁多[4-6],由西藏、青海等多個省份合編的《藏藥標準》收藏的植物類藏藥有197種,本文收集了其中一些常用藏草藥的性味和功效[7],整理如下:肉豆蔻(藏名:匝滴),性溫,味辛、苦。有舒暢氣機、助消化、溫暖脾肺、澀腸止瀉的功能,主治食少、脘腹脹痛等病癥。相關應用:四神丸:肉豆蔻、補骨脂、山花椒、茶辣、大棗五味碾碎制成丸,每服9 g,一日1~2次,主治泄瀉、腹脹等。
冬蟲夏草[8](藏名:牙扎袞布),性平,味甘,有滋補腎臟、養(yǎng)肺、止血、祛除痰濁的效果。相關應用:清肝瀉火湯:干歸4錢,野地黃3錢,胡連3錢,越桃3錢,苦膽草3錢,山茶跟3錢,牛舌菜3錢,木賊2錢,石決明6錢,羚羊角3分,犀角5分,甜根草1錢,冬蟲夏草5分,水煎服,可清肝瀉火。
藏紅花(藏名:卡奇鴿爾更),性溫,味辛,有疏通血脈、止痛之功效,可治療閉經,使之通暢等[8]。相關應用:藏紅花每服一朵,沖湯下,可治療各種痞結。
白豆蔻(藏名:蘇買嘎布),性溫,味辛,有疏表化濕、舒暢氣機、停止嘔吐的功效,主治消化不良、濕癥、臟腑經絡之氣阻滯不暢等病癥。
訶子(藏名:阿如熱),性平,味苦、酸、澀。有收澀、收斂肺氣的功效,主治久瀉久痢不止、咳嗽、便血等。白豆蔻30g,黃芪15g,甘草30g,干木瓜15g,陳橘皮30g,芎30g,人參15g,枇杷葉30g,以上共研,混合,每服30g,主治小兒脾胃不和所致憎寒壯熱,腹痛嘔吐。
大托葉云實(藏名:江哲),性溫,味辛、澀。有祛寒的功效,主治胃寒、腎寒。相關應用:六味大托葉云實散:大托葉云實90g,石榴子90g,肉桂5g,豆蔻40g,蓽拔5g,紅花50g,以上碾碎混合,制成散劑,主治白帶病。
蓽茇(藏名:畢畢靈)[9],性熱,味辛。有溫中散寒的功效,常醫(yī)治冷痛。相關應用:蓽茇散:良姜、胡椒、蓽茇、小辛各等分,研成細末,蘸溫水,涂于痛處,主治牙疼。
野生天麻,有抑制疼痛,鎮(zhèn)靜催眠,降低血壓的療效,可治療高血壓,頭痛眩暈,小兒驚厥等癥。相關應用:天麻川芎丸 :天麻15g,撫芎60g,研成細末,煉蜜為丸,每次服9g,茶酒送服,主治偏正頭痛。
雪蓮(藏名:恰果蘇巴),性溫,味甘,苦。能補腎助陽,溫經祛寒,可醫(yī)治腎虛,勃起功能障礙,月經失調等癥。
紅景天[10](藏名:掃羅瑪布爾),性寒,味甘、澀,能益氣、清肺熱、消散瘀腫,主治氣虛、怕冷、氣短、渾身無力、肺熱咳嗽、咯血、拉肚子等。相關應用:九味石灰華散:石灰華100g,紅藍花80g,犀黃4g,紅景天80g,榜嘎100g,甜草根80g,索羅嘎寶(高山辣根菜)80g,檀香100g,兔耳草100g,以上除牛黃外,研成細末混合,再與牛黃細末混合,制成散劑,主治小兒肺炎咳嗽。
喜馬拉雅紫茉莉(藏名:帕布),性溫,味甘、微辛,有滋補脾腎、通利水道、滲泄水濕之功效,可治腎炎水腫、淋病[11]。相關應用:二十五味兒茶丸:兒茶、隨風子、毛訶子、余甘子、西藏棱子芹、龍銜(黃精)、天門冬、喜馬拉雅紫茉莉、旁通、乳香、決明子、黃葵子、松根藤、蓽茇、鐵粉(制)、渣馴膏、草烏、人工麝香、白菖、木香、水牛角、珍珠母、甘肅棘豆、扁刺薔薇、秦艽花,以上碾碎混合,制成丸,一次4/5丸,每日一次,主治通風,風濕性關節(jié)炎。
羌活(藏名:志那合),性溫,味苦、辛??缮⒓”碛物L及寒濕,祛風濕,止痛。主治勃起功能障礙、遺精、腎虛引起的哮喘。相關應用:羌活湯:羌活、長生草、干姜、??南?、草豆蔻、桂心各半兩,小辛、藿香各一分,茶辣、陳皮各半兩,干蝎、蝎子草各一分,甜草根、川芎、白術各一兩,水煎服,主治外感寒邪,頭痛身痛。
獨一味(藏名:打巴),性微寒,味苦,有疏通血脈、消除瘀腫、止痛之功效,主治跌打損傷、筋骨疼痛[12]。相關應用:獨一味膠囊,一次3粒,一日3次,口服,主治出血、通經等。
2.2?動物類?動物醫(yī)學是藏醫(y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歷史和顯著的臨床療效,其來源于動物的全體﹑器官或組織等。藏藥中常見的動物藥及其使用情況整理如下:鹿角,又叫斑龍角,性溫,味咸[13]。有溫腎陽、強筋骨、行血消腫的功效,常用于治療陽痿遺精、腎陽不足、陰疽瘡瘍等病癥。相關應用:鹿角丸:鹿角屑一兩、烏頭二兩、桂辛三分,以上研成細末,制成細丸,每服三、五十丸,鹽酒送服。主治腎虛傷冷。
水牛角(藏名:瑪黑),性寒,味苦,咸。有定驚、涼血解毒作用,可用于治療驚風、發(fā)狂,神志不清、胡言亂語。使用時切片,浸泡在熱水中,取出,搗碎,晾干即可。
野牦牛心(藏名:仲),性,味,有鎮(zhèn)靜、止痛的功效。相關應用:十一味維命散:沉香、肉果、廣棗、阿魏、竹黃、乳香、木香、隨風子、木棉花、丁香、野牦牛心,以上碾碎成細粉,過篩,混勻即可,主治驚悸,啞結等。
龍骨(藏名:周熱),性平,味甘、澀,具有鎮(zhèn)靜神經、止血和吸腸的功效[14]。主要治療自發(fā)性出汗、夜間遺尿、頭暈、潰瘍、長期閉合跡象和濕瘡等。相關應用:龍骨丸:龍骨、柏子仁、回云(防風)、干地黃、甜草根各1.5g,禹余糧、白石英、云茯苓、桂心、黃耆各2.1g,山花椒、羌活、烏頭、人參各1.8g,山茱萸、重臺(玄參)、芎藭各1.2g磁石、膠木、干姜各2.4g,以上碾為粉末,制成丸子,每服三、四十丸,空腹用溫酒送服,主治腎冷、骨痿。
螞蟥,性平,味咸、苦,有破血通經、逐瘀消結的功效,主治癥瘕腹痛,瘀血損傷。相關應用:地黃通經丸:生地3兩,虻蟲50個,螞蟥50個,桃仁50個,以上研為細末,制成丸,主治產后惡露。
斑蝥(藏名:香哇),性溫,味苦、辛,有攻毒蝕瘡、逐瘀散結的功效。相關應用:十一味斑蝥丸:斑蝥50g,全蝎100g,天門冬80g,苦實30g,沉香70g,紅花80g,米含(余甘子)120g,珍珠母40g,藏木香膏50g,甘草膏60g,映山紅80g,以上研碎制成丸,主要用于驚厥、癲癇等癥。
狍茸(藏名:伽夏),性溫,味甘、咸。有補腎壯陽、益精血,強壯筋骨的功效。相關應用:將狍茸研成細末,沖水服,可用于治療氣血虧損,腰酸膝軟,勃起功能障礙等。
牛黃(藏名:格旺),性涼,味甘,有清熱解毒之功效,相關應用:安宮牛黃丸:牛黃、水牛角粉末、人工麝香、珍珠、辰砂、雄黃、雞爪連、山茶根、越桃、郁金、冰片,以上研成細末制成丸,主要治療中腦炎、腦膜炎等。
2.3?礦物類?西藏地形特殊,擁有大量的礦物資源,其中很多礦物資源擁有藥用價值。藏藥中常見礦物類藥物整理如下:綠松石(藏名:郁),性平,味苦,有消除毒素、減輕疼痛的功效。相關應用:松石散:綠松石10g,片腦7.5g,丁香7.5g,浴香15g,熊膽7.5g,四味臭(麝香)2.5g,葡萄10g,波棱瓜子10g,以上八味,除熊膽、麝香另研細粉外,其余共研成細粉,過篩,加入熊膽、麝香細粉,混勻,主要用于治療肝熱和中毒病。
珊瑚(藏名:厑畂),性平,味甘,可明目,舒緩神經,治療癲癇、吐痰和視力受損。相關應用:珊瑚散:珊瑚3分,片腦半錢,辰砂1分,以上研成細粉,主治小兒目生翳障。
瑪瑙,性寒,味辛,有清熱解毒、除障明目的功效。相關應用:砸碎、水飛或研為細粉,主治眼目腫痛、目生障翳、事物不清。
寒水石(藏名:君西),性寒,味辛、咸,有清熱瀉火、利竅、消腫的功效。相關應用:二十一味寒水石散:寒水石、巴夏嘎、蓽茇、石榴了、訶子、止瀉木、豆蔻、波棱瓜子、藏木香、榜嘎、芫荽果、蓮座虎耳草、甘青青蘭、木香、木瓜、渣馴膏、余甘子、人工牛黃、綠絨蒿、沙棘膏、降香,以上研成細末,制成散劑,主治胸燒背痛,嘔吐酸水。
辰砂(藏名:覺拉),性微寒,味甘,有鎮(zhèn)靜、安神、明目、養(yǎng)精神作用。相關應用:辰砂茯苓丸:茯苓5錢、石菖蒲5錢、白附子5錢、辰砂5錢,以上研成細末,和豬血制成丸,辰砂為衣,主治七情太過而癲者。
代赭石(藏名:目寶巴加),又名須丸、赤土,性寒,味苦,有平肝、涼血的功效。相關應用:代赭石湯:代赭石三兩,陳皮一兩,桃仁、桂、茶辣各半兩,以上搗碎,水煎服,主治逆氣上沖,鼻塞流涕。
石燕(藏名:齊果),又叫石燕子,性涼,味甘、咸,可除濕熱、退眼翳。相關應用:石燕丸:燕子石、高山瞿麥、梔子仁、滑石、山通草、葵子、海蛤各15g,以上研碎,制成丸,每服7丸,一日3~4次,蔥白湯送服,主治小兒諸淋,臍下妨悶。
雄黃(藏名:冬銳),又叫黃金石,有解毒、殺蟲、祛濕化痰的作用。相關應用:雄黃解毒丸:雄黃1兩,白絲郁金1兩,雙眼龍(巴豆)8錢,乳香2錢,沒藥2錢,以上研成末,和醋制成丸,主治瘡癰發(fā)搐。
孔雀石(藏名:馬息正扎),又叫鳳凰石,性寒,味苦、澀、酸。有解毒、去腐的功效。相關應用:碧霞丹:石綠(孔雀石研制而成)300g,附子尖、烏頭尖、蝎梢各70個,以上除石綠外研成細末,再加入石綠混勻,制成丸,可治療卒中急風,眩暈僵仆等癥。
灶心土,有溫經止血的功效,相關應用:黃土湯:甜草根、干地黃、白術、烏頭、阿膠、黃芩、灶心土 ,水煎服,主治脾虛陽衰,大便下血等癥。
3?藏族民間藥方
青藏高原是藏藥的主要產地,這里海拔高,空氣稀薄,日照強烈,其地形與氣候都復雜多樣,使得生長在該環(huán)境下的藥材物種豐富,且無污染,活性成分高,這是世界上其他民族藥材難以比擬的。因此,藏藥在治療高海拔地區(qū)的常見病,多發(fā)病以及心血管疾病、肝膽病、胃病、風濕病、哮喘病、皮膚病等疾病有著顯著的療效[15],以下整理了一些治療相關疾病的民間藥方。
3.1?治胃病方
3.1.1?六味能消散?藏木香25g,野姜50g,隨風子肉75g,火參100g,制方解石125g,堿花150g,共研,過篩調勻,開水送服,1次1~2g,每日2-3次[16]。孕婦忌服。
3.1.2?五味金黃散?波棱瓜子70g,訶子肉610g,石榴子165g,黑樹腦515g,寒雀糞170g,共研,過篩調勻,開水送服,1次1~2g,每日2-3次。
3.2?治慢性膽囊炎方
3.2.1?十味黑冰片丸?黑冰片,波棱瓜子,石鹽,隨風子,石榴子,熊膽,止瀉木,扣米,大桂,蓽拔,除熊膽外,其余9味磨成細粉,過濾,與熊膽粉混合,蒸餾水泛丸[16]。每粒重0.3g,每天早上四粒,空腹用開水送服。
3.2.2?十一味訶子丸?隨風子,渣馴膏,甘青烏頭,草烏嫩苗,石榴子,黑冰片,酸藤子,薔薇花,波棱瓜子,麝香,山黃連,除麝香外,其他十種磨成細粉,過濾,與麝香粉混合,蒸餾水泛丸。每粒重0.3g,午飯前吃4粒,用開水服用。
3.2.3?破瘤月晶散膠囊?草紅花,印度獐芽菜,波棱瓜子,廣木香,渣馴膏,訶子,兔耳草,石榴子,黑冰片,制寒水石,煅貝齒。上述11味磨成細粉,并填充進膠囊。每粒0.25g,飯后1小時吃5粒。
3.3?治肝硬化腹水方?黑冰片50g,色嘎、洪蓮、莪吉秀、得哇各25g,以上5味分別燜煅存性,再加入石榴子、冬葵果、方海、海沙金各125g,共研成細末,每日3次,每次1~2g,開水沖服。
3.4?治喘咳方?大籽蒿30g,洪蓮25g,蒂達25g,以上3味,共研成細末,每日3次,每次3~6g,開水沖服[17]。
3.5?治風濕病方?五味甘露湯(藥?。汗饭牵辄S),砂柳(水柏枝)各2份,叢生亞菊3份,圓柏葉,黃花杜鵑葉各1份,每份之量以1斤以上最佳,將上述藥物放入鍋中,注滿清水,煎煮1小時,取出藥汁,藥渣罐再裝清水,反復煎煮,重復三次[17]。然后用篩子過濾出藥渣,將三次藥汁混合。
3.6?治陽痿方?冬蟲夏草30g,凹舌蘭30g,黃精30g,天冬30g,唐古特馬尿泡根15g,牛、羊、黃羊、石羊的睪丸(不拘多少)。以上藥物共研成細末,放入牦牛奶中共煮,爾后即以紙遮蔽,曬干,研成細末;加水獺陰莖1條和睪丸2個,鹿腎1個,鹿睪丸2個,麻雀數只,共研成細末,煉蜜為丸如鴿蛋大小。早晚各服1丸,以酒為引。服藥期間,忌房事[17]。
4?藏醫(yī)傳統(tǒng)外治法
4.1?藥浴療法?藏醫(yī)藥浴法是藏族特有的一種體外療法,據研究表明,藏醫(yī)藥浴法在治療亞健康,關節(jié)炎,小兒腦癱,產后等疾病有著顯著的療效[18-20]。患者不需要服藥,只需要將全身或者部分肢體浸泡在藥浴中,藥湯的蒸氣通過人體的毛孔慢慢滲進皮膚,迅速到達疾病部位以治療疾病[21]。藏藥浴集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于一體,它能使患者放松心情,調節(jié)患者的身心平衡[22],修身養(yǎng)性,且天然安全無耐藥性,與世界未來醫(yī)學發(fā)展方向一致,具有很好的發(fā)展前景。
4.2?火灸療法?火灸法是一種古老的外科治療手段[23],它對治療高原地區(qū)的常見病,多發(fā)病有奇效,如關節(jié)炎,中度萎縮性胃炎,腦血栓,寒性赤巴病等,所以至今仍在藏區(qū)廣泛使用[24]?;鹁姆ㄓ挚煞譃榘姆ê屠泳姆?,艾灸法是將艾絨做成大小不一的艾柱,在患者的穴位或疼痛的地方施灸,刺激神經末梢,促進血液循環(huán),以達到治療隆和寒性疾病的目的。烙灸法是使用一個專用器具在患者穴位上施灸,主要功效為預防瘟疫,去腐肌,殺蟲等。火灸法操作簡單,效果顯著且經濟實惠,值得傳承與大力推廣。
4.3?放血療法?放血療法是藏醫(yī)使用的一種比較直接且劇烈的治療方法,通過將血管切開或穿破,把病血引出體外,達到治療目的[25]。此方法一般適用于關節(jié)痛,黃水病,腫脹,丹毒,麻風病等病癥,而在一些偏寒性疾病中則不適合使用該方法治療。
5?藏藥的發(fā)展
5.1?藏藥現(xiàn)狀?藏藥起源于西藏,在那里被廣泛銷售和使用。然而,由于長期受地理、交通和經濟因素的影響,藏藥在其他地方很少使用。外地人只知道一些比較著名的名貴藥材,例如冬蟲夏草,藏紅花等,從而在人們心中形成了藏藥很珍貴的印象。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藏醫(yī)藥的發(fā)展也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在醫(yī)療事業(yè)方面,各藏區(qū)都建立起了具有一定規(guī)模的藏醫(yī)醫(yī)療機構;在教育事業(yè)方面,西藏自治區(qū)成立了西藏藏醫(yī)學院,青海成立了藏醫(yī)學院,中央民族大學設立了藏醫(yī)本科專業(yè)。在國家的扶持與幫助下,這些院校培養(yǎng)出了大量的藏醫(yī)藥人才,使藏醫(yī)藥更加系統(tǒng)化、專業(yè)化。在藏藥產業(yè)發(fā)展方面,各藏區(qū)把藏藥作為支柱產業(yè),許多制藥工業(yè)迅速崛起,把藏藥推廣至全國各地,促進其發(fā)展[26]。
5.2?加強西藏地區(qū)野生植物藥的保護與種植?西藏地區(qū)藏藥資源豐富,當地醫(yī)生就地取材,運用植物的根、葉、莖或全草等入藥,解決了很多人的健康問題。但是隨著西部地區(qū)的開發(fā),環(huán)境變差,很多藥材生存的環(huán)境被破壞[27]。因此為了保護藏藥的生長環(huán)境,讓藏藥能夠等到進一步的發(fā)展,人們必須加強西藏地區(qū)野生藥用植物的保護和種植,加快民族藥材基地建設,在經濟發(fā)展的同時也重視生態(tài)環(huán)境的變化,這樣才能在根本上促進西藏地區(qū)經濟發(fā)展,也具有重要的政治意義。
參考文獻
[1]除多,達珍,拉巴卓瑪.西藏高原積雪覆蓋空間分布及地形影響[J].地球信息科學學報,2017,19(5):635-645.
[2]陳文朝.SWOT分析與西藏經濟發(fā)展的戰(zhàn)略抉擇[J].西藏大學學報, 2006(3):117-123.
[3]楊富祥. 夏河縣中藏藥用植物資源調查與分析[D].蘭州:甘肅農業(yè)大學,2018.
[4]歐陽靜.中國藥用植物資源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路徑選擇[D].烏魯木齊:疆大學,2006:108-211.
[5]王洪圖.內經講義[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16-32
[6]公保扎西.青海烏蘭縣野生藏藥材資源調查[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9,19(34):201-202.
[7]袁鐘.中醫(yī)辭海[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1999:30-208
[8]羅達尚.中華藏本草[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7:5-308
[9]楊永昌.藏藥志[M].青海:青海人民出版社,1991:23-245
[10]洪道鑫. 藏藥狹葉紅景天資源及質量分析研究[D].成都中醫(yī)藥大學,2018.
[11]汪書麗,吉哈利,羅建.藏藥喜馬拉雅紫茉莉野生資源調查[J].中藥材,2019(3):509-514
[12]旺多.淺論藏藥的發(fā)展與前景[J].中國民族醫(yī)藥雜志,2001(2):3-5.
[13]張程程.鹿角盤提取物抗炎作用的研究[D].大連:大連理工大學,2011.
[14]李晶峰,康馨元,楊小倩,等.藏醫(yī)藥的發(fā)展及動物源藥材的研究進展[J].吉林中醫(yī)藥,2018,38(11):1299-1301.
[15]羅布扎西.藏醫(yī)胃病方劑學成就與特點研究[D].北京: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4:1-168
[16]羅日澤,羅東波.中國少數民族民間驗方精選[M].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2004:12-264
[17]黃福開.藏醫(yī)藥研究文集[M].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2003:66-237
[18]仁香.藏醫(yī)藥浴治療關節(jié)炎88例[J].中國民族醫(yī)藥雜志,2017,23(5):71-72.
[19]巴潘.藏藥浴治療小兒腦癱的臨床觀察[J].西藏科技,2016(3):49-50.
[20]措毛,白靜,才讓卓瑪.藏醫(yī)藥浴對產后風的治療及護理[J].中國民族醫(yī)藥雜志,2016,22(4):80-81.
[21]黃開福.中國藏藥浴[M].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2003:1-218
[22]莫慶智.基于不同季節(jié)、氣候對藏醫(yī)藥浴療法影響的探討[J].中國民族醫(yī)藥雜志,2019,25(2):28-29
[23]艾措千.藏醫(yī)火灸療法[M].青海:青海民族出版社,2000:1-139
[24]馬敏.藏醫(yī)藥治療痛風的特色與前景[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2017,26(7):79-81.
[25]馬林.中藥內服聯(lián)合刺血療法治療急性痛風性關節(jié)炎的臨床觀察[J].中國民間療法,2019,27(7):43-45.
[26]史丹丹,朱煜,朱莉華,等.青海省中藏藥產業(yè)集群發(fā)展研究[J].科技中國,2019(5):78-82.
[27]趙彩云,劉歡,蘇錦松,等.青藏高原藏藥瀕?,F(xiàn)狀及其資源保護策略[J].中國中藥雜志,2016,41(23):4451-4455.
(收稿日期:2019-07-22?編輯:劉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