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
【摘 要】目的:研究ICU患者氣管切開術后呼吸道護理中循證護理的應用價值。方法:納入2018年1月-2019年6月本院ICU接診且行氣管切開術治療的重癥病患62例,將之采用電腦隨機雙盲法分成2組,各31例。當中,試驗組采用循證護理法進行呼吸道護理,對照組用常規(guī)護理法。分析2組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情況及氧合指標改善情況。結果:試驗組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9.68%,比對照組的35.48%低,數據對比(P<0.05)。試驗組的PaCO2水平為(32.41±3.46)mmHg、PaO2水平為(76.31±4.52)mmHg,優(yōu)于對照組的(36.73±3.29)mmHg、(62.54±5.21)mmHg,P<0.05。試驗組對呼吸道護理效果的滿意度為96.77%,比對照組的80.65%高,P<0.05。結論:ICU患者行氣管切開術后,采取循證護理法對其進行呼吸道護理,能夠有效預防相關并發(fā)癥的發(fā)生,且利于PaO2等指標的改善,以及患者滿意度的提升,建議臨床推廣。
【關鍵詞】氣管切開術;ICU;循證護理;并發(fā)癥
ICU患者病情危重,通常伴有意識障礙,使得其呼吸道分泌物無法自主排出[1],臨床醫(yī)師一般會對其施以氣管切開術。為能確?;颊咴谛g后能夠保持正常的呼吸功能,我們有必要做好患者的呼吸道護理工作[2]。常規(guī)護理為比較傳統(tǒng)的一種護理手段,在諸多疾病的臨床診治均有著較為廣泛的應用,但整體效果欠佳,且無法滿足患者的基本需求[3]。為此,筆者以62例ICU重癥病患為對象,旨在探討ICU患者氣管切開術后用循證護理法對提升呼吸道護理效率的干預價值,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入住我院ICU且行氣管切開的患者62例,采用電腦隨機雙盲法進行分組,每組各31例。試驗組包含男性18例,女性13例;年齡在37-86歲之間,平均(58.24±6.91)歲。對照組包含男性17例,女性14例;年齡在38-87歲之間,平均(58.73±7.12)歲?;颊卟v信息完整,無嚴重神經性疾病,且由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對2組的病情和年齡等基線資料作對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組都按照ICU常規(guī)護理的流程進行干預,內容有病情監(jiān)測、基礎護理、用藥護理、對癥護理。試驗組加用循證護理法,詳細如下:
(1)在患者入住ICU后,由1名危重癥??谱o士對患者進行系統(tǒng)全面評估。與家屬溝通,充分了解患者既往史、現病史、過敏史等,明確循證問題,比如:如何有效促進患者呼吸功能的恢復、如何有效預防氣管粘膜損傷等并發(fā)癥以及如何有效減輕患者的痛苦等。
(2)明確循證問題后,??谱o士與責任護士共同查閱文獻資料,找到循證依據,制定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并記錄在護理單上,班班交接,以保證措施的有效落實。
(3)責任護士每日根據患者痰液的量、性狀、SPO2、肺部聽診的情況及時調整護理計劃,以逐步提高護理效果。對于痰液粘稠者可予富露施霧化吸入,輔以機械排痰措施。吸痰前護士應全面落實無菌原則,同時控制吸痰時間≤15s/次。另外,在吸痰過程中,還要密切觀察患者各項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若存在心律不齊或SPO2下降等異常情況,要立即停止吸痰。
(4)確保病房環(huán)境整潔,調整室溫為22℃左右,相對濕度為80-90%左右,利用循環(huán)風紫外線消毒室內空氣4次/d,并嚴格限制探視人數和頻率。患者口腔護理q6h,確?;颊呖谇磺鍧崳A防VAP的發(fā)生。
1.3 評價指標
統(tǒng)計2組并發(fā)癥(氣管粘膜損傷,氣管套管阻塞等)的發(fā)生情況,記錄2組干預后的血氣指標,同時采取問卷調查法評估2組對呼吸道護理效果的滿意情況,分成不滿意、一般滿意和比較滿意3個等級,其評分標準依次是:60分以下,60-89分,90分及以上。對于滿意度的計算參照1-(不滿意/例數)*100.0%公式。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數據經SPSS20.0軟件分析,t檢驗計量資料(),且X2檢驗計數資料[n(%)],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并發(fā)癥的分析
試驗組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9.68%,比對照組的35.48%低,數據對比(P<0.05)。如表1。
2.2 對血氣分析指標的分析
試驗組的PaCO2水平比對照組低,P<0.05。試驗組的PaO2水平比對照組高,P<0.05。如表2。
2.3 對滿意度的分析
試驗組對呼吸道護理效果的滿意度為96.77%,比對照組的80.65%高,P<0.05。如表3。
3 討論
現階段對于ICU短期內無法脫機拔管的重癥病患,臨床醫(yī)師通常會采取氣管切開術來對其進行輔助治療,以有效改善其呼吸狀態(tài),避免出現呼吸道阻塞的情況[4],但在實際操作的過程當中,稍有不慎便會對患者的呼吸道造成損傷[5]。循證護理為比較新興的一種護理方法[6],能夠使護士明確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充分了解患者的臨床情況,同時針對護理問題通過查閱文獻和資料等方式,找到相應的循證依據,然后再經過分析和整理,提出相應的解決問題的對策,以不斷優(yōu)化護理方案,提高患者臨床護理的質量[7]。另外,循證護理還是一種融合了“以人為本”現代化護理理念的干預手段,能夠站在患者的角度進行充分的思考,以更好地為患者服務,予以患者更加優(yōu)質且人性化的護理措施[8,9]。
在胡旭的研究[10]中,對神經外科重癥病患112例都進行了氣管切開術治療,同時在術后對其施以了常規(guī)呼吸道護理,當中,有56例加用了循證護理法,結果顯示,循證護理組肺部感染發(fā)生5例、氣管套管阻塞發(fā)生6例、氣管粘膜損傷發(fā)生7例,均少于常規(guī)護理組的17例、19例和20例;并且,循證護理組干預后的PaCO2水平為(32.4±4.4)mmHg、PaO2水平為(77.2±4.3)mmHg,優(yōu)于對照組的(36.9±3.4)mmHg以及(63.3±4.7)mmHg。表明,在氣管切開術后按照循證護理的流程對神經外科重癥病患施以呼吸道護理,不僅有助于減少其發(fā)生肺部感染與氣管套管阻塞等并發(fā)癥的風險,還利于其血氣分析指標的改善。此研究中,試驗組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對照組低,P<0.05;試驗組的PaCO2和PaO2水平優(yōu)于對照組,P<0.05,這和胡旭的研究結果相似。提示經循證護理能夠顯著提升ICU重癥病患的整體護理效果,且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患者滿意度高,十分安全、有效。
綜上,于氣管切開術后的呼吸道護理中,采用循證護理法對ICU重癥病患進行干預,能夠取得比較理想的成效,且并發(fā)癥較少,血氣分析指標改善明顯,滿意度提高顯著,建議采納。
參考文獻
[1]徐曉娟,黃瀟湘.循證護理在神經外科重癥患者氣管切開術后呼吸道護理中的應用[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6,33(8):58-61.
[2]王海玲.循證護理在重癥顱腦外傷氣管切開術后呼吸道護理中的應用[J].現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9,35(10):1575-1576.
[3]付新銳,馬慧,曹新娜等.循證護理在神經外科重癥患者氣管切開術后呼吸道護理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1):2,5.
[4]鄭蕊.循證護理在神經外科重癥患者氣管切開術后呼吸道護理中的應用價值研究[J].糖尿病天地,2018,15(6):254.
[5]高金波.神經外科重癥患者氣管切開術后呼吸道護理中循證護理的應用研究[J].家庭醫(yī)藥,2019,(3):327.
[6]潘璐,張琴.循證護理干預對神經外科重癥氣管切開患者的呼吸道護理效果及預后分析[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7,17(10):1544-1547.
[7]宋麗萍.循證護理在神經外科重癥患者氣管切開術后呼吸道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8,16(22):249-250.
[8]凌素月,惲娟,丁秋萍等.循證護理在重癥顱腦外傷氣管切開術后呼吸道護理中的臨床應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19):144-145.
[9]覃梅花.循證護理在神經外科重癥患者氣管切開術后呼吸道護理中的應用[J].養(yǎng)生保健指南,2019,(30):169.
[10]胡旭.循證護理在神經外科重癥患者氣管切開術后呼吸道護理中的效果分析[J].中外醫(yī)療,2018,37(34):145-147.